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包括第一伞面、第二伞面和伞架,所述伞架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边铰接有伞骨,所述第一伞面包裹在伞骨外侧,所述第一伞面端部缝制有第一珠尾,所述伞骨端部插接在第一珠尾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伞架上增加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组成的双层伞面结构,支撑柱上安装的垫块用于配合固定第一伞面,维持第一伞面的稳定,第二伞面套在第一伞面外侧,方便更换,且第二伞面端部通过第二尾珠与第一伞面的第一尾珠连接,将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既能够装饰伞体,又能够增加伞体的防护结构,提高伞体的抗紫外线以及抗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
,具体为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专利技术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现有的雨伞大多为单层结构,分为遮阳伞和雨伞,遮阳伞抗雨水能力差,雨伞抗紫外线能力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增加双层伞面,且伞面方便拆装更换,适应不同的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包括第一伞面、第二伞面和伞架,所述伞架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边铰接有伞骨,所述第一伞面包裹在伞骨外侧,所述第一伞面端部缝制有第一珠尾,所述伞骨端部插接在第一珠尾内侧,所述第一伞面内侧壁缝制有与伞骨连接的线材,所述支撑柱上端插接在第一伞面中间,所述第二伞面套接在第一伞面外侧,且所述支撑柱上端插接在第二伞面中间通孔处,所述支撑柱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之间的垫块,所述第二伞面侧边缝制有第二珠尾,所述第二珠尾套接在第一珠尾端部。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面上端面缝制有尼龙钩带,所述第二伞面内侧缝制有尼龙绒带,所述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扣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二珠尾端部开设有与第一珠尾端部相匹配的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一珠尾端部侧壁开设有凸点。优选的,所述第二珠尾内侧开设有与凸点相匹配的环形凹槽结构,且所述第二珠尾外侧壁开设有防滑条纹。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顶部螺纹连接有伞头,所述伞头侧壁延展至第二伞面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伞面面积略大于第一伞面,且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缝制布料边数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伞架上增加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组成的双层伞面结构,支撑柱上安装的垫块用于配合固定第一伞面,维持第一伞面的稳定,第二伞面套在第一伞面外侧,方便更换,且第二伞面端部通过第二尾珠与第一伞面的第一尾珠连接,将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既能够装饰伞体,又能够增加伞体的防护结构,提高伞体的抗紫外线以及抗雨能力,增加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相互配合,能够增加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内侧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二伞面受力容易从第一伞面松脱,且能够保持第二伞面平铺在第一伞面外侧,提高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连接结构的稳定,增加凸点的结构配合连接第二尾珠与第一尾珠,能够提高第二尾珠与第一尾珠连接结构的稳定,防止第二尾珠轻易从第一尾珠端部松脱,伞头用于配合连接第二伞面,防止第二伞面松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伞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伞面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珠尾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伞面、2第二伞面、3伞架、4支撑柱、5伞骨、6第一珠尾、7垫块、8第二珠尾、9尼龙钩带、10尼龙绒带、11凸点、12伞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包括第一伞面1、第二伞面2和伞架3,所述第二伞面2面积略大于第一伞面1,且所述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缝制布料边数相等,所述伞架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侧边铰接有伞骨5,所述第一伞面1包裹在伞骨5外侧,所述第一伞面1端部缝制有第一珠尾6,所述伞骨5端部插接在第一珠尾6内侧,所述第一伞面1内侧壁缝制有与伞骨5连接的线材,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一伞面1中间,所述第二伞面2套接在第一伞面1外侧,且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二伞面2中间通孔处,所述支撑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之间的垫块7,所述第二伞面2侧边缝制有第二珠尾8,所述第二珠尾8套接在第一珠尾6端部,所述第一伞面1上端面缝制有尼龙钩带9,所述第二伞面2内侧缝制有尼龙绒带10,所述尼龙钩带9与尼龙绒带10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珠尾8端部开设有与第一珠尾6端部相匹配的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一珠尾6端部侧壁开设有凸点11,所述第二珠尾8内侧开设有与凸点11相匹配的环形凹槽结构,且所述第二珠尾8外侧壁开设有防滑条纹,在伞架3上增加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组成的双层伞面结构,支撑柱4上安装的垫块7用于配合固定第一伞面1,维持第一伞面1的稳定,第二伞面2套在第一伞面1外侧,方便更换,且第二伞面2端部通过第二尾珠8与第一伞面1的第一尾珠6连接,将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既能够装饰伞体,又能够增加伞体的防护结构,提高伞体的抗紫外线以及抗雨能力,增加尼龙钩带9与尼龙绒带10相互配合,能够增加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内侧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二伞面2受力容易从第一伞面1松脱,且能够保持第二伞面2平铺在第一伞面1外侧,提高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连接结构的稳定,增加凸点11的结构配合连接第二尾珠8与第一尾珠6,能够提高第二尾珠8与第一尾珠6连接结构的稳定,防止第二尾珠8轻易从第一尾珠6端部松脱,所述支撑柱4顶部螺纹连接有伞头12,所述伞头12侧壁延展至第二伞面2一侧,伞头12用于配合连接第二伞面2,防止第二伞面2松脱。结构原理:在伞架3上增加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组成的双层伞面结构,支撑柱4上安装的垫块7用于配合固定第一伞面1,维持第一伞面1的稳定,第二伞面2套在第一伞面1外侧,方便更换,且第二伞面2端部通过第二尾珠8与第一伞面1的第一尾珠6连接,将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既能够装饰伞体,又能够增加伞体的防护结构,提高伞体的抗紫外线以及抗雨能力,增加尼龙钩带9与尼龙绒带10相互配合,能够增加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内侧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二伞面2受力容易从第一伞面1松脱,且能够保持第二伞面2平铺在第一伞面1外侧,提高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连接结构的稳定,增加凸点11的结构配合连接第二尾珠8与第一尾珠6,能够提高第二尾珠8与第一尾珠6连接结构的稳定,防止第二尾珠8轻易从第一尾珠6端部松脱,伞头12用于配合连接第二伞面2,防止第二伞面2松脱。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包括第一伞面(1)、第二伞面(2)和伞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侧边铰接有伞骨(5),所述第一伞面(1)包裹在伞骨(5)外侧,所述第一伞面(1)端部缝制有第一珠尾(6),所述伞骨(5)端部插接在第一珠尾(6)内侧,所述第一伞面(1)内侧壁缝制有与伞骨(5)连接的线材,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一伞面(1)中间,所述第二伞面(2)套接在第一伞面(1)外侧,且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二伞面(2)中间通孔处,所述支撑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之间的垫块(7),所述第二伞面(2)侧边缝制有第二珠尾(8),所述第二珠尾(8)套接在第一珠尾(6)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包括第一伞面(1)、第二伞面(2)和伞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侧边铰接有伞骨(5),所述第一伞面(1)包裹在伞骨(5)外侧,所述第一伞面(1)端部缝制有第一珠尾(6),所述伞骨(5)端部插接在第一珠尾(6)内侧,所述第一伞面(1)内侧壁缝制有与伞骨(5)连接的线材,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一伞面(1)中间,所述第二伞面(2)套接在第一伞面(1)外侧,且所述支撑柱(4)上端插接在第二伞面(2)中间通孔处,所述支撑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之间的垫块(7),所述第二伞面(2)侧边缝制有第二珠尾(8),所述第二珠尾(8)套接在第一珠尾(6)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伞面组件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面(1)上端面缝制有尼龙钩带(9),所述第二伞面(2)内侧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诺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