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及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03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及摄像机,所述抓拍模块包括模块底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模块底座的转动抓拍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弹性缓冲部、齿轮传动部以及通过所述齿轮传动部与所述转动抓拍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抓拍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底座连接。该抓拍模块中,转动抓拍部通过弹性缓冲部与模块底座连接,因此转动抓拍部转动时,将受到弹性缓冲部施加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克服转动抓拍部自身的重力和惯性,使得转动抓拍部的运动更加平稳,防止转动抓拍部转动时出现碰撞,以此延长抓拍模块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及摄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及摄像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成像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摄像机是比较常见的成像装置之一,为了实现抓拍功能,摄像机可以设置抓拍模块,该抓拍模块的转动部分可以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运动。但是传统的抓拍模块工作时,由于其转动部分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惯性,因此抓拍模块容易出现碰撞现象,不利于保证抓拍模块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及摄像机,以延长抓拍模块的工作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所述抓拍模块包括模块底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模块底座的转动抓拍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弹性缓冲部、齿轮传动部以及通过所述齿轮传动部与所述转动抓拍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抓拍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底座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抓拍模块中,转动抓拍部通过弹性缓冲部与模块底座连接,因此转动抓拍部转动时,将受到弹性缓冲部施加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克服转动抓拍部自身的重力和惯性,使得转动抓拍部的运动更加平稳,防止转动抓拍部转动时出现碰撞,以此延长抓拍模块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抓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抓拍模块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抓拍模块、110-模块底座、111-座体、112-轴套、112a-定位孔、120-转动抓拍部、121-镜头支架、122-镜头、130-弹性缓冲部、140-齿轮传动部、141-齿轮、142-齿条、150-驱动部、160-转动轴、170-第一螺纹紧固件、180-第二螺纹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具体可以是筒形摄像机。摄像机具体包括抓拍模块,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抓拍模块100包括模块底座110、通过转动轴160转动连接于模块底座110的转动抓拍部120、套装于转动轴160上的弹性缓冲部130、齿轮传动部140以及通过齿轮传动部140与转动抓拍部120传动连接的驱动部150。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与转动抓拍部120连接,另一端与模块底座110连接,其中部设置螺旋结构,该螺旋结构套在转动轴160上。具体地,该螺旋结构可以设置为一圈、两圈甚至更多圈。转动抓拍部120具体可以包括镜头支架121以及设置于镜头支架121上的镜头122,转动轴160可以与镜头支架121连接,驱动部150可以直接驱动镜头支架121转动,镜头122可以是长焦镜头、广角镜头等等,本文对此不做限制。采用上述抓拍模块100时,驱动部150可以通过齿轮传动部140驱动转动抓拍部120工作,由于弹性缓冲部130同时与转动抓拍部120和模块底座110连接,因此转动抓拍部120转动时,将受到弹性缓冲部130施加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克服转动抓拍部120自身的重力和惯性,使得转动抓拍部120的运动更加平稳,防止转动抓拍部120转动时出现碰撞,以此延长抓拍模块100的工作寿命。同时还可以消除齿间隙,达到减振的效果。上述弹性缓冲部130具体可以设置为扭簧,以便于安装该弹性缓冲部130,同时产生更优的缓冲作用。该扭簧的制造材料可以为奥氏体不锈钢,此种制造材料具有韧性高、塑性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弹性缓冲部130与转动抓拍部120的连接形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直接将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焊接在转动抓拍部120上,但是这样设置会导致弹性缓冲部130的拆装比较复杂,并且也会出现弹性缓冲部130不方便更换的问题。因此,为了简化弹性缓冲部130的拆装操作,同时优化弹性缓冲部130的可维护性,可以在镜头支架121上设置第一卡槽,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卡在该第一卡槽内。安装弹性缓冲部130时,只需要向弹性缓冲部130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变形,以便于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进入第一卡槽,即完成弹性缓冲部130与转动抓拍部120的连接。拆卸弹性缓冲部130时,同样向弹性缓冲部130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变形,以便于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从第一卡槽脱出,即完成弹性缓冲部130与转动抓拍部120的分离。可见,弹性缓冲部130的安装操作比较简单,且拆装过程中不会破坏弹性缓冲部130和转动抓拍部120的结构,更便于维护。同理地,可以在模块底座110上设置第二卡槽,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卡在该第二卡槽内。如此设置后,弹性缓冲部130与模块底座11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操作比较容易实施,且拆卸弹性缓冲部130时不会破坏模块底座110的结构,更便于维护。优选地,可以在镜头支架121上设置第一卡槽,同时在模块底座110上设置第二卡槽,弹性缓冲部130的一端卡在第一卡槽内,另一端卡在第二卡槽内,以进一步强化上述效果。为了使得转动抓拍部120的转动更加稳定,可以将转动轴160设置为两个,这两个转动轴160分别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设置于转动抓拍部120的两侧。此时,可以仅在第一转动轴上套装弹性缓冲部130,也可以仅在第二转动轴上套装弹性缓冲部130,还可以同时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均套装弹性缓冲部130。采用最后一种设置方式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所安装的弹性缓冲部130可以同时向转动抓拍部120施加作用力,因此缓冲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块底座110可以包括座体111和轴套112,该轴套112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170可拆卸地固定于座体111。轴套112开设定位孔112a,转动轴16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定位孔112a内。由于转动轴160需要承担较大的作用力,因此轴套112处所承受的作用力也会比较大,因此轴套112的更换率相对较高。而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170将轴套112固定在座体111上,则可以很方便地更换轴套112,因此整个抓拍模块100的可维护性更优。另外,可以单独将轴套112设置为结构强度较高的结构,使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增强,进而不容易出现损坏,这样设置也不会过多增加抓拍模块100的成本。具体地,这里的第一螺纹紧固件170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其具体可以是螺钉。为了更稳定地传递驱动力,齿轮传动部140可以包括相啮合的齿轮141和齿条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拍模块包括模块底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模块底座的转动抓拍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弹性缓冲部、齿轮传动部以及通过所述齿轮传动部与所述转动抓拍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抓拍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底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拍模块包括模块底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模块底座的转动抓拍部、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弹性缓冲部、齿轮传动部以及通过所述齿轮传动部与所述转动抓拍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抓拍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块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为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制造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抓拍部包括镜头支架和设置于所述镜头支架上的镜头,所述镜头支架设置第一卡槽,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卡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底座设置第二卡槽,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一端卡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财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