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美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45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美白装置,涉及美容用品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齿美白仪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该牙齿美白装置包括牙托,所述牙托为U形结构且所述牙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至少部分围绕在颌部的牙齿区域;发光板,所述发光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牙托上且所述发光板上依次排列有多个LED,所有的所述LED的发光方向朝向牙齿区域设置;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牙托外侧,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壳体构造成能使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至少部分包绕牙齿区域。该装置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能够用于牙齿美白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齿美白装置
本技术涉及美容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牙齿美白装置。
技术介绍
蓝光美白目前是较新一代的牙齿美白技术,其通过波长介于80-520nm之间的高强度蓝光照射牙齿以达到美白目的,其是较为有效及安全的牙齿美白方法。考虑到置于口腔中的U型卡托清洗消毒方便,现有的冷光牙齿美白仪多选择可拆卸式的LED,在使用时将其安装在U形卡托上,使用后拆下。多次拆卸会影响该U型卡托的强度,同时也会影响LED与U型卡托的配合度,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美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齿美白仪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美白装置,包括:牙托,所述牙托为U形结构且所述牙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至少部分围绕在颌部的牙齿区域;发光板,所述发光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牙托上且所述发光板上依次排列有多个LED,所有的所述LED的发光方向朝向牙齿区域设置;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牙托外侧,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壳体构造成能使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至少部分包绕牙齿区域。在该牙齿美白装置中,通过将排列有LED的发光板固定在牙托上且牙托被包裹在壳体内部,LED所发出的光能够直接照射在牙齿部位,同时由于LED被壳体包裹在内,不直接暴露,因此可以不经过拆卸即可实现对牙托部分的清洗消毒,因此大大降低了其保养难度。同时由于不需要对LED进行拆卸,因此LED的功能也不会受影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LED能发出红光和蓝光。该LED能够发出红光和蓝光,其中蓝光用于美白,红光用于脱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LED发出的蓝光波长范围为460-465n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中部还设置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为U形;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纳上颌区域或下颌区域,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容纳下颌区域或上颌区域。在使用时,通过牙齿咬住咬合板即可保证位于上下颌的牙齿部分分别位于不同的腔室内,且每一个腔室内均对应有部分发光板,当发光板工作时,配合药物作用可以有效实现对牙齿的美白和脱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咬合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一舌挡板。由于在牙齿美白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对舌头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为了有效保护舌头,设置咬合板中部有一舌挡板,该舌挡板正对舌头部分设置,因此能够有效保护舌头,避免舌头接触美白药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通过设置该防滑结构,可以避免牙齿咬合的时候相对于咬合板滑动,从而使使用者在咬合的时候更加省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为凸起颗粒状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能控制所述发光板工作的控制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按键和电路板,所述按键与电路板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电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相连的磁柱,所述磁柱一端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朝向所述主体的外侧伸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磁柱外侧设置有一磁吸式接口,电池通过所述磁吸式接口进行充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按键为触摸按键。相比于现有技术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美白装置,该美白装置包括主体和用于包裹牙齿部分的外壳,外壳内部分别设置有U形牙托和固定在牙托上的发光板,该装置整体呈Y形结构;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外壳将发光板和牙托部分完全包裹在内,因此不用担心发光板上的LED与牙齿直接接触,同时这种结构有助于后期清洗;发光板上的LED能够发出红光和蓝光,因此在使用时,不仅能够使用蓝光对牙齿进行美白,还可以利用红光对敏感牙齿进行脱敏处理,使牙齿更加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牙齿美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牙齿美白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牙齿美白装置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牙托;11、凹槽;2、发光板;3、壳体;31、第一凸缘;32、第二凸缘;33、咬合板;34、舌挡板;4、主体;41、按键;42、电路板;43、电池;44、磁柱;45、磁吸式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附图1是本技术牙齿美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该牙齿美白装置整体为Y形,其中外壳部分的两侧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外壳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咬合板,咬合板中部设置有一舌挡板,通过牙齿咬住咬合板即可将牙齿至少部分包裹在该外壳的容纳腔内;主体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按键。附图2是图1中牙齿美白装置的结构分解图;从图中看出,外壳内部包裹有U形牙托和发光板,其中发光板通过凹槽固定在牙托上,发光板上均匀排布有多个LED;主体为一壳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电池、电路板和磁柱。附图3是本技术牙齿美白装置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角度与图1中的角度相反,此时可以看到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磁吸式接口,电池通过该磁吸式接口进行充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美白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3和主体4两部分,其中壳体3部分用于容纳牙齿部分从而对牙齿进行处理,主体4部分与壳体3部分固定连接且位于口腔外部,用于控制该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齿美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牙托,所述牙托为U形结构且所述牙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至少部分围绕在颌部的牙齿区域;/n发光板,所述发光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牙托上且所述发光板上依次排列有多个LED,所有的所述LED的发光方向朝向牙齿区域设置;/n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牙托外侧,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壳体构造成能使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至少部分包绕牙齿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美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牙托,所述牙托为U形结构且所述牙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至少部分围绕在颌部的牙齿区域;
发光板,所述发光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牙托上且所述发光板上依次排列有多个LED,所有的所述LED的发光方向朝向牙齿区域设置;
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牙托外侧,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壳体构造成能使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至少部分包绕牙齿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美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能发出红光和蓝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美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部还设置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为U形;
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纳上颌区域或下颌区域,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容纳下颌区域或上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美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览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