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包括料斗、底板、浮动板、缓冲机构、顶杆、固定杆、转动杆、感应块、支架、凸出部、避空槽、感应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外部容器放置在浮动板上,料斗内的原料注入容器内,随着容器内原料的不断增加,浮动板将下移,使顶杆驱动转动杆沿与固定杆铰接处转动,使感应块上移,从而进入上方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感应开关产生感应信号,传递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判定容器内原料的重量达到指定数值,从而进行提示,取代人工方式称重,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及其自动称重配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重设备
,具体涉及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及其自动称重配料方法。
技术介绍
色母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色母粒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人对原料进行手动称重配料,这种方式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及其自动称重配料方法,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下方水平设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方水平设有一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缓冲机构,使所述浮动板竖直移动能够缓冲,所述浮动板底面竖直设有一顶杆,所述底板上竖直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铰接有一转动杆,且铰接处靠近所述顶杆,所述转动杆靠近顶杆一端顶面与顶杆底面相抵,其远离所述顶杆一端设有感应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朝向转动杆一面上下对置地设有两个凸出部,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围成一个供感应块上下摆动能够自由通过的避空槽,且两个所述凸出部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感应块相配合的感应开关。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竖直设于底板上的多个固定套,所述浮动板底面设有多个同轴滑配插合在固定套内的伸缩柱,所述固定套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顶伸缩柱并驱动伸缩柱朝上移动。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抵顶底板、伸缩柱。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伸缩柱上水平穿设有销钉,所述销钉两端穿出固定套,对应的所述固定套周面上设有供销钉竖直移动能够自由通过的条形槽。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周面与转动杆顶面相抵。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上竖直设有一拉簧,所述拉簧远离底板一端焊接在转动杆远离顶杆一端上。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浮动板顶面设有环形的卡合部。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称重配料装置的自动称重配料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空载的容器放置于浮动板的卡合部内,料斗内的液体原料流入容器内;步骤2、随着容器内液体原料的不断流入,容器的重量随之增加,使浮动板下移,顶杆抵住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杠杆原理,使感应块朝上移动,当感应块进入上方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后,感应开关产生感应信号,控制器判定容器内原料重量达到指定重量。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器通过显示屏来提示容器内原料重量达到指定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外部容器放置在浮动板上,料斗内的原料注入容器内,随着容器内原料的不断增加,浮动板将下移,使顶杆驱动转动杆沿与固定杆铰接处转动,使感应块上移,从而进入上方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感应开关产生感应信号,传递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判定容器内原料的重量达到指定数值,从而进行提示,取代人工方式称重,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正视图;图4为图1中立体结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料斗,2-浮动板,3-卡合部,4-支架,5-感应块,6-凸出部,7-感应开关,8-拉簧,9-转动杆,10-滚轮,11-顶杆,12-固定杆,13-底板,14-弹簧,15-固定套,16-销钉,17-伸缩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图1-4示出了一种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包括料斗1,所述料斗1下方水平设有一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方水平设有一浮动板2,所述浮动板2与底板13之间设有缓冲机构,使所述浮动板2竖直移动能够缓冲,所述浮动板2底面竖直设有一顶杆11,所述底板13上竖直设有一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端铰接有一转动杆9,且铰接处靠近所述顶杆11,所述转动杆9靠近顶杆11一端顶面与顶杆11底面相抵,其远离所述顶杆11一端设有感应块5,所述底板13上设有一支架4,所述支架4朝向转动杆9一面上下对置地设有两个凸出部6,两个所述凸出部6之间围成一个供感应块5上下摆动能够自由通过的避空槽,且两个所述凸出部6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感应块5相配合的感应开关7,其中位于上方的感应开关7用于检测感应块的上移行程,而下方的感应开关7用于检测感应块是否处于原始状态。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竖直设于底板13上的多个固定套15,所述浮动板2底面设有多个同轴滑配插合在固定套15内的伸缩柱17,所述固定套15内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弹力方向两端分别抵顶底板13、伸缩柱17,所述弹簧14抵顶伸缩柱17并驱动伸缩柱17朝上移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伸缩柱17上水平穿设有销钉16,所述销钉16两端穿出固定套15,对应的所述固定套15周面上设有供销钉16竖直移动能够自由通过的条形槽,通过销钉16卡合在条形槽内,使得伸缩柱17上下移动能够限位。所述顶杆11下端设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周面与转动杆9顶面相抵,滚轮10的设置,使得顶杆11与转动杆9接触为滚动接触。所述底板13上竖直设有一拉簧8,所述拉簧8远离底板13一端焊接在转动杆9远离顶杆11一端上,拉簧8使得转动杆9能自动复位。所述浮动板2顶面设有环形的卡合部3,便于容器放置在卡合部3内。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称重配料装置的自动称重配料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空载的容器放置于浮动板2的卡合部3内,料斗内的液体原料流入容器内;步骤2、随着容器内液体原料的不断流入,容器的重量随之增加,使浮动板下移,顶杆上的滚轮抵住转动杆的一端,并在转动杆上滚动,驱动转动杆沿与固定杆铰接处转动,由于转动杆靠近顶杆一端距离转动杆与固定杆铰接处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处的距离,转动杆与固定杆组成了杠杆机构,使得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下方水平设有一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方水平设有一浮动板(2),所述浮动板(2)与底板(13)之间设有缓冲机构,使所述浮动板(2)竖直移动能够缓冲,所述浮动板(2)底面竖直设有一顶杆(11),所述底板(13)上竖直设有一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端铰接有一转动杆(9),且铰接处靠近所述顶杆(11),所述转动杆(9)靠近顶杆(11)一端顶面与顶杆(11)底面相抵,其远离所述顶杆(11)一端设有感应块(5),所述底板(13)上设有一支架(4),所述支架(4)朝向转动杆(9)一面上下对置地设有两个凸出部(6),两个所述凸出部(6)之间围成一个供感应块(5)上下摆动能够自由通过的避空槽,且两个所述凸出部(6)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感应块(5)相配合的感应开关(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下方水平设有一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方水平设有一浮动板(2),所述浮动板(2)与底板(13)之间设有缓冲机构,使所述浮动板(2)竖直移动能够缓冲,所述浮动板(2)底面竖直设有一顶杆(11),所述底板(13)上竖直设有一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端铰接有一转动杆(9),且铰接处靠近所述顶杆(11),所述转动杆(9)靠近顶杆(11)一端顶面与顶杆(11)底面相抵,其远离所述顶杆(11)一端设有感应块(5),所述底板(13)上设有一支架(4),所述支架(4)朝向转动杆(9)一面上下对置地设有两个凸出部(6),两个所述凸出部(6)之间围成一个供感应块(5)上下摆动能够自由通过的避空槽,且两个所述凸出部(6)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感应块(5)相配合的感应开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竖直设于底板(13)上的多个固定套(15),所述浮动板(2)底面设有多个同轴滑配插合在固定套(15)内的伸缩柱(17),所述固定套(15)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顶伸缩柱(17)并驱动伸缩柱(17)朝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传感检测的称重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14),所述弹簧(14)弹力方向两端分别抵顶底板(13)、伸缩柱(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勇,严永兵,陈烽烽,杨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傲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