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67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潮茶机,由进料系统、潮茶系统和出料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系统由进料板(3)和进料板支架(4)组成,所述的潮茶系统由滚筒(1)、传动支架(5)、电动机(6)和滚筒支架(8)组成;所述的滚筒(1)为圆柱筒结构,设置在进料板(3)设有喷水口(14)的一侧,滚筒(1)的外壁靠近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2);所述的出料系统由出料筒(7)、出料筒支架(10)、储料斗(16)、观察窗(17)和出料口(9)组成。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能进行连续的潮茶作业,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产品均一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茶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潮茶机。
技术介绍
茶,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饮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茶的种类众多,可以分为红茶、绿茶、白茶、清茶、黑茶和黄茶,不同种类的茶叶,其生产工艺、储存方法和冲调方法均有区别,例如绿茶一般经过炒制后密封储存,而普洱茶多大做成饼状或坨状。在生产坨状和饼状茶时,由于炒制好的茶含水量相对较少,在压制的过程中不易粘结成型,得到的产品松碎易崩解,所以在压制前需要撒入少量水使其表面润湿。在洒水时,可以将茶叶放在簸箕中,边洒水边搅拌均匀,这样操作简单易行,但洒水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水过多或不够的情况,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潮茶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潮茶机,由进料系统、潮茶系统和出料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系统由进料板(3)和进料板支架(4)组成,进料板(3)为圆形,设置在进料板支架(4)的上方并固定,其中间设置有一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周围设置有喷水口(14);所述的潮茶系统由滚筒(1)、传动支架(5)、电动机(6)和滚筒支架(8)组成;所述的滚筒(1)为圆柱筒结构,设置在进料板(3)设有喷水口(14)的一侧,滚筒(1)的外壁靠近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2);所述的电动机(6)通过传动支架(5)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2),使滚筒(1)可以进行旋转;所述的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支架(8);滚筒(1)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的搅拌板(13);滚筒(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条形刮板杆(12),刮板杆(12)上设置有若干刮板(11),刮板(11)和滚筒(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出料系统由出料筒(7)、出料筒支架(10)、储料斗(16)、观察窗(17)和出料口(9)组成;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出料筒(7)远离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接的储料斗(16);所述的储料斗(16)上设置有一个观察窗(17),储料斗(16)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出料筒支架(10)上方。所述的进料口(15)的形状为矩形、五边形或三角形。所述的喷水口(14)的设置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的搅拌板(13)是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的长条,设置方式为沿筒壁面平行于圆柱筒轴设置或沿筒壁面呈螺旋状设置,设置的数量不少于3块。所述的观察窗(17)的为矩形的空窗,外侧设置有一块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透明软板。所述的滚筒(1)靠近出料筒(7)的一侧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为1-2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生产效率高,本技术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手工潮茶;2、操作简便,生产时只需调节好滚筒转速和喷水量即可实现连续生产,单人即可完成相关的操作工作,和手工潮茶相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3、产品均一性好,在滚筒中滚动时,茶叶能够充分翻转混合,使喷洒的水份均匀混合,所得产品中含水量均一性好于手工潮茶;4、设备结构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可靠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滚筒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滚筒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进料板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出料筒结构图。图中:1-滚筒,2-传动齿,3-进料板,4-进料板支架,5-传动支架,6-电动机,7-出料筒,8-滚筒支架,9-出料口,10-出料筒支架,11-刮板,12-刮板杆,13-搅拌板,14-喷水口,15-入料口,16-储料斗,17-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实施例1一种潮茶机,由进料系统、潮茶系统和出料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系统由进料板(3)和进料板支架(4)组成,进料板(3)为圆形,设置在进料板支架(4)的上方并固定,其中间设置有一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周围设置有喷水口(14);所述的潮茶系统由滚筒(1)、传动支架(5)、电动机(6)和滚筒支架(8)组成;所述的滚筒(1)为圆柱筒结构,设置在进料板(3)设有喷水口(14)的一侧,滚筒(1)的外壁靠近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2);所述的电动机(6)通过传动支架(5)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2),使滚筒(1)可以进行旋转;所述的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支架(8);滚筒(1)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的搅拌板(13);滚筒(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条形刮板杆(12),刮板杆(12)上设置有若干刮板(11),刮板(11)和滚筒(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出料系统由出料筒(7)、出料筒支架(10)、储料斗(16)、观察窗(17)和出料口(9)组成;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出料筒(7)远离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接的储料斗(16);所述的储料斗(16)上设置有一个观察窗(17),储料斗(16)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出料筒支架(10)上方。所述的进料口(15)的形状为五边形。所述的喷水口(14)的设置数量为2个。所述的搅拌板(13)是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设置方式为沿筒壁面平行于圆柱筒轴设置,设置的数量为5块。所述的观察窗(17)的为矩形的空窗,外侧设置有一块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透明软板。所述的滚筒(1)靠近出料筒(7)的一侧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为10度。使用时先打开电机电源,调节电机转速使滚筒的转速达到工艺要求,将原料通过传送带连续的送入设备中,同时打开喷水口开关,使水均匀的喷洒在茶叶表面,由于滚筒倾斜设置,茶叶在滚筒中不断翻转搅拌的同时逐渐向出料筒方向移动,并最终掉落到出料筒中,被储料斗所收集,从储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排出设备。在停车时,停止茶叶的进料并同时关闭喷水口开关,保持滚筒旋转一段时间,至桶内的茶叶基本排出完毕,关闭电动机电源,人工采出残余在机器内部的少量茶叶即可。实施例2所述的进料口(15)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的喷水口(14)的设置数量为4个。所述的搅拌板(13)是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设置方式为沿筒壁面平行于圆柱筒轴设置,设置的数量为6块。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所述的进料口(15)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的喷水口(14)的设置数量为3个。所述的搅拌板(13)是截面为矩形的长条,设置方式为沿筒壁面呈螺旋状设置,设置的数量为6块。其余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茶机,由进料系统、潮茶系统和出料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系统由进料板(3)和进料板支架(4)组成,进料板(3)为圆形,设置在进料板支架(4)的上方并固定,其中间设置有一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周围设置有喷水口(14);所述的潮茶系统由滚筒(1)、传动支架(5)、电动机(6)和滚筒支架(8)组成;所述的滚筒(1)为圆柱筒结构,设置在进料板(3)设有喷水口(14)的一侧,滚筒(1)的外壁靠近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2);所述的电动机(6)通过传动支架(5)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2),使滚筒(1)可以进行旋转;所述的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支架(8);滚筒(1)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的搅拌板(13);滚筒(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条形刮板杆(12),刮板杆(12)上设置有若干刮板(11),刮板(11)和滚筒(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出料系统由出料筒(7)、出料筒支架(10)、储料斗(16)、观察窗(17)和出料口(9)组成;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出料筒(7)远离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接的储料斗(16);所述的储料斗(16)上设置有一个观察窗(17),储料斗(16)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出料筒支架(10)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茶机,由进料系统、潮茶系统和出料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系统由进料板(3)和进料板支架(4)组成,进料板(3)为圆形,设置在进料板支架(4)的上方并固定,其中间设置有一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周围设置有喷水口(14);所述的潮茶系统由滚筒(1)、传动支架(5)、电动机(6)和滚筒支架(8)组成;所述的滚筒(1)为圆柱筒结构,设置在进料板(3)设有喷水口(14)的一侧,滚筒(1)的外壁靠近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2);所述的电动机(6)通过传动支架(5)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2),使滚筒(1)可以进行旋转;所述的滚筒(1)远离进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支架(8);滚筒(1)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的搅拌板(13);滚筒(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条形刮板杆(12),刮板杆(12)上设置有若干刮板(11),刮板(11)和滚筒(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出料系统由出料筒(7)、出料筒支架(10)、储料斗(16)、观察窗(17)和出料口(9)组成;所述的出料筒(7)设置在滚筒(1)远离进料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风褚九云寸连蔚陈辉杨路方戴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