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80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音乐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它包括指挥棒体和手柄机构,指挥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第四伸缩棒筒右侧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第四伸缩棒筒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在不使用指挥棒时,可将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通过伸缩接头缩短收纳;水平手持指挥棒,此时配重球和弹簧处于水平位置,配重球向下运动接通绿灯管,指挥棒体呈绿色,向上运动接触到上接线端,接通红灯管,指挥棒体呈红色,方便识别信号;指挥棒体采用空心筒体,轻便易拿,总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灵活,方便收纳、方便识别信号、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乐教学用具
,具体说是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
技术介绍
声乐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圆歌梦)与科学化的歌喉(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炼的歌词(诗或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来(学好歌)学声乐,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简言之,声乐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在声乐练习时需要教师指挥提高练习的效率,其中就会用到指挥棒,更具体的是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传统的指挥棒大多采用整体式,不方便收纳,并且现有的指挥棒多采用木质或金属材料,不方便学习者对信号的观察判断,使用效果不好,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结构灵活,方便收纳、方便识别信号、使用效果好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它包括指挥棒体和手柄机构,所述指挥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侧的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之间均通过伸缩接头连接,采用伸缩结构,方便调整指挥棒的长度,并且方便在不使用时方便收纳。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短螺杆,所述短螺杆的右侧设置有手握柄,手握柄的右侧螺旋连接有限位杆头,限位杆头设置为可拆卸,能够对安装在手握柄内的蓄电池进行拆卸更换。进一步地,所述指挥灯机构包括聚光片,所述聚光片右侧上部固定有红灯管,聚光片右侧下部固定有绿灯管,所述红灯管连接有上接线端,所述绿灯管连接有下接线端,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配重球,所述配重球水平方向通过弹簧连接有电源接线端口,所述电源接线端口通过电源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线设置断开处,并在断开处连接有外置开关,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手握柄内部,当使用者手持指挥棒,将外置开关接通时,水平手持指挥棒,此时配重球和弹簧处于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当指挥棒体向上抬起时(包括倾斜向上),配重球在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接触下接线端,接通绿灯管,指挥棒体呈绿色,当指挥棒体向下落时(包括倾斜向下),配重球在弹簧的作用向上运动接触到上接线端,接通红灯管,指挥棒体呈红色,并通过聚光片将光聚集到指挥棒体的筒体内,方便学习者识别信号,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手握柄外部设置为橡胶材质,方便使用者拿手握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棒筒和第二伸缩棒筒设置为透明材质,方便学习者对于指挥棒灯光信号的识别和判定。进一步地,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均设置为半球形,所述配重球设置在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半球中心位置,能够实现使用者无论倾斜向上或者垂直向上,配重球都能落入下接线端的半球体内,接通绿灯管;无论倾斜向下或者垂直向下,配重球都能落入上接线端的半球体内,接通红灯管,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球、弹簧、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均设置为导电材质。进一步地,指挥棒体采用空心筒体,轻便易拿。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之间均通过伸缩接头连接,采用伸缩结构,方便调整指挥棒的长度,并且方便在不使用时方便收纳。2.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当使用者手持指挥棒,将外置开关接通时,水平手持指挥棒,此时配重球和弹簧处于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当指挥棒体向上抬起时(包括倾斜向上),配重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向运动落入下接线端的半球体内,接通绿灯管,指挥棒体呈绿色,当指挥棒体向下落时(包括倾斜向下),配重球在弹簧的作用向上运动落入上接线端的半球体内,接通红灯管,指挥棒体呈红色,并通过聚光片将光聚集到指挥棒体的筒体内,方便学习者识别信号,3.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指挥棒体采用空心筒体,轻便易拿,第一伸缩棒筒和第二伸缩棒筒设置为透明材质,方便对指挥棒体内光的观察,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指示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指挥棒体:11-第一伸缩棒筒,12-第二伸缩棒筒,13-伸缩接头,14-第三伸缩棒筒,15-第四伸缩棒筒;指示灯机构:21-聚光片,22-红灯管,23-外置开关,24-上接线端,25-弹簧,26-电源接线端口,27-电源线,28-蓄电池,29-绿灯管,210-下接线端,211-配重球;手柄机构:31-短螺杆,32-手握柄,33-限位杆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做更加详细的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它包括指挥棒体和手柄机构,指挥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棒筒11、第二伸缩棒筒12、第三伸缩棒筒14和第四伸缩棒筒15,第四伸缩棒筒15右侧的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第四伸缩棒筒15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第一伸缩棒筒11、第二伸缩棒筒12、第三伸缩棒筒14和第四伸缩棒筒15之间均通过伸缩接头13连接,采用伸缩结构,方便调整指挥棒的长度,结构灵活,并且方便在不使用时可进行收缩,方便收纳。,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伸缩棒杆15右侧的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指挥灯机构包括聚光片21,聚光片21右侧上部固定有红灯管22,聚光片21右侧下部固定有绿灯管29,红灯管22连接有上接线端24,绿灯管29连接有下接线端210,上接线端24和下接线端210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配重球211和弹簧25上接线端24、下接线端210和配重球211设置为导电材质,配重球211水平方向通过弹簧25连接有电源线接线端口26,电源线接线端口26通过电源线27连接蓄电池28,电源线27设置断开处,并在断开处连接有外置开关23,蓄电池28可拆卸的设置在手握柄32内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伸缩棒杆15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手柄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短螺杆31,短螺杆31的右侧设置有手握柄32,手握柄32外部设置为橡胶材质,方便使用者拿手握柄32,手握柄32的右侧螺旋连接有限位杆头33,方便用手稳定的握住指挥棒,蓄电池安装在手握柄32,与手电筒的结构类似,可通过拆开限位杆头33更换蓄电池28,指挥棒体设置为透明塑料材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它包括指挥棒体和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侧的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它包括指挥棒体和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侧的内部设置有指挥灯机构,所述第四伸缩棒筒右端部连接有手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棒筒、第二伸缩棒筒、第三伸缩棒筒和第四伸缩棒筒之间均通过伸缩接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短螺杆,所述短螺杆的右侧设置有手握柄,手握柄的右侧螺旋连接有限位杆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乐教学用音律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灯机构包括聚光片,所述聚光片右侧上部固定有红灯管,聚光片右侧下部固定有绿灯管,所述红灯管连接有上接线端,所述绿灯管连接有下接线端,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之间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冬李卫玲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