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8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包括冷水水箱和水冷板换,第一冷水泵球阀、第一防震锁头、冷水泵、第二防震锁头和第二冷水泵球阀,第四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室内设备四、室内设备三、室内设备二、室内设备一和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低压传感器、第二电磁阀,低压传感器通过管道连接有风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外风机,且风冷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电磁阀。采用室外高温采用水冷多联热管模式,室外低温采用变频制冷剂泵模式,分利用自然冷源更佳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空调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考核各运营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节能减排和低成本运营的双重指标压力下,电信运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主要是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对于综合枢纽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最主要的是降低通信主设备和空调的耗能,高低压系统和通信电源的节能也不容忽视。首先要确保各类通信设备处于最佳的节能工作状态,这就需要合理配置通信网络设备系统容量,提高电力设备输入功率因数,科学治理电路中谐波的危害,其次是要直接和间接利用自然冷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房空调的耗电量。电信运营企业通过近几年持续的节能减排产品推广和应用,已经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那就是空调设备的节能,其节能潜力巨大,是节能的重要环节。随着高功率密度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和IDC的发展,机房空调几乎已经占总耗电量的50%以上。目前对于机房空调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应用技术,包括变频节能、冷凝器雾化喷淋,空调冷水机组水处理节能技术、乙二醇节能机组、湿膜加湿节能技术、氟泵节能技术和群控节能技术等。对于如今的空调系统大多都是泵和压缩机结合的形式,形式略微单一,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在使用的全年制冷的散热设备间的空调大多数是风冷型的空调,在许多高纬度的地区往往很多时候室外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热量随着温度梯度自发地向室外扩散转移,利用空调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热量的转移是对能源极度的浪费。而对于单独制冷剂泵的运行可以重复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制冷剂泵提供动力能够高效节能,把室外侧的低温制冷剂迁移到室内侧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但是制冷剂泵一般只能用于制冷剂液体,而对于制冷剂气体无法完成迁移,容易造成制冷剂泵“气死”的现象出现,导致制冷剂泵无法工作。同时制冷剂泵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压差区间运行工作。泵的前后压差越大,制冷剂泵的功率将会提升很多,但是不节能;泵的前后压差越小,会导致制冷剂的流量不够,则给室内侧的供冷不够,导致机房设备的温度较高。所以要通过室外风机和制冷剂泵的两者直接的控制,才能使制冷剂泵高效、节能的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解决了对于如今的空调系统大多都是泵和压缩机结合的形式,形式略微单一,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在使用的全年制冷的散热设备间的空调大多数是风冷型的空调,在许多高纬度的地区往往很多时候室外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热量随着温度梯度自发地向室外扩散转移,利用空调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热量的转移是对能源极度的浪费。而对于单独制冷剂泵的运行可以重复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制冷剂泵提供动力能够高效节能,把室外侧的低温制冷剂迁移到室内侧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但是制冷剂泵一般只能用于制冷剂液体,而对于制冷剂气体无法完成迁移,容易造成制冷剂泵“气死”的现象出现,导致制冷剂泵无法工作。同时制冷剂泵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压差区间运行工作。泵的前后压差越大,制冷剂泵的功率将会提升很多,但是不节能;泵的前后压差越小,会导致制冷剂的流量不够,则给室内侧的供冷不够,导致机房设备的温度较高。所以要通过室外风机和制冷剂泵的两者直接的控制,才能使制冷剂泵高效、节能的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包括冷水水箱和水冷板换,所述冷水水箱与水冷板换之间分别设置有二通阀+执行器、第一冷水泵球阀、第一防震锁头、冷水泵、第二防震锁头和第二冷水泵球阀,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第一防震锁头、冷水泵、第二防震锁头与第二冷水泵球阀之间串联,且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第一防震锁头、冷水泵、第二防震锁头和第二冷水泵球阀均与二通阀+执行器之间并联,所述水冷板换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室内设备四、室内设备三、室内设备二、室内设备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室内设备四、室内设备三、室内设备二和室内设备一并联,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低压传感器、第二电磁阀,所述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和低压传感器串联,且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和低压传感器均与第二电磁阀之间并联,所述低压传感器通过管道连接有风冷冷凝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外风机,且所述风冷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水冷板换连接的第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室内设备一包括有与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连接的末端一电子膨胀阀和末端五电子膨胀阀,所述末端五电子膨胀阀通过管道连接有末端五,所述末端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五室内风机,所述末端一电子膨胀阀通过管道连接有末端一,所述末端一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内风机。优选的,所述室内设备二包括有与末端一连接的末端二,所述末端二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二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一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二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设备二包括有与末端五连接的末端六,所述末端六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六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六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五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六电子膨胀阀。优选的,所述室内设备三包括有与末端二连接的末端三,所述末端三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三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二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三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设备三包括有与末端六连接的末端七,所述末端七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七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七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六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七电子膨胀阀。优选的,所述室内设备四包括有与末端三连接的末端四,所述末端四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四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三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四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设备四包括有与末端七连接的末端八,所述末端八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八室内风机,且所述末端八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七电子膨胀阀连接的末端八电子膨胀阀。优选的,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通过管道与末端四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通过管道与末端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传感器、变频制冷剂泵、低压传感器、第一室外风机、风冷冷凝器、单向阀、过滤器、第五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水冷板换、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形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第一室外风机、风冷冷凝器、单向阀、过滤器、第五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水冷板换、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第三电磁阀、水冷板换、第四电磁阀、末端一电子膨胀阀、末端一、末端二、末端三和末端四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第三电磁阀、水冷板换、第四电磁阀、末端五电子膨胀阀、末端五、末端六、末端七和末端八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室外高温采用水冷多联热管模式,室外低温采用变频制冷剂泵模式,分利用自然冷源更佳节能;2、为了防止制冷剂泵再刚开启时发生“气死”现象,在制冷剂泵处添加旁通支路对制冷剂泵进行保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包括冷水水箱(9)和水冷板换(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水箱(9)与水冷板换(17)之间分别设置有二通阀+执行器(18)、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和第二冷水泵球阀(24),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与第二冷水泵球阀(24)之间串联,且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和第二冷水泵球阀(24)均与二通阀+执行器(18)之间并联,所述水冷板换(17)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9),所述第四电磁阀(19)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室内设备四(10)、室内设备三(11)、室内设备二(12)、室内设备一(13)和第一电磁阀(14),所述室内设备四(10)、室内设备三(11)、室内设备二(12)和室内设备一(13)并联,所述第一电磁阀(14)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4)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低压传感器(3)、第二电磁阀(15),所述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和低压传感器(3)串联,且所述第二电磁阀(15),所述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和低压传感器(3)均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并联,所述低压传感器(3)通过管道连接有风冷冷凝器(5),所述风冷冷凝器(5)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外风机(4),且所述风冷冷凝器(5)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器(7),所述过滤器(7)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电磁阀(8),所述第五电磁阀(8)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水冷板换(17)连接的第三电磁阀(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包括冷水水箱(9)和水冷板换(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水箱(9)与水冷板换(17)之间分别设置有二通阀+执行器(18)、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和第二冷水泵球阀(24),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与第二冷水泵球阀(24)之间串联,且所述第一冷水泵球阀(20)、第一防震锁头(21)、冷水泵(22)、第二防震锁头(23)和第二冷水泵球阀(24)均与二通阀+执行器(18)之间并联,所述水冷板换(17)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9),所述第四电磁阀(19)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室内设备四(10)、室内设备三(11)、室内设备二(12)、室内设备一(13)和第一电磁阀(14),所述室内设备四(10)、室内设备三(11)、室内设备二(12)和室内设备一(13)并联,所述第一电磁阀(14)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4)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低压传感器(3)、第二电磁阀(15),所述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和低压传感器(3)串联,且所述第二电磁阀(15),所述高压传感器(1)、变频制冷剂泵(2)和低压传感器(3)均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并联,所述低压传感器(3)通过管道连接有风冷冷凝器(5),所述风冷冷凝器(5)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外风机(4),且所述风冷冷凝器(5)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器(7),所述过滤器(7)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电磁阀(8),所述第五电磁阀(8)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水冷板换(17)连接的第三电磁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设备一(13)包括有与第四电磁阀(19)和第一电磁阀(14)连接的末端一电子膨胀阀(25)和末端五电子膨胀阀(37),所述末端五电子膨胀阀(37)通过管道连接有末端五(39),所述末端五(3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五室内风机(38),所述末端一电子膨胀阀(25)通过管道连接有末端一(27),所述末端一(2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室内风机(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节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设备二(12)包括有与末端一(27)连接的末端二(30),所述末端二(3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室内风机(29),且所述末端二(30)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一电子膨胀阀(25)连接的末端二电子膨胀阀(28),所述室内设备二(12)包括有与末端五(39)连接的末端六(42),所述末端六(4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六室内风机(41),且所述末端六(42)通过管道连接有与末端五电子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美倪瑞泽郑学林方秀秀马燕平唐仕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