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79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该辅具包括上快速夹紧器、车门限位块、承载框架、下快速夹紧器、旋转轴锁紧螺母、旋转轴连接板、旋转体、旋转限位块、旋转轴、旋转轴基板、直线导轨组件、上高度限位块、下高度限位块、导轨连接座、高度调节基板、高度丝杠锁紧螺母、手轮、高度丝杠轴承座、滚珠螺母支座、立座、高度丝杠、滚珠螺母、底座和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车门的快速夹紧安装和拆卸,可以实现车门在安装平面内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可以替代机械吊臂,方便车门安装,移动灵活,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同时又能适应多种车型的车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车门会在分装线完成分装,然后运送至总装线与车身进行合装,车门安装时需不断调整车门高度及摆角,以使车门铰链与车门上的安装孔位对正,进行安装。乘用车车门总成因车型而异,一般在20~40kg左右,在总装线上为了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车门的调整通过使用随动式的机械吊臂来进行。而在普通维修车间和新车型试制车间里,由于随动式的机械吊臂成本较高,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多,并不适用。在普通维修车间和新车型试制车间里,工位变化较频繁,车型种类较多,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由移动,同时又能适应多种车型,成本低的总装车门装车辅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该辅具可以实现车门的快速夹紧安装和拆卸,可以实现车门在安装平面内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可以替代机械吊臂,方便车门安装,移动灵活,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同时又能适应多种车型的车门结构,解决了现有拆装车门总成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该辅具包括上快速夹紧器1、车门限位块2、承载框架3、下快速夹紧器4、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旋转体7、旋转限位块8、旋转轴9、旋转轴基板10、直线导轨组件11、上高度限位块12、下高度限位块13、导轨连接座14、高度调节基板15、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手轮17、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立座20、高度丝杠21、滚珠螺母22、底座23和万向轮24;所述承载框架3上部的中间位置与上快速夹紧器1固定,上部的左、右两端与车门限位块2固定,下部的左、右两端与下快速夹紧器4固定;所述旋转体7设置在旋转轴连接板6的中间孔内;所述旋转限位块8的一侧卡在旋转体7的两端,另一侧与旋转轴9固定;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的轴通过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和旋转体7固定在承载框架3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板与旋转轴基板10固定;所述直线导轨组件11的一侧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另一侧固定在导轨连接座14的一侧;所述导轨连接座14的另一侧固定在高度调节基板15上;所述滚珠螺母22安装在滚珠螺母支座19上;所述高度丝杠21的一端依次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手轮17并通过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锁紧,另一端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所述手轮17旋转带动高度丝杠21的旋转进而调节车门高度;所述高度丝杠轴承座18与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一侧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另一侧与立座20上端的连接板固定;所述滚珠螺母支座19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分别装有上高度限位块12和下高度限位块13;所述旋转轴基板10沿着直线导轨组件11在上高度限位块12和下高度限位块13限定的区域内滑动;所述立座20的下端通过底座23与四个万向轮24连接。所述承载框架3上均匀分布有减重孔。所述上快速夹紧器1和下快速夹紧器4的压头处设置有硅胶垫,并且其支座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上快速夹紧器1和下快速夹紧器4伸出长度的孔位。所述车门限位块2的端部设置有硅胶垫,并且其上端设置有调节伸长量的长圆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替代机械吊臂,方便车门安装,移动灵活,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同时又能适应多种车型的车门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中上快速夹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中下快速夹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车门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旋转轴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旋转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旋转轴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直线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上高度限位块或下高度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导轨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中高度调节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中高度丝杠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中立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快速夹紧器;2、车门限位块;3、承载框架;4、下快速夹紧器;5、旋转轴锁紧螺母;6、旋转轴连接板;7、旋转体;8、旋转限位块;9、旋转轴;10、旋转轴基板;11、直线导轨组件;12、上高度限位块;13、下高度限位块;14、导轨连接座;15、高度调节基板;16、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7、手轮;18、高度丝杠轴承座;19、滚珠螺母支座;20、立座;21、高度丝杠;22、滚珠螺母;23、底座;2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3,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该辅具包括上快速夹紧器1、车门限位块2、承载框架3、下快速夹紧器4、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旋转体7、旋转限位块8、旋转轴9、旋转轴基板10、直线导轨组件11、上高度限位块12、下高度限位块13、导轨连接座14、高度调节基板15、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手轮17、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立座20、高度丝杠21、滚珠螺母22、底座23和万向轮24。所述承载框架3上部的中间位置与上快速夹紧器1固定,上部的左、右两端与车门限位块2固定,下部的左、右两端与下快速夹紧器4固定;所述旋转体7设置在旋转轴连接板6的中间孔内;所述旋转限位块8的一侧卡在旋转体7的两端,另一侧与旋转轴9固定;通过限制旋转体7的转动角度来限制车门的旋转角度,一方面这样的功能能够方便车门的安装,另一方面由于对旋转的角度进行了限制,也避免了由于车门可能产生的大幅度旋转导致与周围环境的碰撞。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的轴通过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和旋转体7固定在承载框架3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板与旋转轴基板10固定;所述直线导轨组件11的一侧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另一侧固定在导轨连接座14的一侧;所述导轨连接座14的另一侧固定在高度调节基板15上;所述滚珠螺母22安装在滚珠螺母支座19上;所述高度丝杠21的一端依次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手轮17并通过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锁紧,另一端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所述手轮17旋转带动高度丝杠21的旋转进而调节车门高度;所述高度丝杠轴承座18与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一侧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另一侧与立座20上端的连接板固定,立座20对整个车门旋转及高度调节机构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滚珠螺母支座19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分别装有上高度限位块12和下高度限位块13;所述旋转轴基板10沿着直线导轨组件11在上高度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其特征在于,该辅具包括上快速夹紧器(1)、车门限位块(2)、承载框架(3)、下快速夹紧器(4)、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旋转体(7)、旋转限位块(8)、旋转轴(9)、旋转轴基板(10)、直线导轨组件(11)、上高度限位块(12)、下高度限位块(13)、导轨连接座(14)、高度调节基板(15)、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手轮(17)、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立座(20)、高度丝杠(21)、滚珠螺母(22)、底座(23)和万向轮(24);所述承载框架(3)上部的中间位置与上快速夹紧器(1)固定,上部的左、右两端与车门限位块(2)固定,下部的左、右两端与下快速夹紧器(4)固定;所述旋转体(7)设置在旋转轴连接板(6)的中间孔内;所述旋转限位块(8)的一侧卡在旋转体(7)的两端,另一侧与旋转轴(9)固定;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的轴通过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和旋转体(7)固定在承载框架(3)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板与旋转轴基板(10)固定;所述直线导轨组件(11)的一侧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另一侧固定在导轨连接座(14)的一侧;所述导轨连接座(14)的另一侧固定在高度调节基板(15)上;所述滚珠螺母(22)安装在滚珠螺母支座(19)上;所述高度丝杠(21)的一端依次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手轮(17)并通过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锁紧,另一端穿过高度丝杠轴承座(18);所述手轮(17)旋转带动高度丝杠(21)的旋转进而调节车门高度;所述高度丝杠轴承座(18)与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一侧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另一侧与立座(20)上端的连接板固定;所述滚珠螺母支座(19)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所述高度调节基板(15)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分别装有上高度限位块(12)和下高度限位块(13);所述旋转轴基板(10)沿着直线导轨组件(11)在上高度限位块(12)和下高度限位块(13)限定的区域内滑动;所述立座(20)的下端通过底座(23)与四个万向轮(2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装车门装车辅具,其特征在于,该辅具包括上快速夹紧器(1)、车门限位块(2)、承载框架(3)、下快速夹紧器(4)、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旋转体(7)、旋转限位块(8)、旋转轴(9)、旋转轴基板(10)、直线导轨组件(11)、上高度限位块(12)、下高度限位块(13)、导轨连接座(14)、高度调节基板(15)、高度丝杠锁紧螺母(16)、手轮(17)、高度丝杠轴承座(18)、滚珠螺母支座(19)、立座(20)、高度丝杠(21)、滚珠螺母(22)、底座(23)和万向轮(24);所述承载框架(3)上部的中间位置与上快速夹紧器(1)固定,上部的左、右两端与车门限位块(2)固定,下部的左、右两端与下快速夹紧器(4)固定;所述旋转体(7)设置在旋转轴连接板(6)的中间孔内;所述旋转限位块(8)的一侧卡在旋转体(7)的两端,另一侧与旋转轴(9)固定;所述旋转轴(9)的一端的轴通过旋转轴锁紧螺母(5)、旋转轴连接板(6)和旋转体(7)固定在承载框架(3)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板与旋转轴基板(10)固定;所述直线导轨组件(11)的一侧固定在旋转轴基板(10)上,另一侧固定在导轨连接座(14)的一侧;所述导轨连接座(14)的另一侧固定在高度调节基板(15)上;所述滚珠螺母(22)安装在滚珠螺母支座(19)上;所述高度丝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杨李露李耀超陈晓旭赵兴宇金红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