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降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632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其包括水箱、水泵、第一水管、雾桩杆和雾化喷头,水泵与水箱连通,水泵通过第一水管穿过雾桩杆与雾化喷头连通,雾桩杆上垂直连接有横杆,横杆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穿出横杆的一端与雾化喷头连接,横杆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雾桩杆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通过连杆穿过开槽与滑杆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相连,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和滑杆转动连接,雾桩杆外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第一套筒连接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扩大降尘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外降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降尘
,尤其涉及室外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在混凝土搅拌站内将产生很大的扬尘,不但污染环境,更是影响工人的健康。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4064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外抑尘系统,其包括PLC控制箱、蓄水箱、驱动电机、高压柱塞泵、雾桩杆以及安装在雾桩杆顶端的雾化机头,高压柱塞泵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并将蓄水箱内存储的水抽送至雾桩杆顶端的雾化机头,雾化机头将水流雾化喷出,PLC控制箱控制高压柱塞泵以及雾化机头的开启与关闭,省去了大功率风机设备,大大减少了设备噪音。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雾化机头的位置相固定,从而使得雾化机头喷洒的区域较为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具有扩大降尘范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包括水箱、水泵、第一水管、雾桩杆和雾化喷头,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通过所述第一水管穿过所述雾桩杆与所述雾化喷头连通,所述雾桩杆上垂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穿出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头连接,所述横杆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所述雾桩杆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通过连杆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滑杆转动连接,所述雾桩杆外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的第一气缸。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喷雾降尘时,启动水泵,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送至第一水管中,并进入到雾化喷头中,进行喷雾降尘,当需要扩大喷雾降尘的区域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套筒沿雾桩杆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上升的第一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杆沿横杆的长度方向滑出滑杆,从而使得雾化喷头朝向远离雾桩杆的方向运动,从而扩大了雾化喷头的喷淋面积,具有扩大降尘范围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槽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外未开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开槽在横杆上向外未开通,使得在连杆带动滑杆沿横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过程中,连杆与滑杆的转动连接处可以与开槽的末端相抵接,从而避免滑杆与横杆相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止回阀。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止回阀,使得第一水管中的水不会倒流进水泵中,造成水泵中的电机反转,从而对水泵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水管为波纹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水管设置为波纹管,从而使得在雾化喷头在朝向雾桩杆和远离雾桩杆来回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水管的长度可以自由变化,不会对雾化喷头的运动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雨水收集伞,所述雨水收集伞设置于所述雾桩杆上方,所述雨水收集伞开口向上,所述雨水收集伞包括伞柄、伞面、伞骨和撑杆,若干所述伞骨周向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伞柄的一端,所述伞面固定于所述伞骨上,所述伞柄沿其长度方向套设并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伞骨通过所述撑杆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伞骨和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雨水收集伞的最低端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伞柄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的第二气缸。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在下雨时,需要对水箱中补充水时,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沿伞柄的长度方向向下驱动,使得第二套筒沿伞柄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撑杆将伞骨撑开,进而使得雨水收集伞打开并开始收集雨水,雨水收集伞中收集到的雨水进入到第二水管中,从而进入到水箱中进行收集,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对生活用水的浪费;当不需要对水箱补充水时,可以通过启动气缸,将打开的雨水收集伞进行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伞与所述第二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滤网,可以减少雨水收集伞中收集到的杂质进入到水箱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观察口。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箱上设置有观察口,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水箱内部水量进行观察,当水箱中水量不足时,需要对水箱及时补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阀。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水箱中需要添水时,打开进水阀,以便于在水箱中加水,加水完毕后,即可关闭进水阀。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在进行喷雾降尘时,启动水泵,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送至第一水管中,并进入到雾化喷头中,进行喷雾降尘,当需要扩大喷雾降尘的区域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套筒沿雾桩杆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上升的第一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杆沿横杆的长度方向滑出滑杆,从而使得雾化喷头朝向远离雾桩杆的方向运动,从而扩大了雾化喷头的喷淋面积,具有扩大降尘范围的优点;二、当在下雨时,需要对水箱中补充水时,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沿伞柄的长度方向向下驱动,使得第二套筒沿伞柄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撑杆将伞骨撑开,进而使得雨水收集伞打开并开始收集雨水,雨水收集伞中收集到的雨水进入到第二水管中,从而进入到水箱中进行收集,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对生活用水的浪费;当不需要对水箱补充水时,可以通过启动气缸,将打开的雨水收集伞进行关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室外降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雨水收集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横杆与滑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箱;2、水泵;3、第一水管;4、雾桩杆;5、雾化喷头;6、横杆;7、滑杆;8、开槽;9、第一套筒;10、连杆;11、第一气缸;12、止回阀;13、雨水收集伞;131、伞柄;132、伞面;133、伞骨;134、撑杆;14、第二套筒;15、第二水管;16、第二气缸;17、滤网;18、观察口;19、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第一水管3、雾桩杆4和雾化喷头5,还包括雨水收集伞13。水泵2放置于水箱1的上表面并与水箱1相连通,水泵2通过第一水管3穿过雾桩杆4与雾化喷头5相连通,水泵2与第一水管3的连通处设置有防止水倒流回水泵2的止回阀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3穿出雾桩杆4并与雾化喷头5相连通的一端设置为波纹管。水箱1上端连通设置有进水阀19,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进水阀19对水箱1中进行补水,同时,水箱1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口18,便于工作人员对水箱1内部水是否充足进行观察。结合图1和图4,雾桩杆4上垂直焊接有横杆6,横杆6内沿其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第一水管(3)、雾桩杆(4)和雾化喷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与所述水箱(1)连通,所述水泵(2)通过所述第一水管(3)穿过所述雾桩杆(4)与所述雾化喷头(5)连通,所述雾桩杆(4)上垂直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穿出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头(5)连接,所述横杆(6)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8),所述雾桩杆(4)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9),所述第一套筒(9)通过连杆(10)穿过所述开槽(8)与所述滑杆(7)远离所述雾化喷头(5)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9)和所述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雾桩杆(4)外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筒(9)连接的第一气缸(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降尘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第一水管(3)、雾桩杆(4)和雾化喷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与所述水箱(1)连通,所述水泵(2)通过所述第一水管(3)穿过所述雾桩杆(4)与所述雾化喷头(5)连通,所述雾桩杆(4)上垂直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穿出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头(5)连接,所述横杆(6)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8),所述雾桩杆(4)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9),所述第一套筒(9)通过连杆(10)穿过所述开槽(8)与所述滑杆(7)远离所述雾化喷头(5)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9)和所述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雾桩杆(4)外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筒(9)连接的第一气缸(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8)沿所述横杆(6)的长度方向向外未开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与所述第一水管(3)的连通处设置有止回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3)为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发廷植福明任碧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敏绿色新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