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83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工业炉的内壁上依次拼装有多个冷却壁,该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操作平台,下部连接有环形轨道,支撑架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通过行走架连接在环形轨道上,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旋转梁和行走架一起围绕环形轨道旋转,旋转梁上连接有吊运装置,支撑架通过牛腿和工业炉的内壁相连接,牛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支撑型钢,第一钢板插接在冷却壁一侧的拼缝中,第二钢板插接在冷却壁另一侧的拼缝中,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固定有支撑型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平台便于安装固定且利于提高物料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炉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工业炉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工业炉一般为圆筒形的钢结构炉壳,其内部沿炉壳内壁砌筑有用于保温隔热的耐火材料。受高炉内部场地限制,中小型高炉砌炉时,炉内砌筑材料的运输多采用人工或单梁电动葫芦(二自由度)来实现,由于电动葫芦仅能在直形吊梁上作直线平面运动,因此要将物料运输到位还需人工拖移,劳动强度大,材料破损率高,严重影响运输效率,且现有工业炉内部的施工平台固定不便,现有施工平台一般借助牛腿进行固定,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冷却壁上设置螺栓,借助螺栓安装牛腿,并通过牛腿进行施工平台的固定,但是目前高炉在炉腹位置一般采用铜冷却壁,无法采用此固定方式,另一种是在冷却壁和炉壳间提前安装背板,再将背板与水平板采用斜筋板进行加固而构成牛腿,并通过牛腿进行施工平台的固定,但是该方式只适用于新安装的冷却壁,对与不更换冷却壁的位置并不适用,且该固定方式会大大降低高炉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施工平台均存在不便于安装固定、物料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便于安装固定且利于提高物料运输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所述工业炉的内壁上依次拼装有多个冷却壁,该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连接有旋转梁,所述旋转梁上固定有行走架,所述行走架卡接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梁和行走架一起围绕所述环形轨道旋转,所述旋转梁上连接有吊运装置,所述支撑架通过牛腿和所述工业炉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牛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支撑型钢,所述第一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二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另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固定有所述支撑型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型钢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冷却壁的表面,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架相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呈井字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主梁,多个所述主梁拼装形成所述井字形结构,所述井字形结构包括四个向外延伸的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上均固定有次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装置可滑移地连接在所述旋转梁上,所述吊运装置可沿所述旋转梁的长度方向滑移。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所述旋转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所述旋转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型钢采用H型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平台采用花纹钢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工业炉施工平台,实现了物料的多方向运输,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材料破损率,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便于安装操作,且固定可靠度高,适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保证工业炉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业炉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去除支撑架);图3是牛腿结构平视图;图4是井字形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工业炉,2、冷却壁,3、支撑架,31、主梁,32、次梁,33、支脚部,4、环形轨道,5、旋转装置,6、旋转梁,7、行走架,8、吊运装置,9、牛腿,91、第一钢板,92、第二钢板,93、支撑型钢,10、拼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工业炉1的内壁上依次拼装有多个冷却壁2,该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上部铺设有操作平台(图中未示出),支撑架3的下部连接有环形轨道4,支撑架3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5,旋转装置5上连接有旋转梁6,旋转梁6上固定有行走架7,行走架7卡接在环形轨道4上,旋转装置5用于驱动旋转梁6和行走架7一起围绕环形轨道4旋转,旋转梁6上连接有吊运装置8以吊运物料;通过环形轨道4、旋转装置5、旋转梁6和行走架7的设置,使得吊运装置8能够围绕固定的环形轨道4做圆周运动,实现了物料的多方向自动运输,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材料破损率,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如图2-图3所示,支撑架3通过牛腿9和工业炉1的内壁相连接,也即牛腿9的一端和支撑架3相固定,另一端和工业炉1的内壁相固定,牛腿9包括第一钢板91、第二钢板92和支撑型钢93,第一钢板91插接在冷却壁2一侧的拼缝10中,第二钢板92插接在冷却壁2另一侧的拼缝10(相邻冷却壁之间的拼装缝隙)中,第一钢板91和第二钢板92之间固定有支撑型钢93,牛腿9整体和支撑架3相焊接,即第一钢板91、第二钢板92和支撑型钢93远离冷却壁2的一侧均和支撑架3相焊接。上述牛腿9的结构和固定方式,便于操作,且固定可靠度高,无需更换冷却壁2所在区域或设置螺栓孔就可以实现牛腿9固定,适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保证工业炉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型钢93的一端抵靠在冷却壁2的表面,以保证其牛腿9的固定可靠性,支撑型钢93的另一端和支撑架3相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的周边连接有多个牛腿9,每个牛腿9均和工业炉1的内壁相连接,以更好的增强支撑架3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钢板91和第二钢板92上插入在上述冷却壁拼缝10中的一端还抵靠在工业炉1的内壁上,也即插入到拼缝10内部直至抵靠在工业炉1的内壁上,以更好地保证连接可靠性。其中,第一钢板91和第二钢板92的底面抵靠在下一层冷却壁上,可防止向下滑移。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呈井字形结构,以增强支撑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包括多个主梁31,参阅图4,支撑架3可采用四个主梁31,四个主梁31拼装形成井字形结构,井字形结构包括四个向外延伸的支脚部33,支脚部33上均固定有次梁32以增强支撑架3的强度,次梁32设置于支脚部33的两个主梁31之间。进一步地,支撑型钢93采用H型钢,主梁31也可采用和支撑型钢93同一型号的H型钢,以便于支撑型钢93和主梁31的焊接固定,增强连接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吊运装置8可滑移地连接在旋转梁6上,以使得吊运装置8可沿旋转梁6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拓宽吊运装置8的运动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5设置于支撑架3的中部,旋转装置5上连接有多个旋转梁6,每个旋转梁6上均设置吊运装置8,以便于同时启动多个吊运装置8进行物料吊运。其中,旋转装置5可采用旋转电机。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平台采用花纹钢板,利于防滑,花纹钢板和支撑架3点焊固定。本实施例的工业炉施工平台,实现了物料的多方向自动运输,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材料破损率,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便于安装操作,且固定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所述工业炉的内壁上依次拼装有多个冷却壁,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连接有旋转梁,所述旋转梁上固定有行走架,所述行走架卡接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梁和行走架一起围绕所述环形轨道旋转,所述旋转梁上连接有吊运装置,所述支撑架通过牛腿和所述工业炉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牛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支撑型钢,所述第一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二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另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固定有所述支撑型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炉施工平台,所述工业炉的内壁上依次拼装有多个冷却壁,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连接有旋转梁,所述旋转梁上固定有行走架,所述行走架卡接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梁和行走架一起围绕所述环形轨道旋转,所述旋转梁上连接有吊运装置,所述支撑架通过牛腿和所述工业炉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牛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支撑型钢,所述第一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二钢板插接在所述冷却壁另一侧的拼缝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固定有所述支撑型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钢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冷却壁的表面,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架相固定。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子东余维勇李海峰龚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