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织绞织一体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9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涉及纺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综框、带动综框运动的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送纬机构以及设置在综框一侧的打纬机构,所述综框包括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所述驱动件包括带动综框进行绞织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带动综框进行绞织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平织、绞织交错编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织绞织一体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
技术介绍
绞织织物是全部采用纱罗组织织造而成的织物,与普通三原织物(经纱平行排列)不同的是,绞织物中经纱分为两个系统(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并与纬纱交织。制织时,地经位置不动,绞经有时在地经的右方,有时在地经的左方与纬纱进行交织。当绞经从地经的一方转到另一方时,绞、地两经纱相互扭绞一次,使扭绞处经纱及纬纱间的空隙增大,在织物上形成纱孔,因此绞织物又名网眼布。平织编织是最常见的基布织造方法,平纹编织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参见图1,一种织物1,包括绞织部11和平织部12,绞织部11和平织部12交错分布,且每段绞织部11的长度和平织部12的宽度相同;绞织部11和平织部12均由纬线13和经线14编织而成。平织部12的纬线13采的颜色为深色,绞织部11的纬线13颜色为浅色;绞织部11通过两条经线14的扭绞,能够使得相邻的纬线13之间的距离较远并保持稳定,故能使得绞织部11呈方格状,使得单个纱孔的面积较大,透光性较好。平织部12采用传统的平织的方式,且由于纬线13的颜色为深色,故透光性较差。这种织物1可以作为一种遮阳帘,使用时双层使用,当绞织部11与绞织部11重合时,光线能够从绞织部11通过;当绞织部11与平织部12重合,光线被平织部12阻挡,光线无法通过。但是现有的织机(喷气织机或者喷水织机),只能进行单一种类的编织,难以对这种织物进行编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能够进行平织、绞织或平织绞织绞织编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综框、带动综框运动的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送纬机构以及设置在综框一侧的打纬机构,所述综框包括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所述驱动件包括带动综框进行绞织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带动综框进行绞织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综框的两端设置有对综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且限位块靠近综框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的绞织曲轴、转动连接在绞织曲轴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靠近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的连接块;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的第二电机、由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的平织曲轴、转动连接在平织曲轴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能够沿竖直方向与连接板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织时,第一驱动组件工作,第二驱动组件停止,综框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绞织运动;之后第一驱动组件停止,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综框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平织运动,实现从绞织到平织的改变;平织完成后,第一驱动组件工作,第二驱动组件停止,综框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绞织运动,实现平织到绞织的改变。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分别带动,实现之间绞织与平织的改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对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织机从绞织到平织的转换时,需要对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综框满足平织的条件(即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半筘齿相互交错),增加平织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限位块上的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螺纹杆、固定在螺纹杆靠近综框一端的固定套、套接在固定套上并且与固定套滑动连接的滑动套以及带动滑动套向远离固定板方向运动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只受到弹性件受到的弹力时,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两端相互平齐,此时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上的半筘齿的位置相互交错,从而实现平织的要求,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便于带动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复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弹簧设置在滑动套和固定套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板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杆能够改变固定套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平衡状态下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平衡位置下的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位置进行改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纬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或者多个能够在绞织或者平织是进给不同的纬线,增加织物外观的多样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只对第二综框进行驱动,第二驱动组件能只对第一综框进行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二综框做摇摆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一综框做竖直运动,实现不同方式的绞织,便于针对不同的织物实行不同的绞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一综框的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第四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第二综框脱离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第三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第一综框脱离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绞织时,第一驱动组件工作,第二驱动组件停止,综框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绞织运动;之后第一驱动组件停止,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综框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平织运动,实现从绞织到平织的改变;平织完成后,第一驱动组件工作,第二驱动组件停止,综框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做绞织运动,实现平织到绞织的改变。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分别带动,实现之间绞织与平织的改变;2.当织机从绞织到平织的转换时,需要对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综框满足平织的条件(即第一综框和第二综框的半筘齿相互交错),增加平织的效果;3.两个或者多个能够在绞织或者平织是进给不同的纬线,增加织物外观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3为综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织物;11、绞织部;12、平织部;13、纬线;14、经线;2、机架;21、送经辊;22、收料辊;3、综框;31、第一综框;311、连接块;32、第二综框;33、半筘齿;331、穿纱孔;34、限位块;341、滑槽;35、复位组件;351、固定板;352、螺纹杆;353、固定套;354、滑动套;355、弹簧;4、第一驱动组件;41、第一电机;42、减速器;43、绞织曲轴;44、第一连接杆;45、第三连接杆;46、第二连接杆;5、第二驱动组件;51、连接板;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包括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的综框(3)、带动综框(3)运动的驱动件、设置在机架(2)一侧的送纬机构(6)以及设置在综框(3)一侧的打纬机构(7),所述综框(3)包括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且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的长度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带动综框(3)进行绞织的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带动综框(3)进行绞织的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综框(3)的两端设置有对综框(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34),且限位块(34)靠近综框(3)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滑动的滑槽(341);/n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由第一电机(41)带动转动的绞织曲轴(43)、转动连接在绞织曲轴(43)上的第一连接杆(44)和第二连接杆(46);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靠近第一驱动组件(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杆(44)和第二连接杆(46)连接的连接块(311);/n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连接板(51)、设置在连接板(51)上的第二电机(52)、由第二电机(52)带动转动的平织曲轴(53)、转动连接在平织曲轴(53)上的第一连杆(54)和第二连杆(55)、一端与第一连杆(54)铰接的第三连杆(56)以及一端与第二连杆(55)铰接的第四连杆(57);第三连杆(56)和第四连杆(57)能够沿竖直方向与连接板(5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织绞织一体织机,包括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的综框(3)、带动综框(3)运动的驱动件、设置在机架(2)一侧的送纬机构(6)以及设置在综框(3)一侧的打纬机构(7),所述综框(3)包括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且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的长度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带动综框(3)进行绞织的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带动综框(3)进行绞织的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综框(3)的两端设置有对综框(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34),且限位块(34)靠近综框(3)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滑动的滑槽(341);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由第一电机(41)带动转动的绞织曲轴(43)、转动连接在绞织曲轴(43)上的第一连接杆(44)和第二连接杆(46);第一综框(31)和第二综框(32)靠近第一驱动组件(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杆(44)和第二连接杆(46)连接的连接块(311);
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连接板(51)、设置在连接板(51)上的第二电机(52)、由第二电机(52)带动转动的平织曲轴(53)、转动连接在平织曲轴(53)上的第一连杆(54)和第二连杆(55)、一端与第一连杆(54)铰接的第三连杆(56)以及一端与第二连杆(55)铰接的第四连杆(57);第三连杆(56)和第四连杆(57)能够沿竖直方向与连接板(5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织绞织一体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4)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传山王增见王洪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西岳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