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89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包括壳体、循环消毒结构、拆卸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壳体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消毒结构,且循环消毒结构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结构,所述壳体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稳定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蓄水仓的顶端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灭菌灯可以避免在水中混入杂质,得到的净化水的物化性质基本不变;且具有杀菌范围广,能灭过滤消毒无法消灭的病菌的优点,并且不另增加水中的嗅、味,不产生消毒副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
技术介绍
净水活性炭装置,是一种现代家庭和公司常用的水源净化装置,特别是在水资源较匮乏的地区,无法保证干净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源净化装置必不可少,现有的净水活性炭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净水活性炭装置,无法循环净水,只有一次简单的过滤系统总会残留一些杂质和异味;第二,传统的净水活性炭装置,只使用一种单一的净水装置,没有紫外线净水装置,杀菌范围小,过滤后水中混入杂质,还会残留一些过滤消毒无法消灭的病菌,易产生消毒副产物;第三,传统的净水活性炭装置,没有使用旋转式的过滤方法,直下式的过滤结构,水的流速过慢,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循环净水、只使用一种单一的净水装置和水的流速过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包括壳体、循环消毒结构、拆卸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壳体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消毒结构,且循环消毒结构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结构,所述壳体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稳定扶手。优选的,所述循环消毒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口、蓄水仓、循环水泵和第二进料口,蓄水仓顶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蓄水仓的另一侧连接有循环水泵,且循环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出料口。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稳定架、弹簧、防尘板和脚轮,稳定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安装有防尘板,且防尘板的底端设置有脚轮,稳定架的顶端连接有壳体。优选的,所述稳定架、弹簧、防尘板和脚轮皆延壳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拆卸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预留槽和螺纹柱,预留槽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柱,预留槽的一侧固定有内螺纹,且螺纹柱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拉手、顶板、防尘圈、麦饭石过滤层、椰壳活性炭层、银离子抗菌层、去氟棉纱和腔体,顶板的顶端固定有拉手,顶板的底端设置有腔体且腔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麦饭石过滤层,麦饭石过滤层的底端连接有椰壳活性炭层,且椰壳活性炭层的底端连接有银离子抗菌层,银离子抗菌层的底端连接有去氟棉纱。优选的,所述麦饭石过滤层、椰壳活性炭层、银离子抗菌层和去氟棉纱皆呈等间距排列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循环消毒结构中通过循环水泵循环过滤,使用仅有的设备得到更优质的净化水;(2)通过蓄水仓的顶端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灭菌灯可以避免在水中混入杂质,得到的净化水的物化性质基本不变;且具有杀菌范围广,能灭过滤消毒无法消灭的病菌的优点,并且不另增加水中的嗅、味,不产生消毒副产物;(3)通过过滤结构内部的均匀设置的麦饭石过滤层、椰壳活性炭层、银离子抗菌层和去氟棉纱过滤水源得到更优质的水源,该结构呈等间距多次排列,水从管道中呈螺旋式下降,加快水的流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过滤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可以达到方便拆卸清洗和更换过滤结构的效果,通过拉住拉手向上提起腔体并且抽出过滤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卸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1、第一进料口;2、壳体;3、稳定扶手;4、紫外线灭菌灯;5、循环消毒结构;501、第二出料口;502、蓄水仓;503、循环水泵;504、第二进料口;6、移动结构;601、稳定架;602、弹簧;603、防尘板;604、脚轮;7、第一出料口;8、拆卸结构;801、内螺纹;802、外螺纹;803、预留槽;804、螺纹柱;9、过滤结构;901、拉手;902、顶板;903、防尘圈;904、麦饭石过滤层;905、椰壳活性炭层;906、银离子抗菌层;907、去氟棉纱;908、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包括壳体2、循环消毒结构5、拆卸结构8和过滤结构9,壳体2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壳体2另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出料口7,壳体2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结构9,过滤结构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拉手901、顶板902、防尘圈903、麦饭石过滤层904、椰壳活性炭层905、银离子抗菌层906、去氟棉纱907和腔体908,顶板902的顶端固定有拉手901,顶板902的底端设置有腔体908且腔体90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麦饭石过滤层904,麦饭石过滤层904的底端连接有椰壳活性炭层905,且椰壳活性炭层905的底端连接有银离子抗菌层906,银离子抗菌层906的底端连接有去氟棉纱907,麦饭石过滤层904、椰壳活性炭层905、银离子抗菌层906和去氟棉纱907皆呈等间距排列的结构使用该结构时,通过过滤结构9内部的均匀设置的麦饭石过滤层904、椰壳活性炭层905、银离子抗菌层906和去氟棉纱907过滤水源得到更优质的水源。过滤结构9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8,拆卸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内螺纹801、外螺纹802、预留槽803和螺纹柱804,预留槽803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柱804,预留槽803的一侧固定有内螺纹801,且螺纹柱80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内螺纹801相互配合的外螺纹802使用该结构时,拆卸结构8内部的内螺纹801和外螺纹802帮助固定,防止装置倾斜导致过滤结构9滑落发生安全事故;壳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消毒结构5,循环消毒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口501、蓄水仓502、循环水泵503和第二进料口504,蓄水仓502顶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出料口501,且第二出料口50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蓄水仓502的另一侧连接有循环水泵503,且循环水泵50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料口504,第二进料口50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出料口7使用该结构时,水源流进循环消毒结构5中通过循环水泵503循环过滤,使用仅有的设备得到更优质的净化水;循环消毒结构5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4,壳体2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结构6,移动结构6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包括壳体(2)、循环消毒结构(5)、拆卸结构(8)和过滤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所述壳体(2)另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壳体(2)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结构(9),且过滤结构(9)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8),所述壳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消毒结构(5),且循环消毒结构(5)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4),所述壳体(2)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结构(6),所述壳体(2)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稳定扶手(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包括壳体(2)、循环消毒结构(5)、拆卸结构(8)和过滤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所述壳体(2)另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壳体(2)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结构(9),且过滤结构(9)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8),所述壳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消毒结构(5),且循环消毒结构(5)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4),所述壳体(2)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结构(6),所述壳体(2)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稳定扶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消毒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口(501)、蓄水仓(502)、循环水泵(503)和第二进料口(504),蓄水仓(502)顶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出料口(501),且第二出料口(50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进料口(1)蓄水仓(502)的另一侧连接有循环水泵(503),且循环水泵(50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料口(504),第二进料口(50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出料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净水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稳定架(601)、弹簧(602)、防尘板(603)和脚轮(604),稳定架(60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弹簧(602),弹簧(602)的底端安装有防尘板(603),且防尘板(603)的底端设置有脚轮(604),稳定架(601)的顶端连接有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娴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