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挤压破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67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茶叶高压破壁机,涉及一种茶叶鲜叶处理机械。包括机架,控制器,与控制器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在所述机架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在挤压筒的顶部设有进茶斗,在挤压筒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端面的闸门,在机架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挤压活塞柱的左部套在挤压筒内,能对挤压筒内的茶叶进行挤压。通过对茶叶的挤压,使茶叶细胞快速破壁,叶片迎光成透明状,破壁率高达98%,茶汁不外流,避免茶叶有效物质的流失,能提高茶叶的耐泡性,生产效率比揉捻工艺提高50%以上,能显著降低茶叶加工成本,并且能使茶叶不变形,保留了原生态状态。是一种开拓性的茶叶加工新机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挤压破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茶叶鲜叶处理机械。
技术介绍
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鲜叶进行揉捻,通过揉捻使鲜叶细胞壁破损,促进茶叶物质的生物氧化;对于制备黑茶来说,通过对鲜叶的揉捻使鲜叶细胞壁破损,可加速茶叶的醇化,促进醇厚口感的形成;同时,通过揉捻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茶叶粘性,有利于后续成品茶的加工成型。本申请人在对茶叶加工的长期研研过程中,发现通过揉捻使鲜叶细胞破壁,效率低,特别是黑毛茶加工,揉捻15分钟左右,鲜叶细胞壁破损率不到20%,揉捻30分钟,也仅在40%左右,而且,越揉捻溢出的茶汁越多,造成内含物的流失,导致产品不耐泡。但现有技术无一不是采用揉捻使鲜叶细胞破壁,只有通过揉捻才能使鲜叶细胞壁破损成为人们根深缔固的定向思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突破人们的定向思维,公开一种能使茶叶细胞快速破壁的,茶汁不外流的,破壁率和生产效率高的,能降低茶叶加工成本的茶叶挤压破壁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茶叶挤压破壁机,包括机架,控制器,与控制器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机架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在挤压筒的顶部设有进茶斗,在挤压筒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端面的闸门,在机架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挤压活塞柱的左部套在挤压筒内,能对挤压筒内的茶叶进行挤压。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左端设有第一前固定板和第二前固定板,中后部设有后固定板,在第二前固定板的后面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第二前固定板、后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多根导向柱串联固定,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第二前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与挤压筒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所述后固定板的中部设有与液压缸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活塞柱上设有稳定板,稳定板的周围设有与导向柱数量相同的孔,通过孔串在导向柱上,能随挤压活塞柱的左右移动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筒穿过第二前固定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并与之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的后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机架上,液压缸的前端穿过后固定板并与之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闸门夹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闸门由液压开闭装置控制开闭。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开闭装置由固定在第一前固定板和第二前固定板之上的支架座、固定在支架座上的闸门液压缸所组成,闸门液压缸的下部设有活塞拉杆,活塞拉杆与闸门相连,所述闸门液压缸与第一液压马达进行液压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左端设有接茶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后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倒茶台架,在倒茶台架上设有倒茶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茶叶的挤压,能使茶叶细胞快速破壁,破壁率高达98%,茶汁不外流,避免茶叶有效物质的流失,能提高茶叶的耐泡性,生产效率比揉捻工艺提高50%以上,能显著降低茶叶加工成本,并且能使茶叶不变形,保留了原生态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示意图;图示标记说明:1-闸门液压缸,2-支架座,3a-第一支撑板,3b-第二支撑板,4-倒茶台架,5a-第一前固定板,5b-第二前固定板,6-闸门,7-接茶台,8-机架,9-锁紧螺母,10-控制器,11-导向杆,12-挤压活塞柱,13-稳定板,14-导向柱,15-后固定板,16-液压缸,17-支撑座,18-进茶斗,19-挤压筒,20-第一液压马达,21-第二液压马达,22-连接杆,23-倒茶台,24-液压开闭装置,25-套座,26-活塞拉杆,27-出茶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3,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闸门6关闭状态的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闸门6开启状态的左视图示意图。实施方式1;茶叶挤压破壁机,包括机架8,控制器10,与控制器10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20和第二液压马达21,所述机架8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19,在挤压筒19的顶部设有进茶斗18,在挤压筒19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19端面的闸门6,在机架8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21相连的液压缸16,液压缸16的挤压活塞柱12的左部套在挤压筒19内,能对挤压筒19内的茶叶进行挤压。优选地,所述机架8的左端设有第一前固定板5a和第二前固定板5b,中后部设有后固定板15,在第二前固定板5b的后面设有第一支撑板3a和第二支撑板3b,所述第一前固定板5a、第二前固定板5b、后固定板15、第一支撑板3a、第二支撑板3b通过多根导向柱14串联固定,所述第一前固定板5a、第二前固定板5b、第一支撑板3a、第二支撑板3b的中部设有与挤压筒19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所述后固定板15的中部设有与液压缸16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前固定板5a、第二前固定板5b、后固定板15、第一支撑板3a、第二支撑板3b均设计成圆形,或多边形,最佳为矩形,在每一块板的四角位置设有孔,4根导向柱14将其串联固定成一体。优选地,所述挤压活塞柱12上设有稳定板13,稳定板13的周围设有与导向柱14数量相同的孔,通过孔串在导向柱14上,能随挤压活塞柱12的左右移动而移动。优选地,所述挤压筒19穿过第二前固定板5b、第一支撑板3a和第二支撑板3b,并与之固定。优选地,所述液压缸16的后端设有支撑座17,支撑座17固定在机架8上,液压缸16的前端穿过后固定板15并与之固定。优选地,所述闸门6夹在第一支撑板3a和第二支撑板3b之间。优选地,所述闸门6由液压开闭装置24控制开闭。优选地,所述液压开闭装置24由固定在第一前固定板5a和第二前固定板5b之上的支架座2、固定在支架座2上的闸门液压缸1所组成。进一步优选,闸门液压缸1的下部设有活塞拉杆26,活塞拉杆26与闸门6相连,所述闸门液压缸1与第一液压马达20进行液压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机架8的左端设有接茶台7。优选地,所述第二前固定板5b、第一支撑板3a、第二支撑板3b、后固定板15的顶部设有倒茶台架4,在倒茶台架4上设有倒茶台23。以上优选方案可以采用其它变通结构。实施例1:茶叶挤压破壁机,包括机架8,控制器10,与控制器10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20和第二液压马达21,所述机架8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19,在挤压筒19的顶部设有进茶斗18,在挤压筒19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19端面的闸门6,在机架8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21相连的液压缸16,液压缸16的挤压活塞柱12的左部套在挤压筒19内,能对挤压筒19内的茶叶进行挤压。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叶挤压破壁机,包括机架,控制器,与控制器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在挤压筒的顶部设有进茶斗,在挤压筒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端面的闸门,在机架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挤压活塞柱的左部套在挤压筒内,能对挤压筒内的茶叶进行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挤压破壁机,包括机架,控制器,与控制器进行控制连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的左部设有挤压筒,在挤压筒的顶部设有进茶斗,在挤压筒的左端设有能全部封闭和打开挤压筒端面的闸门,在机架上的右部设有与第二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挤压活塞柱的左部套在挤压筒内,能对挤压筒内的茶叶进行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挤压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左端设有第一前固定板和第二前固定板,中后部设有后固定板,在第二前固定板的后面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第二前固定板、后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多根导向柱串联固定,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第二前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与挤压筒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挤压筒通过第二前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中部的圆形孔与之固定,所述后固定板的中部设有与液压缸同轴心的、并与其外径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孔,液压缸的前端穿过其后固定板圆形孔并与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挤压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第二前固定板、后固定板、第一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中熊德卿罗建红李训华陈友元王聪罗又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安化芙蓉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