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成军专利>正文

除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21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渣器,包括旋转筒体(1)、进浆连接管(2)、良浆连接管(3)和驱动机构(4),旋转筒体(1)呈锥形结构,旋转筒体(1)的顶端为入口端,旋转筒体(1)的底端为排渣出口端,进浆连接管(2)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顶端连通,良浆连接管(3)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底端中部连通,旋转筒体(1)的底部边缘设有排渣通孔(11),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旋转筒体(1)自转。该除渣器可以高效、低能耗的去除重杂质和轻杂质。同时去除杂质的效率可以根据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和产量要求进行调节,从而减少流失,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除渣器。
技术介绍
在制浆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原料及化学药品混有颗粒杂质,不仅直接影响纸浆或纸张的成品质量。而且损坏设备妨碍生产正常进行,因此浆料必须经过除渣净化处理,以满足产品质量和正常生产的需要,除砂净化是根据纸浆中杂质与纤维之间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使密度较大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纤维分离的过程。现有制浆造纸所用杂质分离机是采用离心式原理将含有杂质的浆料由泵送入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逐渐缩小、立式、固定不动的锥形筒体中利用杂质和浆料的密度比重不同,做重力分离。废纸中废杂纸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密度或相对密度大于水,如金属玻璃块,碎石等的废杂质,或小于水如泡沫、塑料等废杂质都可以用除渣器来去除,而相对密度与水十分接近的胶粘物等杂质就较难用除渣器去除。2.尺寸范围比较大,大到8到10毫米,小到五微米或更小一些,都可以用除渣器来去除。3.变形性的软杂质如胶粘物等杂质,这类杂质会受力变形,易于通过筛孔或筛缝,但由于它们的密度与水有足够的差异,同时颗粒大小在除渣器的去除范围内,仍可以用除渣器来去除。按去除杂质的不同,可分为正向除渣器,逆向除渣器,通流式除渣器,轻重渣除渣器。正向除渣器只能有效去除相对密度较大的废杂质,如碎石、玻璃,沙粒、螺丝钉、钉书针,金属箔片的这种杂质,除渣器在国内外造纸制浆生产线很常见,是必不可少的净化设备,当浆料以切线方向以特定角度从进料口向下进入除渣器顶部时将产生涡旋,浆料连同杂质延除渣器内壁以螺旋线方向向排渣口方向移动,浆流的涡旋生成离心力,使密度比水重的杂质被抛向筒体内壁,如碎石金属块等这些重杂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下沉,从下部锥口排入至排渣口,净化后的浆料则沿中心旋转向上运动,从顶部良浆口排出。逆向除渣器是一种去除轻杂质的净化设备,其结构原理与正向除渣器相仿,但在使用上却与正向除渣器相反,将从下锥体底部排出纤维,轻的杂质则从上部中心管排出,目的在于去除浆料中比纤维轻的杂质,如泡沫、塑料碎片,苯乙烯、腊等轻杂质。通流式除渣器也是轻杂质除渣器,是逆向除渣器的变型,它与逆向除渣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良浆口没有处于除渣器的上部,而是位于下锥体底部。轻重杂质除渣器是正向和逆向除渣器的混合产物,除渣器的顶部有两个同心的良浆管和轻杂质排放管,重杂质与正向除渣器相同,从除渣器的底部排除,纤维和轻杂质从内漩涡升至除渣器上部后,轻杂质从中心的轻杂质管排出,良浆从两个同心管套的环状空间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除渣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渣器,该除渣器可以高效、低能耗的去除重杂质和轻杂质。同时去除杂质的效率可以根据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和产量要求进行调节,从而减少流失,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渣器,包括旋转筒体、进浆连接管、良浆连接管和驱动机构,旋转筒体呈锥形结构,旋转筒体的顶端为入口端,旋转筒体的底端为排渣出口端,旋转筒体顶端的内径小于旋转筒体底端的内径,进浆连接管的一端与旋转筒体的顶端中部连通,良浆连接管的一端与旋转筒体的底端中部连通,旋转筒体的底部边缘设有排渣通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旋转筒体自转,旋转筒体的转速能够被调节。旋转筒体外套设有外部壳体,外部壳体与旋转筒体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腔,旋转筒体的内部通过排渣通孔与该环形空腔连通,外部壳体上连接有排渣管。旋转筒体全部位于外部壳体内,沿旋转筒体的中心线方向,外部壳体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壳段和第二外壳段,旋转筒体的底部位于第一外壳段内,第二外壳段呈锥筒形结构。进浆连接管的一端与旋转筒体的顶端固定连通,第二外壳段的一端套设于进浆连接管外,第二外壳段的一端与进浆连接管转动密封连接;良浆连接管的一端与旋转筒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通,第一外壳段的一端套设于良浆连接管外。第二外壳段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外壳段另一端的内径,旋转筒体呈水平状态,第一外壳段的上部设有用于观察第一外壳段内部的观察镜,第一外壳段的一端与良浆连接管转动密封连接。良浆连接管内套设有轻渣排放管,轻渣排放管的外径小于良浆连接管的内径,轻渣排放管的一端位于旋转筒体内,轻渣排放管的另一端位于良浆连接管外。良浆连接管的另一端外设有良浆排放管,良浆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良浆排放管转动密封连接,良浆排放管为弯管结构,轻渣排放管的另一端位于良浆排放管外。良浆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收纳段,收纳段为锥筒形结构,收纳段位于旋转筒体内,收纳段的底端朝向旋转筒体的顶端,收纳段的底端位于轻渣排放管的一端和旋转筒体的底端之间。所述除渣器还包括进浆导流部件,进浆导流部件含有依次设置的圆锥形段和支撑杆,圆锥形段套设于旋转筒体内,圆锥形段的中心线与旋转筒体的中心线重合,圆锥形段的顶端朝向旋转筒体的底端,支撑杆套设于进浆连接管内,支撑杆的外径小于与进浆连接管的内径。进浆连接管的另一端外设有进浆管,进浆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进浆管转动密封连接,进浆连接管外套设有轴承,良浆连接管外套设有轴承和传动带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离心力大于传统除渣器并且根据用户的需求可调整转速,形成不同的离心力,从而可以控制排出的杂质的量和种类,减少纤维的流失。停留时间长,易于杂质的分离,本专利技术的除渣器停留时间可达到7秒钟甚至更多,超过普通除渣器3倍以上,有利于杂质的充分分离,提高了杂质去除效率传统除渣器的重杂质是在内壁快速旋转,与除渣器的内壁有高速的相对运动,本除渣器的重杂质在筒体里只有向排渣口单方向的移动,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传统除渣器的重杂质是在内壁快速旋转,与除渣器的内壁有高速的相对运动,所以速度逐渐下降,增加了能耗,而本除渣器没有这种消耗。采用一段或两段布置,比传统除渣器的4-5段布置动能消耗低、同时减少了安装面积和安装成本;相对离心力可调并远大于传统除渣器,所以在同等去除效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的进浆浓度,使得动能降低;传统除渣器对重杂质有相对于排渣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需要消耗多余的能耗进行排渣,本除渣器离心力产生的分力是推动重杂质排出方向的,从而比传统除渣器节约了两倍的排渣能耗。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除渣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除渣器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除渣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除渣器的立体图。图5是外部壳体、进浆连接管和良浆连接管部位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1、旋转筒体;2、进浆连接管;3、良浆连接管;4、驱动机构;5、外部壳体;6、轻渣排放管;7、进浆导流部件;11、排渣通孔;21、进浆管;31、良浆排放管;32、收纳段;41、轴承;42、传动带轮;43、电机;51、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器包括旋转筒体(1)、进浆连接管(2)、良浆连接管(3)和驱动机构(4),旋转筒体(1)呈锥形结构,旋转筒体(1)的顶端为入口端,旋转筒体(1)的底端为排渣出口端,旋转筒体(1)顶端的内径小于旋转筒体(1)底端的内径,进浆连接管(2)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顶端中部连通,良浆连接管(3)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底端中部连通,旋转筒体(1)的底部边缘设有排渣通孔(11),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旋转筒体(1)自转,旋转筒体(1)的转速能够被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器包括旋转筒体(1)、进浆连接管(2)、良浆连接管(3)和驱动机构(4),旋转筒体(1)呈锥形结构,旋转筒体(1)的顶端为入口端,旋转筒体(1)的底端为排渣出口端,旋转筒体(1)顶端的内径小于旋转筒体(1)底端的内径,进浆连接管(2)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顶端中部连通,良浆连接管(3)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底端中部连通,旋转筒体(1)的底部边缘设有排渣通孔(11),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旋转筒体(1)自转,旋转筒体(1)的转速能够被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筒体(1)外套设有外部壳体(5),外部壳体(5)与旋转筒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腔,旋转筒体(1)的内部通过排渣通孔(11)与该环形空腔连通,外部壳体(5)上连接有排渣管(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筒体(1)全部位于外部壳体(5)内,沿旋转筒体(1)的中心线方向,外部壳体(5)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壳段(52)和第二外壳段(53),旋转筒体(1)的底部位于第一外壳段(52)内,第二外壳段(53)呈锥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进浆连接管(2)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顶端固定连通,第二外壳段(53)的一端套设于进浆连接管(2)外,第二外壳段(53)的一端与进浆连接管(2)转动密封连接;良浆连接管(3)的一端与旋转筒体(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通,第一外壳段(52)的一端与套设于良浆连接管(3)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段(53)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外壳段(53)另一端的内径,旋转筒体(1)呈水平状态,第一外壳段(52)的上部设有用于观察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成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