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弯曲总成,包括:下模;设于下模的上方、用以定位待弯曲件的压料板;设于压料板的上方、用以向下抵压待弯曲件并能够使压料板与待弯曲件向下运行的上模,当待弯曲件运行至与下模接触时,上模与下模用以供待弯曲件弯曲成形;用以供下模向靠近上模的方向摆动以调节待弯曲件弯曲角度的弯曲调节机构。上述零件弯曲总成可以通过下模和上模结合的弯曲机构实现无压痕弯曲加工,且零件的弯曲部位应力可以通过下模的摆动使零件产生过度弯曲来消除,这样可以解决零件弯曲成形过程中压痕大且弯曲角度因材料厚度及状态变化而变化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弯曲总成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零件弯曲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零件成形工艺多为通过刚性模具成形,传统模具成形的工艺是在冲床上采用冲压模具实现零件弯曲成形的加工工艺;然而,该加工工艺在零件弯曲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压痕大的弊端,且弯曲角度会由于材料厚度及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一些受供货状态影响较为严重的弹性材料,模具一旦做成其调整极为麻烦。因此,如何避免传统弯曲机构在零件弯曲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压痕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件弯曲总成,该零件弯曲总成可以实现无压痕弯曲加工,且零件的弯曲部位应力可以通过下模的摆动使零件产生过度弯曲来消除;同时零件的弯曲角度可以实现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零件弯曲总成,包括:下模;设于所述下模的上方、用以定位待弯曲件的压料板;设于所述压料板的上方、用以向下抵压待弯曲件并能够使所述压料板与待弯曲件向下运行的上模,当待弯曲件运行至与所述下模接触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用以供待弯曲件弯曲成形;用以供所述下模向靠近所述上模的方向摆动以调节待弯曲件弯曲角度的弯曲调节机构。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上模通过螺钉相连、用以固定安装所述上模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用以安装所述弯曲调节机构的上模板;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上模板之间的垫板。可选地,所述弯曲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用以跟随所述上模板向下运行的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连接、用以调节所述调节杆的高度的紧定螺钉;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用以当松开所述紧定螺钉时使所述调节杆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可选地,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抵靠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板上。可选地,所述下模的下方设有用以支撑所述下模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下模配合连接的固定块。可选地,所述下模包括用以向上抵压待弯曲件的凸起部以及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用以当所述调节杆上调时使所述下模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可选地,所述压料板的下端连接有用以供所述压料板复位的复位机构。可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压料板固接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销钉;套设于所述销钉上、用以供所述压料板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可选地,还包括用以供所述上模导向的导向机构。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针对零件弯曲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零件弯曲总成,具体来说,上述零件弯曲总成包括下模、压料板和上模,其中,压料板设于下模的上方并用于定位待弯曲件;上模设于压料板的上方,上模用于向下抵压待弯曲件并能够使压料板与待弯曲件同时向下运行,这样一来,当待弯曲件运行至与下模接触时,上模与下模可以实现待弯曲件的弯曲成形;进一步地,零件弯曲总成还包括弯曲调节机构,弯曲调节机构能够跟随上模同步下行,弯曲调节机构用于供下模向靠近上模的方向摆动,从而可以调节待弯曲件的弯曲角度。也就是说,上模在下行过程中能够将待弯曲件压紧于压料板上,并且可以驱动待弯曲件与压料板继续下行,直至在下模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待弯曲件的弯曲要求;弯曲调节机构可以通过调节下模的摆动量来达到待弯曲件的弯曲要求。上述零件弯曲总成可以通过下模和上模结合的弯曲机构实现无压痕弯曲加工,且零件的弯曲部位应力可以通过下模的摆动使零件产生过度弯曲来消除,这样可以解决零件弯曲成形过程中压痕大且弯曲角度因材料厚度及状态变化而变化的难题;相对于传统模具一旦做成其调整极为麻烦的情况,该零件弯曲总成可以有效保证试制零件生产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新产品研发的费用,而且可以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弯曲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节杆与下模接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01-待弯曲件、1-上模、2-垫板、3-上模板、4-紧定螺钉、5-第一复位弹簧、6-调节杆、7-固定板、8-导套、9-导柱、10-下模、11-转轴、12-固定块、13-下模板、14-销钉、15-第二复位弹簧、16-第三复位弹簧、17-压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零件弯曲总成,该零件弯曲总成可以实现无压痕弯曲加工,且零件的弯曲部位应力可以通过下模的摆动使零件产生过度弯曲来消除;同时零件的弯曲角度可以实现调节。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弯曲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节杆与下模接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弯曲总成包括下模10、压料板17和上模1,其中,压料板17设于下模10的上方并用于定位待弯曲件01,即待弯曲件01可以按照定位要求安装于压料板17上;上模1设于压料板17的上方,上模1用于向下抵压待弯曲件01并能够使压料板17与待弯曲件01同时向下运行,当然,上模1可以由压力机来驱动,这样一来,当待弯曲件01在上模1的带动下运行至与下模10接触时,上模1与下模10可以实现待弯曲件01的弯曲成形。显然,压料板17上设有用于供下模10穿过的预设通孔,该预设通孔沿压料板17的厚度方向贯通,且当下模10位于预设通孔中时,预设通孔的内壁与下模10的外壁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供下模10向靠近上模1的方向摆动,从而实现待弯曲件01弯曲角度的调节。此外,零件弯曲总成还包括弯曲调节机构,弯曲调节机构能够跟随上模1同步下行,弯曲调节机构用于供下模10向靠近上模1的方向摆动,从而可以调节待弯曲件01的弯曲角度。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弯曲调节机构具体可以设置为包括调节杆6以及用于使调节杆6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调节螺钉,这样一来,当需要增大下模10的摆动量,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弯曲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10);/n设于所述下模(10)的上方、用以定位待弯曲件(01)的压料板(17);/n设于所述压料板(17)的上方、用以向下抵压待弯曲件(01)并能够使所述压料板(17)与待弯曲件(01)向下运行的上模(1),当待弯曲件(01)运行至与所述下模(10)接触时,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10)用以供待弯曲件(01)弯曲成形;/n用以供所述下模(10)向靠近所述上模(1)的方向摆动以调节待弯曲件(01)弯曲角度的弯曲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弯曲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10);
设于所述下模(10)的上方、用以定位待弯曲件(01)的压料板(17);
设于所述压料板(17)的上方、用以向下抵压待弯曲件(01)并能够使所述压料板(17)与待弯曲件(01)向下运行的上模(1),当待弯曲件(01)运行至与所述下模(10)接触时,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10)用以供待弯曲件(01)弯曲成形;
用以供所述下模(10)向靠近所述上模(1)的方向摆动以调节待弯曲件(01)弯曲角度的弯曲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弯曲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上模(1)通过螺钉相连、用以固定安装所述上模(1)的固定板(7);
与所述固定板(7)连接、用以安装所述弯曲调节机构的上模板(3);
设于所述上模(1)与所述上模板(3)之间的垫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弯曲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调节机构包括:
竖直设置、用以跟随所述上模板(3)向下运行的调节杆(6);
与所述调节杆(6)的上端连接、用以调节所述调节杆(6)的高度的紧定螺钉(4);
套设于所述调节杆(6)的外壁上、用以当松开所述紧定螺钉(4)时使所述调节杆(6)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弯曲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的上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的上端抵靠的连接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明,祁海波,彭照,张东晓,汤青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