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00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中空且壳体内设有若干环形的承载带和相互平行的两立轴,壳体一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条形开口;两立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两端且两立轴的轴向与条形开口延伸方向垂直,各承载带分别套接在两立轴上且可随着两立轴的转动而转动,各承载带分别与各条形开口一一对应且承载带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的若干视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避免视标固定从而导致的测试不精确的技术问题,且调整视标更加方便,调整后的视标处于规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
本技术涉及视力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
技术介绍
视力表是用于检测人眼视力的图表,通常使用的视力表主要为根据视角原理设计的国际标准视力表,常用的视力表上主要设置了从上到下的且从大到小的一系列视标,视标主要采用了字母E,每个相邻的视标设置为字母E的缺口朝向上下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即相邻的视标设置为字母E翻转90°的不同倍数。但通常的视力表为挂在墙上的一幅图表,图表上的视标E的缺口方向是固定的,因此被测试者若提前背诵视力表上的视标开口,则检测的结果不能够精确的体现被测试者的真实视力。现有专利中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9421905U的中国专利《一种视力检测用视力表》,将视标E通过磁铁吸附在不锈钢板上,可以随意的调整视标E的开口的方向,可以有效避免视力表被测试者背读,然而调整时需要通过调整每块磁铁进而调节每块与其吸附的视标E,调节时操作较为繁琐,且调节过程中容易将视标的位置打乱,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以解决避免视标固定从而导致的测试不精确的技术问题,且调整视标更加方便,调整后的视标处于规律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中空且壳体内设有若干环形的承载带和相互平行的两立轴,壳体一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条形开口;两立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两端且两立轴的轴向与条形开口延伸方向垂直,各承载带分别套接在两立轴上且可随着两立轴的转动而转动,各承载带分别与各条形开口一一对应且承载带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的若干视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带有视标的承载带设置在壳体的两立轴上,因此通过转动两立轴,可以带动承载带转动,进而带动承载带上的视标沿条形开口的延展方向移动,以调整视标的位置,避免出现被测试人由于背下视力表上的视标而测试不精确的问题,且调整视标更加方便,只需要转动立轴,即可调整承载带整体移动,可以确保承载带调整后也处于规律的位置,因此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磁体调整视标位置而出现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环形滑轨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柱、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在图中:壳体1、承载带2、主动立轴3.1、从动立轴3.2、条形开口4、视标5、支架6、环形滑轨7、限位槽7.1、弧形槽7.2、安装板7.3、固定螺栓7.4、环形立板7.5、滑柱8、限位凸起8.1、固定板9、驱动机构10、定位杆11、弧形块11.1、弹簧12、横杆13、挡板14、筒形件15、压板16、支杆17、支撑块18、环形凸部19、连接部2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中空且壳体1内设有若干环形的承载带2和相互平行的两立轴,壳体1一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条形开口4;两立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两端且两立轴的轴向与条形开口4延伸方向垂直,各承载带2分别套接在两立轴上且可随着两立轴的转动而转动,各承载带2分别与各条形开口4一一对应且承载带2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的若干视标5。上述两立轴分别为主动立轴3.1和从动立轴3.2,主动立轴3.1和从动立轴3.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且主动立轴3.1的一端伸出壳体1并连接有驱动主动立轴3.1转动的驱动机构10,具体地驱动机构10可采用驱动电机,主动立轴3.1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立轴上分别固设有若干相对应的齿轮,承载带2朝向两立轴的内侧壁与两立轴上的齿轮分别啮合连接,因此主动立轴3.1在驱动机构10的驱动下转动会带动承载带2和从动立轴3.2转动,以实现调节承载带2上的视标5调节位置。如图1-6所示,所述壳体1背离条形开口4的一侧设有支架6,壳体1朝向支架6的一侧表面固设有环形滑轨7,支架6朝向壳体1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两个滑柱8,滑柱8背离支架6的一端与环形滑轨7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朝向支架6的一侧表面的通过螺栓固接有安装板7.3,安装板7.3背离壳体1的一侧表面一体设有向支架6突出的两圈径向尺寸不同的环形凸部19,两环形凸部19之间、安装板7.3表面形成了所述环形滑轨7。在本实施例中,滑柱8设为4个,且为了增强滑柱8与环形滑轨7的接触面,在滑柱8端部固设有呈扇形的且与环形滑轨7相配合的支撑块18,优选地,支撑块18的扇形弧度为环形滑轨7的弧度的1/8。支撑块18可提高滑柱8与环形滑轨7的接触面,因此支撑效果更好。如图5所示,所述环形滑轨7的侧壁上还设有环形的限位槽7.1,所述滑柱8端部的支撑块18的侧表面上设有与限位槽7.1滑动配合的以用于防止滑柱8从环形滑轨7内脱出的限位凸起8.1。限位凸起8.1与限位槽7.1的配合可以有效防止转动壳体1时滑柱8从环形滑轨7内脱出,优选地,限位槽7.1朝向支架6一侧的侧表面与径向表面呈直角,限位凸起8.1上设有与限位槽7.1的直角表面相配合的直角表面,直角表面的卡接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滑柱8从环形滑轨7内脱出,且不会妨碍壳体1相对支架6转动。所述滑柱8背离壳体1的一端还设有用于壳体1转动至相应位置时将壳体1与支架6固定的控制机构。具体的,如图5-8所示,所述环形滑轨7的与滑柱8端面相对的表面还设有至少两个朝向壳体1凹陷的弧形槽7.2,各弧形槽7.2之间为转动90度的角度;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架6背离壳体1一侧固接的固定板9,支架6与固定板9支架6通过连接部20固接,因此支架6与固定板9之间除了连接部20外具有间隙,滑柱8内沿其轴向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设有可相对滑柱8滑动的定位杆11,定位杆11朝向壳体1的一端设有可卡入弧形槽7.2内的弧形块11.1,定位杆11背离壳体1的一端伸出滑柱8且与固定板9通过弹簧12弹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槽7.2设为4个且分别位于在壳体1的正上部、正下部、正左部和正右部,弧形槽7.2为半球形,弧形块11.1为相应的半球体;滑柱8与支架6固接的一端端部位于支架6内,定位杆11朝向固定板9的一端伸入支架6与固定板9之间的间隙内并固接有径向尺寸远大于定位杆11的环形凸部19,环形凸部19朝向固定板9的一侧固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另一端固接在固定板9表面,环形凸部19的中心固接有横杆13,横杆13背离环形凸部19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12和固定板9并固接有用于防止横杆13滑出固定板9的挡板14,横杆13可相对固定板9滑动。当手动向固定板9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中空且壳体内设有若干环形的承载带和相互平行的两立轴,壳体一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条形开口;两立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两端且两立轴的轴向与条形开口延伸方向垂直,各承载带分别套接在两立轴上且可随着两立轴的转动而转动,各承载带分别与各条形开口一一对应且承载带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的若干视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中空且壳体内设有若干环形的承载带和相互平行的两立轴,壳体一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条形开口;两立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两端且两立轴的轴向与条形开口延伸方向垂直,各承载带分别套接在两立轴上且可随着两立轴的转动而转动,各承载带分别与各条形开口一一对应且承载带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的若干视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条形开口的一侧设有支架,壳体朝向支架的一侧表面固设有环形滑轨,支架朝向壳体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两个滑柱,滑柱背离支架的一端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视力用视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轨的侧壁上还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滑柱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以用于防止滑柱从环形滑轨内脱出的限位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春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