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07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第一耦合模块将第一信号耦合到受试设备DC电源输入端口;第二去耦模块接收受试设备的AC电源输出信号,对AC电源信号进行去耦并输出,第二耦合模块将第二信号耦合到受试设备AC电源输出端口;第一采样电路对DC输入电源信号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路对AC输出电源信号进行采样;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耦合或去耦的自动投切、以及采样电路信号的分析以及判定,能够搭建完整的逆变电源的雷击浪涌测试系统,完成从直流电注入到逆变之后的交流电输出的逐项试验,能够智能化的对整个测试进程进行自动控制,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的人为接触高压部件,大大的增强了测试安全性,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约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
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对于高压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GB/T17626.5的常规供电电网使用的耦合/去耦网络,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测试需求。目前国内没有同类型的测试系统。国际同类型产品较少,在功能切换方面,仍处于手动投切阶段,不能够满足全自动投切功能,存在一定的操作安全隐患;在系统搭建方面,尚未做成整体性的、集成化的测试系统,属于多个单一模块拼凑形式;在带载能力方面,尚未达到对交直流电源试验的组合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能够搭建完整的逆变电源的雷击浪涌测试系统,完成从直流电注入到逆变之后的交流电输出的逐项试验。能够智能化的对整个测试进程进行自动控制。便捷的人机交互方案,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的人为接触高压部件,大大的增强了测试安全性,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约测试成本。本技术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DC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与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DC电源,输出第一信号至受试设备DC电源输入端口;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受试设备的AC电源信号,通过与所述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第二信号到受试设备AC电源输出端口,并且输出AC电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和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的去耦或耦合的自动投切、第一采样电路以及第二采样电路的反馈信号的分析以及判定。第一信号为耦合叠加到受试设备DC注入侧的雷击浪涌高压脉冲信号;第二信号为耦合叠加到受试设备AC输出侧的雷击浪涌高压脉冲信号。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用于完成对被试品输入侧端口试验时,雷击浪涌高压脉冲的耦合或去耦路径切换;完成雷击浪涌高压脉冲耦合;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雷击浪涌影响其他非受试装置、设备或系统。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用于完成对被试品输出侧端口试验时,雷击浪涌高压脉冲的耦合或去耦路径切换;完成浪涌高压脉冲耦合;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雷击浪涌影响其他非受试装置、设备或系统。第一采样电路用于完成对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的注入电源情况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第二采样电路用于完成对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的输出电源情况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搭建完整的逆变电源的雷击浪涌测试系统,完成从直流电注入到逆变之后的交流电输出的逐项试验。能够智能化的对整个测试进程进行自动控制。便捷的人机交互方案,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的人为接触高压部件,大大的增强了测试安全性,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约测试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原理图;图4为受试设备连接图;附图标记:1-控制模块;2-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3-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4-第一采样电路;5-第二采样电路;6-受试设备;7-DC电源输入信号;8-AC电源信号。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DC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与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DC电源,输出第一信号至受试设备DC电源输入端口;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受试设备的AC电源信号,通过与所述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第二信号到受试设备AC电源输出端口,并且输出AC电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和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的去耦或耦合的自动投切、第一采样电路以及第二采样电路的反馈信号的分析以及判定。第一信号为耦合叠加到受试设备DC注入侧的雷击浪涌高压脉冲信号;第二信号为耦合叠加到受试设备AC输出侧的雷击浪涌高压脉冲信号。AC电源输出第一火线L1、第二火线L2、第三火线L3、零线N和接地线PE。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包括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去耦模块;第一去耦模块包括串联在DC电源输入的正极接线上的第十六开关K16和第三电感L3、串联在负极接线上的第十七开关K17和第五电感L5、正极接线和负极接线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C10、第七电容C7、正极接线和地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C9、负极接线和地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C8,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第一耦合模块包括:与负极接线连接的第十四开关K14以及与其串联的第五电容C5、与正极接线连接的第十五开关K15以及与其串联的第六电容C6、连接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之间的第七开关K7,与负极接线连接的第十三开关K13、以及接地的第十二开关K12,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包括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去耦模块;第二去耦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三条火线上的第十八开关K18和第一电感L1、第十九开关K19和第二电感L2、第二十开关K20和第四电感L4,零线上的第六电感L6,每两条火线之间、零线和每条火线之间、接地线和零线之间、接地线和每条火线之间均设置有电容:第十电容C10至第十九电容C19,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第二耦合模块包括:分别与三条火线、零线连接的第八开关K8、第九开关K9、第十开关K10和第十一开关K11,以及与上述开关分别串联的第一电C1容、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K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K2,与第二火电、第三火线以及零线连接的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以及接地的第六开关K6,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第一采样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DC侧正极且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其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DC侧负极且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其输出端连接至控制模块。第一采样电路为:DC电源输入线电性连接到第一采样电路,使用差分采样方式,进行快速采样,用于完成对于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的输入电源情况的采样,并将该采样信号反馈给组合波发生器。第二采样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一火线且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其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零线且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其输出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n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DC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与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DC电源,输出第一信号至受试设备DC电源输入端口;/n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受试设备的AC电源信号,通过与所述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第二信号到受试设备AC电源输出端口,并且输出AC电源;/n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和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的去耦或耦合的自动投切、第一采样电路以及第二采样电路的反馈信号的分析以及判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
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DC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与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DC电源,输出第一信号至受试设备DC电源输入端口;
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接收受试设备的AC电源信号,通过与所述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将信息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至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输出第二信号到受试设备AC电源输出端口,并且输出AC电源;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和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的去耦或耦合的自动投切、第一采样电路以及第二采样电路的反馈信号的分析以及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及去耦模块包括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去耦模块;
所述第一去耦模块包括串联在DC电源输入的正极接线上的第十六开关和第三电感、串联在负极接线上的第十七开关和第五电感、正极接线和负极接线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正极接线和地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负极接线和地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
所述第一耦合模块包括:与负极接线连接的第十四开关以及与其串联的第五电容、与正极接线连接的第十五开关以及与其串联的第六电容、连接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之间的第七开关,与负极接线连接的第十三开关、以及接地的第十二开关,控制模块控制上述开关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功率交直流雷击浪涌耦合及去耦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及去耦模块包括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去耦模块;
所述第二去耦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三条火线上的第十八开关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侍亚军陈思远周怀存黄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