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12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体(1)包括:吸收性片(2),其具有基材层(20)和包括固定于该基材层(20)的一个面的吸水性聚合物(P1)的吸收层(21);和纤维交缠层(3)。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邻接。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优选利用热熔粘接剂固定于基材层(20)的一个面。该结构的吸收体(1)为薄型且吸收性能和形状稳定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吸收所使用的、适于作为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构成部件的吸收体。
技术介绍
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已知有在基材片的一个面固定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片。该结构的吸收性片与含有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的积纤体的吸收体相比,厚度薄且体积不大,因此,主要用于薄型的吸收性物品。例如专利文献1和2记载了利用热熔粘接剂在2片无纺布之间固定大量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而构成的吸收性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1/089439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29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吸收体,其包括:具有基材层和包括固定于该基材层的一个面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层的吸收性片;和纤维交缠层,该吸收层的吸水性聚合物与该纤维交缠层邻接。此外,本专利技术是具有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I-I线截面、即图1所示的吸收体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图(相当于图2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图(相当于图2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吸收性片与一直以来用作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纸浆纤维的积纤体相比,厚度较薄,因此,能够应对薄型的吸收体的需求,对于提高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便携性等是有用的,但反过来,由于具有液体吸收能力的纸浆纤维的含量少,所以存在在吸收容量、吸收速度等方面比该积纤体差的倾向,在吸收性能方面尚存改善余地。另一方面,纸浆纤维的积纤体在与吸收性片相比厚度较厚,相应地在吸收容量、吸收速度等方面比吸收性片优异,然而作为吸收性物品用途,存在该厚度变得徒然而导致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下降的顾虑。除此之外,此种纸浆纤维的积纤体尤其是液吸收后的形状稳定性差,因此,例如在适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在体液吸收后因穿戴者的活动而对该积纤体施加有外力时,存在发生该积纤体的外形走样而断裂成多个断片,结果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感、招致吸收性能下降等问题的顾虑。这样的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存在一个优点一个缺点。尚不能够提供满足薄型的吸收体这样的需求且吸收性能和体液吸收后的形状稳定性优异的吸收体。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薄型且吸收性能和形状稳定性优异的吸收体和具有它的吸收性物品。以下,参照附图并基于本专利技术所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吸收体1包括吸收性片2和纤维交缠层3,更具体而言,包括吸收性片2和纤维交缠层3的层叠结构。吸收性片2具有:基材层20和含有固定于该基材层20的一个面的吸水性聚合物P1的吸收层21。纤维交缠层3是多个纤维3F彼此不熔接地交缠的纤维集合体。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的主要特征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能够列举吸收性片2中的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邻接这一点。即在吸收体1中,吸收层21和纤维交缠层3不经由其他部件而直接且整面重叠,包含于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的构成纤维3F接触。假设在将仅由纤维交缠层3构成的吸收体适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在该吸收体即纤维交缠层3吸收尿等体液后,因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者的动作而对纤维交缠层3施加有外力时,存在产生纤维交缠层3的外形走样而断裂成多个断片,结果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感,招致吸收性能下降等问题的顾虑。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除纤维交缠层3之外,具有层叠于纤维交缠层3的吸收性片2,并且纤维交缠层3与吸收性片2中的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邻接,因此,即使对吸收液体后的纤维交缠层3施加了外力而纤维交缠层3要断裂时,因固定于基材层20且与纤维交缠层3接触的吸水性聚合物P1吸收液体并凝胶化而带有粘附性,利用该粘附力与纤维交缠层3(构成纤维3F)结合,所以纤维交缠层3的形状稳定性提高而不易发生纤维交缠层3的断裂,能够彻底消除上述顾虑。如果像这样至少使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邻接配置,能够通过吸收液体后的吸水性聚合物P1自身的粘附性而提高纤维交缠层3的形状稳定性,抑制断裂。换句话说,为了避免吸收液体后的纤维交缠层3的断裂,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构成纤维3F)接触即可,吸水性聚合物P1与纤维交缠层3也可以不由粘接剂接合。在两者利用粘接剂相互接合时,能够期待纤维交缠层3的形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此时,为了该粘接剂不妨碍吸收体1的吸收液体性,优选注意该粘接剂的种类、配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层20的两个面均实质上(宏观上)平坦。吸水性聚合物P1固定于该平坦的基材层20的一个面,在基材层20的另一个面没有固定吸水性聚合物P1。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水性聚合物P1为颗粒状,在基材层20的一个面固定有许多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P1。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P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列举球状、块状、袋状、不定形状。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P1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从固定性和吸收性能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μm以上,进而优选为200μm以上,并且,优选为800μm以下,进而优选为500μm以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吸水性聚合物P1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除颗粒状以外,例如也可以是纤维状、片状等,还可以是将面积较大的片状的吸水性聚合物裁成长条等面积较小的小片而得到的薄片的小片状。作为吸水性聚合物P1,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此种吸收性片中能够使用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物、(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铯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从进一步提高基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P1的纤维交缠层3的断裂抑制效果的观点出发,吸收层21的吸水性聚合物P1优选吸收了液体的状态下的粘附性高,具体而言,优选通过下述方法测量的粘附率为0.5以上,尤其优选为0.7以上。此外,关于吸水性聚合物P1的以下述方法测量的粘附率的上限,从抑制因吸水性聚合物P1彼此的凝胶阻塞造成的吸收性能下降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95以下,进而优选为0.85以下。<粘附率的测量方法>对干燥后的滤纸的中央部添加1g生理盐水而将该中央部润湿,将测量对象的吸水性聚合物0.1g均匀地散布在载置于水平的台上的该滤纸的该中央部。例如能够使用生理盐水将ADVANTEC东洋制造的滤纸No.4A的中央部润湿,在该中央部均匀散布吸水性聚合物。在从散布吸水性聚合物起经过1分钟后,将滤纸以垂直倾斜的状态支承在台的上方5mm的位置,解除该支承而使该滤纸落下。反复进行100次该滤纸的落下操作,利用下式,根据该期间从滤纸脱落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总重量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体,其特征在于:/n包括吸收性片和纤维交缠层,/n所述吸收性片具有:基材层;和包括固定于该基材层的一个面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层,/n该吸收层的吸水性聚合物与该纤维交缠层邻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收性片和纤维交缠层,
所述吸收性片具有:基材层;和包括固定于该基材层的一个面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层,
该吸收层的吸水性聚合物与该纤维交缠层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层的吸水性聚合物利用热熔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个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包括无纺布或树脂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包括纸浆纤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包括吸水性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相对于该纤维交缠层的全质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比该纤维交缠层中的纤维的含有率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与该纤维交缠层中的纤维的含有率的比,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为1.1以上且3.5以下。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为55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的纤维的含有率为20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


11.如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进入所述吸收层。


12.如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纤维交缠层中,与所述吸收层的邻接面侧相比于该邻接面的相反侧,纤维的含有率较高。


13.如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纤维交缠层中,纤维偏倚于与所述吸收层的邻接面侧,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偏倚于该吸收层侧的相反侧。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交缠层的与所述吸收层的邻接面侧的纤维的含有率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蔵前亮太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