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23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煤机转轴加工领域的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旨在解决转轴定位的问题,其包括与钻床底座上表面贴合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若干穿过固定座的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与钻床底座上的T形滑槽卡接,固定座上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第一通孔,固定座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抵接的凹槽,凹槽贯穿固定座的侧壁,凹槽轴向方向垂直于固定座的底壁,设有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背离固定座一侧抵接的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准轴在钻床上位置,减小转轴在加工时的转动和偏移,提高转轴钻孔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采煤机转轴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采煤机一般由截割部、装载部、行走部、电动机、操作控制系统和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截割部通过摇臂与采煤机的机身连接,而摇臂与机身通过转轴与机身转动连接实现截割部的多角度进行工作,转轴的端面上设有与机身连接的圆孔,转轴上的圆孔一般通过车床钻孔而成的。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4773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摇臂钻床,包括底座和钻箱,所述钻箱的下方转动设置有钻头,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周侧转动设置有钻架,所述钻箱滑移设置在所述钻架的一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滑移设置有与所述钻头配合钻孔的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多条滑槽,滑槽为T形滑槽,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螺纹穿设有多个卡接在所述滑槽内的螺栓。对转轴进行钻孔时,将转轴钻孔的端面朝向钻头放置在底座上,移动钻头使钻头与转轴钻孔位置对正,最后控制钻头对转轴进行钻孔。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钻孔时,转轴会受到钻头的压力和扭矩力,转轴受力后会发生转动和偏移,影响转轴钻孔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具有固定准轴在钻床上位置,减小转轴在加工时的转动和偏移,提高转轴钻孔精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包括与钻床底座上表面贴合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穿过固定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钻床底座上的T形滑槽卡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抵接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固定座的侧壁,所述凹槽轴向方向垂直于固定座的底壁,设有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背离固定座一侧抵接的定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与钻床的T形滑槽卡接,将固定座上的第一通孔与固定杆对齐并套在固定杆上直至固定座的底壁与钻床的上表面贴合,通过固定杆稳定固定座在钻床上的位置;然后将需要加工的转轴放置于凹槽和定位杆之间,凹槽和定位杆共同限制转轴的位置,将转轴稳定的与固定座连接,从而转轴通过固定轴稳定的固定在钻床的底座上,减小转轴在加工时受力发生的转动和偏移,提高转轴的加工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为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与钻床底座的T形滑槽卡接,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头部和螺纹部恰好呈T形,螺栓的头部置于钻床的T形滑槽底部,通过转动第一螺母使第一螺母向安装座靠近,从而螺栓的头部与钻床的T形滑槽抵紧,第一螺母和螺栓的配合实现固定杆和钻床的T形滑槽的卡接并卡紧;拧紧第一螺母后,第一螺母和固定座抵紧,螺栓的头部与钻床的T形滑槽抵紧,在第一螺母和螺栓的夹紧下,固定座与钻床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一步减小固定座的移动,从而减小转轴受力发生的移动,提高转轴的加工精度。同时通过第一螺母和螺栓稳定固定的位置,第一螺母可以和螺栓分离,方便将固定座和固定杆从钻床的底座上拆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背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包裹第一螺母背离固定座一端螺栓的套管,所述套管背离螺母的一端封闭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转轴钻孔时,需要向钻孔位置喷洒冷却液,一端封闭的套管将露出固定座的螺栓部分包裹,可以减小冷却液与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处接触,减少第一螺母和螺栓连接处生锈的情况,方便第一螺母的转动,可以延长第一螺母和螺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包括设有凹槽的竖直部和与钻床底座贴合的水平部,所述固定座呈L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部和水平部使固定座呈L形,竖直部的竖直方向具有较大的面积,使转轴凹槽有较大的抵接区域,稳定固定座与转轴的连接,稳定转轴的加工精度;水平部使固定座的底壁具有较大面积,使固定座的重心降低,稳定固定座在钻床上的位置,减小固定座的偏移,从而稳定转轴的加工精度;在保证固定块有与转轴和钻床底座接触的面积一样的情况下,L形的固定座可以减少固定座材料的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部和竖直部一体设置,所述固定座背离钻床底座和凹槽的一侧拐角设有内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一体设置可以提高固定座的结构强度,同时内倒角的设置可以提高水平部和竖直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减少固定座的应力,减少连接处断裂的情况。减少竖直部和水平部夹角发生变化,减少凹槽发生倾斜,稳定凹槽与转轴的抵接区域,提高转轴在固定座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转轴的加工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的底壁上设有沿第一通孔向固定座侧壁方向延伸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与第一通孔对应且贯穿固定座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固定座时,需要将螺栓与固定座底壁上的第一通孔对正,在时螺栓穿过第一通孔,操作时观察不方便,而导引槽的贯穿固定座的侧壁,工人在固定座的侧边就可以轻松看到导引槽的开口,将导引槽与螺栓背离钻床底座的一端对准,然后使螺栓沿导引槽和第一通孔靠近,由于导引槽是从第一通孔开始延伸而成的,当螺栓到达导引槽远离固定座侧壁的一端时,螺栓与第一通孔对正。提高安装固定座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的朝向定位杆的侧壁上设有穿过定位杆的螺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供螺杆沿螺杆轴向方向滑移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杆背离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第二第二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使定位杆与第二螺母抵接,可以控制定位杆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转轴,提高定位夹具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螺杆沿螺杆轴向方方向滑移且沿凹槽轴向分布的若干第三通孔,所述固定座背离定位杆的一侧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穿过不同高度的第三通孔中,可以调节定位杆的高度,面对不同长度的转轴时,使定位杆尽量与转轴沿轴向方向的中心抵接,提高对转轴固定的稳定性,减小转轴的在加工时的偏移,提高转轴加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固定座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钻床的底座上,转轴通过定位杆固定在固定座上,减小减小转轴在加工时受力发生的转动和偏移,提高转轴的加工精度;2.L形的固定座可以减少固定座的材料用量;3.与定位杆连接的螺杆及第二螺母可以扩大定位夹具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引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座;11、凹槽;12、固定杆;13、第一螺母;14、第一通孔;2、套管;3、竖直部;31、水平部;4、导引槽;5、定位杆;51、螺杆;52、第二螺母;53、第三螺母;54、第二通孔;55、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钻床底座上表面贴合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若干穿过固定座(1)的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一端与钻床底座上的T形滑槽卡接,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供固定杆(12)穿过的第一通孔(14),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抵接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贯穿固定座(1)的侧壁,所述凹槽(11)轴向方向垂直于固定座(1)的底壁,设有所述凹槽(11)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背离固定座(1)一侧抵接的定位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钻床底座上表面贴合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若干穿过固定座(1)的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一端与钻床底座上的T形滑槽卡接,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供固定杆(12)穿过的第一通孔(14),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抵接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贯穿固定座(1)的侧壁,所述凹槽(11)轴向方向垂直于固定座(1)的底壁,设有所述凹槽(11)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背离固定座(1)一侧抵接的定位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为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与钻床底座的T形滑槽卡接,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背离固定座(1)的一端设有包裹第一螺母(13)背离固定座(1)一端螺栓的套管(2),所述套管(2)背离螺母的一端封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转轴钻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包括设有凹槽(11)的竖直部(3)和与钻床底座贴合的水平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迪方泽董显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力拓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