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05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包括配水管,配水管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内,配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水管上设置有在配水管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和在配水管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多个上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上布水管包括输水部和布水部,上布水管的结构呈T形,输水部垂直于配水管,布水部上设置有上布水孔,多个下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下布水管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简称CW)是利用基质(或称填料、生物载体)、植物及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来进行污水处理的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污染物去除的目的。人工湿地一般分为两种,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温度较高时易孳生蚊蝇,卫生条件较差,温度较低时会发生表面结冰导致系统的处理效果大幅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潜流人工湿地的主要结构类似于表面流人工湿地,但污水在基质中流动时,水面低于基质表层,因而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基质表面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基质的截留作用,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一直在基质表层流动,避免了蚊蝇和臭味问题,一定程度降低了温度的影响。现有的湿地布水装置位于填料上方,污水难以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导致填料的除污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湿地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达到均匀布水、不短流、不堵塞的效果,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包括配水管,配水管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内,配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水管上设置有在配水管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和在配水管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多个上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上布水管包括输水部和布水部,上布水管的结构呈T形,输水部垂直于配水管,布水部上设置有上布水孔,多个下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下布水管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进一步地,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布水部的长度等于下布水管的长度。进一步地,上布水孔开口向上。进一步地,布水部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管,多个喷水管沿布水部轴向平行布置。进一步地,喷水管内部的孔道呈锥形,孔道为自布水部至端部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进一步地,喷水管包括第一喷水管单元和第二喷水管单元,第一喷水管单元的长度大于第二喷水管单元,第一喷水管单元和第二喷水管单元间隔布置。进一步地,下布水管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多个出水管沿下布水管轴向平行布置。进一步地,出水管的端头为弯头结构,端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进一步地,湿地填料层由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利用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4种填料进行组合形成复合的湿地填料层,以配水管的安装高度为界,配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上填料层,下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下填料层。配水管将污水分配给上布水管,多个平行布置的上布水管通过上布水孔和两侧的喷水管给上填料层均匀布水;配水管给水平方向上的下布水管供水,多个平行布置的下布水管通过下布水孔和两侧出水管给下填料层均匀布水。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上布水孔开口向上使得污水可以进入上布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中,最大化利用湿地填料。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在配水管上间隔布置,使得相邻的上布水管和相邻的下布水管之间区域的湿地填料层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达到均匀布水、不短流、不堵塞的效果,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配水管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上布水管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下布水管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包括配水管1,配水管1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2内,配水管1的一端与进水管3固定连接,配水管1上设置有在配水管1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11和在配水管1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12,多个上布水管11沿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上布水管11包括输水部111和布水部112,上布水管11的结构呈T形,输水部111垂直于配水管1,布水部112上设置有上布水孔1121,多个下布水管12沿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下布水管1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121。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上布水管11和下布水管12间隔布置。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布水部112的长度等于下布水管12的长度。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上布水孔1121开口向上。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布水部11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管113,多个喷水管113沿布水部112轴向平行布置。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下布水管1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管122,多个出水管122沿下布水管12轴向平行布置。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湿地填料层2由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利用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4种填料进行组合形成复合的湿地填料层,以配水管的安装高度为界,配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上填料层,下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下填料层。配水管将污水分配给上布水管,多个平行布置的上布水管通过上布水孔和两侧的喷水管给上填料层均匀布水;配水管给水平方向上的下布水管供水,多个平行布置的下布水管通过下布水孔和两侧出水管给下填料层均匀布水。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上布水孔开口向上使得污水可以进入上布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中,最大化利用湿地填料。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在配水管上间隔布置,使得相邻的上布水管和相邻的下布水管之间区域的湿地填料层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管(1),所述配水管(1)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2)内,所述配水管(1)的一端与进水管(3)固定连接,所述配水管(1)上设置有在所述配水管(1)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11)和在所述配水管(1)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12),所述多个上布水管(11)沿所述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上布水管(11)包括输水部(111)和布水部(112),所述上布水管(11)的结构呈T形,所述输水部(111)垂直于所述配水管(1),所述布水部(112)上设置有上布水孔(1121),所述多个下布水管(12)沿所述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下布水管(1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管(1),所述配水管(1)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2)内,所述配水管(1)的一端与进水管(3)固定连接,所述配水管(1)上设置有在所述配水管(1)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11)和在所述配水管(1)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12),所述多个上布水管(11)沿所述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上布水管(11)包括输水部(111)和布水部(112),所述上布水管(11)的结构呈T形,所述输水部(111)垂直于所述配水管(1),所述布水部(112)上设置有上布水孔(1121),所述多个下布水管(12)沿所述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下布水管(1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管(11)和所述下布水管(12)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部(112)的长度等于所述下布水管(1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孔(1121)开口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陆路柳俊杰孙景林唐俊左曼曼王刚郭文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