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守文专利>正文

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44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包括圆管外套和镶嵌在圆管外套内的硬质合金内衬,圆管外套的内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硬质合金内衬设在凹槽内,硬质合金内衬的截面设为等腰梯形,硬质合金内衬的右端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右端,硬质合金内衬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设有用于压紧硬质合金内衬的压条,压条通过拉紧螺栓固定在圆管外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硬质合金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内壁上,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对模具的磨损较小,无需频繁更换模具,不仅节约资源,而且耐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
技术介绍
我国是耐火材料生产和销售、出口第一大国,目前在耐火材料生产压制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均为普通A3钢板渗碳工艺或钨铬钼合金铸铁及木头材质模具,缺点是:1、模具使用寿命短,例如:木头材质模具一般可压制高铝耐火制品数量为100块左右,A3渗碳模具为800块,钨铬钼合金铸铁模具可压制高铝砖3000块。2、模具磨损大,影响耐火制品的形状及尺寸公差,砖坯表面光洁度差,色泽发黄、发黑(表面有磨损的铁元素烧结时就会发黄、发黑)。3、需要频繁的更换模具,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和换装模具的时间与人工浪费,耐火厂一般一台压机每天压制耐火制品为2000—3000块,所以用传统材料的模具基本上每天就的换一次模具,因此使用传统耐火材料模具不仅耐用性差,而且浪费资源,不符合国家提出的节约型社会的宗旨。众所周知,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仅次于钻石,其耐磨度是A3钢渗碳的500倍,是钨铬钼材质的130倍,压制高铝耐火砖可达40万片以上,超高耐磨性,超高光洁度,耐火制品外观漂亮不变颜色,尺寸公差保证一致,更换模具的周期可以延长至半年到1年,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大大降低模具消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通过将硬质合金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内壁上,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对模具的磨损较小,无需频繁更换模具,不仅节约资源,而且耐用性较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包括圆管外套和镶嵌在圆管外套内的硬质合金内衬,所述圆管外套的内侧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呈80度的夹角,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底面相垂直,所述硬质合金内衬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度,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右端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右端,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紧硬质合金内衬的压条,所述压条的左端设置为垂直状,所述压条的左端与凹槽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的右侧壁与硬质合金内侧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台阶通孔Ⅰ,所述圆管外套上与台阶通孔Ⅰ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台阶通孔Ⅰ内径相同的台阶通孔Ⅱ,所述台阶通孔Ⅰ和台阶通孔Ⅱ内穿装有用于将压条固定在圆管外套上的拉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合金内衬采用45#钢淬火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合金内衬和圆管外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硬质合金内衬和圆管外套粘连在一起的AB胶。进一步的,所述圆管外套的左侧内口倒圆弧。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内侧面与圆管外套两端的内侧面齐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硬质合金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内壁上,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对模具的磨损较小,无需频繁更换模具,不仅节约资源,而且耐用性较强,压条和凹槽的设计可以将硬质合金紧紧的压在凹槽内,拉紧螺栓可以将压条紧紧的固定在凹槽内,AB胶可以起辅助作用,将硬质合金内衬粘接在圆管外套上,进一步将硬质合金固定在凹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图1中A向剖面图;其中:1-拉紧螺栓,2-圆管外套,3-凹槽,4-硬质合金内衬,5-压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包括圆管外套2和镶嵌在圆管外套2内的硬质合金内衬4,圆管外套2的左侧内口倒圆弧,这样方便将耐火砖装进圆管外套2内,圆管外套2的内侧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右侧壁与凹槽3的底面之间呈80度的夹角,凹槽3的左侧壁与凹槽3的底面相垂直,硬质合金内衬4安装在凹槽3内,硬质合金内衬4的厚度与凹槽3的深度相同,硬质合金内衬4和圆管外套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硬质合金内衬4和圆管外套2粘连在一起的AB胶,硬质合金内衬4的内侧面与圆管外套2两端的内侧面齐平,这样整体是平滑的,方便耐火砖进入硬质合金内衬4内部,硬质合金内衬4有多块,每块硬质合金内衬4采用45#钢淬火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增加硬质合金内衬4的整体强度以及耐用度,硬质合金内衬4的截面加工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度,硬质合金内衬4的右端安装在圆管外套2的右端,硬质合金内衬4的左侧壁与凹槽3的左侧壁之间安装有用于压紧硬质合金内衬4的压条5,压条5的左端加工为垂直状,压条5的左端与凹槽3的左侧壁接触,压条5的右侧壁与硬质合金内侧的左侧壁接触,压条5上沿竖直方向上加工有台阶通孔Ⅰ,圆管外套2上与台阶通孔Ⅰ相对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台阶通孔Ⅰ内径相同的台阶通孔Ⅱ,台阶通孔Ⅰ和台阶通孔Ⅱ内穿装有用于将压条5固定在圆管外套2上的拉紧螺栓1。安装时,先将AB胶涂抹在凹槽3内,接着将硬质合金内衬4粘接在凹槽3内,硬质合金内衬4的右端与凹槽3的右端相接触,然后安装压条5,最后通过拉紧螺栓1将压条5固定在圆管外套2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包括圆管外套和镶嵌在圆管外套内的硬质合金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外套的内侧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呈80度的夹角,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底面相垂直,所述硬质合金内衬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度,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右端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右端,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紧硬质合金内衬的压条,所述压条的左端设置为垂直状,所述压条的左端与凹槽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的右侧壁与硬质合金内侧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台阶通孔Ⅰ,所述圆管外套上与台阶通孔Ⅰ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台阶通孔Ⅰ内径相同的台阶通孔Ⅱ,所述台阶通孔Ⅰ和台阶通孔Ⅱ内穿装有用于将压条固定在圆管外套上的拉紧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硬质合金模具,包括圆管外套和镶嵌在圆管外套内的硬质合金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外套的内侧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呈80度的夹角,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底面相垂直,所述硬质合金内衬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度,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右端安装在圆管外套的右端,所述硬质合金内衬的左侧壁与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紧硬质合金内衬的压条,所述压条的左端设置为垂直状,所述压条的左端与凹槽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的右侧壁与硬质合金内侧的左侧壁接触,所述压条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台阶通孔Ⅰ,所述圆管外套上与台阶通孔Ⅰ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台阶通孔Ⅰ内径相同的台阶通孔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守文
申请(专利权)人:汤守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