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及交换箱
本技术涉及通信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及交换箱。
技术介绍
光纤交换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纤、配线层光纤提供光纤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纤引入光纤交换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纤和配线层光纤连通。现有的光纤交换箱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光纤交换箱本身箱体上开设了多个用于插入光纤的的插孔,而插孔并没有设置一些对插孔进行防尘的措施,往往会有灰尘进入导致光纤插入后接触不良,甚至会因为灰尘过多导致损坏,而因为插孔本身也很小,不易于擦拭,甚至对插孔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光纤交换箱的光纤接口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灰尘进入的光纤接口及交换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包括可设置在交换箱上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口处由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由两块门板构成的对开门结构,其中,第二挡板向插孔内开启,并在第二挡板与插孔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在自然状态下,扭簧使第二挡板的两个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挡板向外开启,并在两块门板的拼接中心设有与光纤线外径相同的线孔。进一步的是,所述插孔横截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矩形。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单开门结构,在第一挡板上设有宽度与光纤线外径相同的线槽,线槽开口位于第一挡板上远离铰接端的一侧,线槽向内延伸到第一挡板的中心,所述线槽内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是,所述插孔内壁的两侧从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固定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铰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扭簧的中部铰接在第二固定块的下方,扭簧两端分别抵在插孔内壁和第二挡板的下表面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挡板的两块门板的固定端朝向插孔内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凸块,第一挡板的转轴位于凸块与第一挡板的连接处,在与插孔配合的光纤头的尾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块,在插入光纤头时,限位块能与凸块接触,带动第一挡板向内转动。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设有卡槽,所述插孔的侧壁上设有橡胶块,当第一挡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橡胶块能插入卡槽使第一挡板固定。通信工程用交换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上设有光纤接口。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和内壁,外壳与内壁之间填充有海绵垫,所述外壳上端向内翻折将内壁上沿包裹,并通过卡柱卡接在内壁上端的固定凹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其它数据接口和散热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孔的孔口处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光纤接口处于空置状态时,第二挡板起到封闭作用,当光纤接口插上光纤头后,第一挡板起到封闭作用,从而保证不管光纤接口处于哪种状态都能有效的对灰尘进行隔离,避免灰尘进入到插孔中,对插孔后续的使用造成影响,避免了因灰尘进入过多导致插孔接触不良,保证器材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孔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挡板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方案中第一挡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交换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交换箱箱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插孔,4-光纤头,5-箱体,6-箱盖,7-海绵垫,11-线孔,12-凸块,13-卡槽,14-线槽,15-橡胶垫,21-扭簧,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3-橡胶块,41-光纤线,42-限位块,51-外壳,52-内壁,53-卡柱,54-固定凹槽,55-数据接口,56-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包括可设置在交换箱上的插孔3,所述插孔3的孔口处由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为由两块门板构成的对开门结构,其中,第二挡板2向插孔3内开启,并在第二挡板2与插孔3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21,在自然状态下,扭簧21使第二挡板2的两个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挡板1向外开启,并在两块门板的拼接中心设有与光纤线41外径相同的线孔11。所谓的对开门结构指的是生活中常用的从中间往两边打开的平开门结构,两块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为自由端,相互背离的一侧为固定端,门板通过固定端与插孔3的侧壁铰接。第一挡板1因为由两块门板构成,所以线孔11也由两块门板上的半圆形槽构成。为了便于制作和安装挡板结构,将所述插孔3横截面、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设置为矩形。该光纤结构的具体工作状态是:当插孔3处于空置状态时,第二挡板2的两块门板在扭簧21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阻挡灰尘进入插孔3内,第一挡板1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均可;当需要插入光纤头4时,需要先将第一挡板1向外打开,该过程可用手指或借助细小工具穿入线孔11,然后向两侧扳动第一挡板1的两块门板,最后插入光纤头4,光纤头4在进入过程中会向内推开第二挡板2向内打开,待插接稳定后,再关闭第一挡板1,线孔11刚好卡在光纤线41上,起到封闭作用,第一挡板1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过盈配合或者卡扣结构保证与插孔3的紧密卡接。对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除了采用对开门结构,也可以采用单开门结构。只是单开门转动半径较大,没有对开门实用,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插孔3较深,插孔3和光纤头4为扁平结构时,也可以采用单开门结构。单开门形式的第一挡板1要起到封闭作用,就必须将原来的线孔11换成线槽14,如图3所示,线槽14开口位于第一挡板1上远离铰接端的一侧,线槽14向内延伸到第一挡板1的中心,这样在插入光纤头4后,第一挡板1才能顺利关闭,光纤线41顺着线槽14开口进入到达线槽14底部。进一步的改进是可以在所述线槽14内设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分为左右拼接的两片,这样既不影响光纤线41进入线槽14,又能对线槽14起到封闭作用。在具体的结构设计时,为了便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安装,在所述插孔3内壁的两侧从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固定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铰接。所述扭簧21的中部铰接在第二固定块32的下方,扭簧21两端分别抵在插孔4内壁和第二挡板2的下表面上,第二挡板2的下表面指的是第二挡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朝向插孔3底部的一面。对于第一挡板1,在插入光纤头4后仍然会有因为连接不够牢靠而开启的可能,从而影响阻挡灰尘的作用。因此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所述第一挡板1的两块门板的固定端朝向插孔3内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凸块12,凸块12的轴线最好与第一挡板1轴线垂直,该处所说的朝向插孔3内的一侧指的是第一挡板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挡板1朝向插孔3底部的一侧,第一挡板1的转轴位于凸块13与第一挡板1的连接处,在与插孔3配合的光纤头4的尾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块42,设置凸块12和限位块42的作用是,在插入光纤头4时,光纤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包括可设置在交换箱上的插孔(3),所述插孔(3)的孔口处由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为由两块门板构成的对开门结构,其中,第二挡板(2)向插孔(3)内开启,并在第二挡板(2)与插孔(3)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21),在自然状态下,扭簧(21)使第二挡板(2)的两个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挡板(1)向外开启,并在两块门板的拼接中心设有与光纤线(41)外径相同的线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包括可设置在交换箱上的插孔(3),所述插孔(3)的孔口处由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为由两块门板构成的对开门结构,其中,第二挡板(2)向插孔(3)内开启,并在第二挡板(2)与插孔(3)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21),在自然状态下,扭簧(21)使第二挡板(2)的两个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挡板(1)向外开启,并在两块门板的拼接中心设有与光纤线(41)外径相同的线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所述插孔(3)横截面、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为单开门结构,在第一挡板(1)上设有宽度与光纤线(41)外径相同的线槽(14),线槽(14)开口位于第一挡板(1)上远离铰接端的一侧,线槽(14)向内延伸到第一挡板(1)的中心,所述线槽(14)内设有橡胶垫(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所述插孔(3)内壁的两侧从外到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固定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接口,其特征是:所述扭簧(21)的中部铰接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