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电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30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发电单元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发电单元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发电单元电路连接到蓄电池和外部电网,所述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和两个气缸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利用发电单元,制氢装置相结合,以氢气等为循环工质,放出的负压氢气在大气压作用下形成常压端,通过工质氢气在常压端和负压端之间循环流动驱动活塞并带动磁推杆作往复运动,切割线圈磁力线,使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发电,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能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创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电能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氢电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世界各国研究者竭力研究和开发利用新的能源,氢能具有来源广泛、清洁环保、可储存、再生等优点,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自然界充满着无限的常温能源,空气、海水等无限量的常温能源,具有开发潜力。地球上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新的可再生绿色洁净发电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现在新能源中,水能和风能发电技术应用较为普遍,技术也较为成熟,水电开发潜力不大,而风力又过于分散,只能在一些特定区域有用,而且水能和风能发电装置投入很大,占地面积广,空气能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目前空气能热水器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其原理就是利用空气中的热能,通过热泵加热水。但是利用空气能发电的技术非常少,技术不够成熟,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电能源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发电单元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发电单元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氢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反应腔、水箱以及储气室,反应腔上设有能将水箱内的水喷到反应腔内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并受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发电单元电路连接到蓄电池和外部电网,所述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和两个气缸的组合,所述两个气缸位于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的两侧,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设有线圈、磁推杆和中心通道,所述磁推杆穿过中心通道与两侧气缸中的活塞连接,所述气缸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阀门,两侧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氢气进口管路与制氢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反应腔上设有与反应腔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外端连接有插入水箱内的第一出气管,所述水箱上开有与水箱内部空间上端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外端连接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储气室连通,储气室上设有第三出气管,第三出气管与所述氢电转化装置的氢气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氢反应床单元设有换热中心和至少两台氢反应床,所述换热中心包括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所述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通过换热盘管进行间壁换热。所述氢反应床设有负压氢气入口、负压氢气出口、换热氢气入出口和换热氢气出入口,换热氢气出入口通过氢气循环管路经三通阀分为两路,一路出口连接到换热中心的高负压循环部分,一路连接到低负压循环部分,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经三通阀和氢气循环管路连接到换热氢气入出口,氢气循环管路设有氢气循环泵,所述氢反应床的负压氢气出口通过负压氢气出口管路连接到氢气水压单元内浮箱氢气进口,所述气缸的出气口经负压氢气入口管路连接到氢反应床的负压氢气入口。进一步,所述水箱将所述反应腔包裹,反应腔上设有能与水箱外界连通加料部位,水与合金材料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热量,水箱将反应腔包裹能对反应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反应腔设置在水箱内部,也能减小本专利技术整体体积,便于安装在汽车上使用,反应腔上预留一个与水箱外界连通加料部位,是为了使与水反应的合金材料通过加料部位加注到反应腔内。进一步,所述储电池为镍氢电池,所述镍氢电池包括壳体、由镍氢电池正极极片卷绕形成的电芯,所述镍氢电池内部填充有活性物质及添加剂,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极耳与所述壳体导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利用发电单元,制氢装置相结合,以氢气等为循环工质,放出的负压氢气在大气压作用下形成常压端,通过工质氢气在常压端和负压端之间循环流动驱动活塞并带动磁推杆作往复运动,切割线圈磁力线,使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发电,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能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创造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发电单元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发电单元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氢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反应腔、水箱以及储气室,反应腔上设有能将水箱内的水喷到反应腔内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并受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发电单元电路连接到蓄电池和外部电网,所述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和两个气缸的组合,所述两个气缸位于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的两侧,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设有线圈、磁推杆和中心通道,所述磁推杆穿过中心通道与两侧气缸中的活塞连接,所述气缸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阀门,两侧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氢气进口管路与制氢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反应腔上设有与反应腔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外端连接有插入水箱内的第一出气管,所述水箱上开有与水箱内部空间上端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外端连接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储气室连通,储气室上设有第三出气管,第三出气管与所述氢电转化装置的氢气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氢反应床单元设有换热中心和至少两台氢反应床,所述换热中心包括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所述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通过换热盘管进行间壁换热。所述氢反应床设有负压氢气入口、负压氢气出口、换热氢气入出口和换热氢气出入口,换热氢气出入口通过氢气循环管路经三通阀分为两路,一路出口连接到换热中心的高负压循环部分,一路连接到低负压循环部分,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经三通阀和氢气循环管路连接到换热氢气入出口,氢气循环管路设有氢气循环泵,所述氢反应床的负压氢气出口通过负压氢气出口管路连接到氢气水压单元内浮箱氢气进口,所述气缸的出气口经负压氢气入口管路连接到氢反应床的负压氢气入口。进一步,所述水箱将所述反应腔包裹,反应腔上设有能与水箱外界连通加料部位,水与合金材料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热量,水箱将反应腔包裹能对反应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反应腔设置在水箱内部,也能减小本专利技术整体体积,便于安装在汽车上使用,反应腔上预留一个与水箱外界连通加料部位,是为了使与水反应的合金材料通过加料部位加注到反应腔内。进一步,所述储电池为镍氢电池,所述镍氢电池包括壳体、由镍氢电池正极极片卷绕形成的电芯,所述镍氢电池内部填充有活性物质及添加剂,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极耳与所述壳体导电连接。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装置、发电单元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发电单元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氢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反应腔、水箱以及储气室,反应腔上设有能将水箱内的水喷到反应腔内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并受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发电单元电路连接到蓄电池和外部电网,所述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和两个气缸的组合,所述两个气缸位于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的两侧,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设有线圈、磁推杆和中心通道,所述磁推杆穿过中心通道与两侧气缸中的活塞连接,所述气缸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阀门,两侧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氢气进口管路与制氢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电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装置、发电单元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发电单元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氢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反应腔、水箱以及储气室,反应腔上设有能将水箱内的水喷到反应腔内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并受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发电单元电路连接到蓄电池和外部电网,所述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和两个气缸的组合,所述两个气缸位于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的两侧,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氢气往复式活塞发电机设有线圈、磁推杆和中心通道,所述磁推杆穿过中心通道与两侧气缸中的活塞连接,所述气缸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阀门,两侧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氢气进口管路与制氢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电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上设有与反应腔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外端连接有插入水箱内的第一出气管,所述水箱上开有与水箱内部空间上端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外端连接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储气室连通,储气室上设有第三出气管,第三出气管与所述氢电转化装置的氢气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氢反应床单元设有换热中心和至少两台氢反应床,所述换热中心包括高负压循环部分和低负压循环部分,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