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53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屏组件,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静电放电电路,显示区用于显示信息;静电放电电路设置在显示区的外周缘,静电放电电路包括静电放电单元,静电放电单元包括数据线、接地走线和薄膜晶体管,数据线用于控制显示区的显示效果;接地走线与数据线过孔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数据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接地走线连接。本申请可通过数据线与1个接地走线用薄膜晶体管连接,实现了静电放电电路的简化,缩小静电放电电路的空间占比,进一步地可以缩减边框的宽度,实现窄边框并提升屏占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在外观上,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整机的屏占比,实现超窄边框达到全面屏效果,提出采用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DriveronArray,简称GOA)技术,将面板水平扫描线的驱动电路制作在显示区周围,省去水平扫描线方向的绑定(bonding)工艺,可提升产能并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集成度使之更适合制作窄边框或无边框显示产品,满足现代人们的视觉追求。然而目前手机等电子设备边框还是较宽,屏占比还是不如人意,无法进一步实现超窄边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用于显示信息;以及静电放电电路,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外周缘,所述静电放电电路包括静电放电单元,所述静电放电单元包括:数据线,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区的显示效果;接地走线,与所述数据线过孔连接;和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接地走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盖板以及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贴设于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内表面。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上述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盖板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通过数据线与1个接地走线用薄膜晶体管连接,实现了静电放电电路的简化,缩小静电放电电路的空间占比,进一步地可以缩减边框的宽度,实现窄边框并提升屏占比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爆炸分解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区域分布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静电放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静电放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区域分布示意图;图8是图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部分像素分布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也可被称为“终端”或“移动终端”或“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为具有四面曲、三面曲、两面曲、一面曲或者无曲面的结构。其中,显示屏边缘为非显示区,非显示区的宽度较大的话,可影响用户体验。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是非显示区宽度较大的问题,以实现窄边框的效果。本申请可使得电子设备向全面屏设计更进一步。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爆炸分解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曲面显示屏或无曲面显示屏结构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显示屏组件10以及壳体20。显示屏组件10嵌设在壳体20上,用于显示信息。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显示屏组件10可包括显示屏盖板100以及显示模组200。显示屏盖板100与壳体20扣合,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01。显示模组200设于容置空间101内,并贴设于显示屏盖板100的表面,用于显示信息。具体地,显示屏盖板100可以为玻璃材质,用于保护显示模组200,使显示模组200不被损坏。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例如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屏。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0的区域分布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模组200大致上可以包括显示区210和非显示区220(例如第一非显示区221、第二非显示区222、第三非显示区223和第四非显示区224等)。具体地,非显示区220可环绕于显示区210的边缘设置。显示区210和非显示区220相连接成为一体。可以理解的,显示模组200的显示区210可用于显示消息,显示模组200的非显示区220通常不具备显示功能。非显示区220的宽度关系着电子设备能否实现超窄边框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区,用于显示信息;以及/n静电放电电路,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外周缘,所述静电放电电路包括静电放电单元,所述静电放电单元包括:/n数据线,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区的显示效果;/n接地走线,与所述数据线过孔连接;和/n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接地走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用于显示信息;以及
静电放电电路,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外周缘,所述静电放电电路包括静电放电单元,所述静电放电单元包括:
数据线,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接地走线,与所述数据线过孔连接;和
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接地走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及第二非显示区,相互连接,分别与所述显示区连接,分别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周缘的相邻两侧边,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设置静电放电电路区,用于布置所述静电放电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设置有扫描驱动电路区和阴极走线电路区,所述阴极走线电路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阴极走线电路区用于布置阴极走线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用于布置扫描驱动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扫描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阴极走线电路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走线电路区以及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区均向所述静电放电电路区一侧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第三非显示区,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顺次连接,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分别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周缘的相邻三侧边,所述第三非显示区与所述显示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