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光辉专利>正文

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94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8
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数据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车辆大梁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与数据显示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当载重车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量通过数据显示器显示,因此载重车司机可实时掌握车辆所装载货物的重量,避免超载发生;另外也可将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行车电脑连接,当载重车所装载货物的重量超过设定最大额定值时,行车电脑发出警告,同时发出指令禁止行车,因此从根本上完全杜绝了超载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重车辆称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载重车辆自身没有称重装置,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往往以车厢容积所能装载的货物为限,尽可能多的装载货物,因此常常造成超载;车辆超载不仅会使车辆操控性能、刹车性能下降,还会使沿途所经高架桥梁承受过载负荷,造成行车事故、或使高架桥梁受损,更严重的还会使高架桥梁垮塌;相关政府部门为治理超载,先后出台了各项治理措施,但因各种原因,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缺少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从根本上杜绝超载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数据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车辆大梁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与数据显示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当载重车辆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量通过数据显示器显示,因此载重车司机可实时掌握车辆所装载货物的重量,避免超载发生;另外也可将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行车电脑连接,当载重车辆所装载货物的重量超过设定最大额定值时,行车电脑发出警告,同时发出指令禁止行车,因此从根本上完全杜绝了超载的发生。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数据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车辆大梁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与数据显示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当载重车装载货物时,通过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至数据显示器,直接显示出车厢及装载货物的重量,车厢重量为已知的,显示出的车厢及装载货物的重量减去车厢重量即为装载货物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四个称重传感器均布设置在车厢底部四角;均布设置的四个称重传感器能使受力更加合理。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下连接块、上连接块;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板、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球头;所述传感器底板为矩形板状,板面设置有四个通孔;传感器本体为短圆柱状,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圆柱,圆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传感器球头上设置有螺纹孔;传感器本体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底板上部中间,传感器球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传感器本体顶部中间的圆柱上;所述下连接块为矩形板状,上板面中间设置有下连接块球面孔,围绕下连接块球面孔设置有四个通孔,下板面两端设有U形槽;所述上连接块为矩形板状,下板面中间设置有上连接块球面孔,围绕上连接块球面孔设置有四个螺纹孔;下连接块、上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承重块,所述传感器球头活动设置在下连接块球面孔、上连接块球面孔围成的球形空腔中;称重传感器工作时,车厢及装载的货物重量通过承重块传递至传感器球头,再经传感器球头传递至传感器本体,承重块与传感器球头的活动连接,可使传感器本体始终承受压力载荷,防止传感器本体承受弯矩载荷,以提高测量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底板与车辆大梁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传感器底板与车辆大梁之间设置有缓冲块A;缓冲块A用于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对传感器产生的冲击,同时减少噪音。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块与车厢底梁通过U型螺栓、螺母固定连接,U型螺栓底部设置在下连接块的U形槽中,U型螺栓可随着车厢底梁相对承重块产生水平位移,避免传感器本体承受过大的水平推力载荷;承重块与车厢底梁之间设置有缓冲块B,用于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对传感器产生的冲击,同时减少噪音。进一步的,还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与行车电脑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将载重车辆装载货物的重量传输至行车电脑,在车载显示屏中给予显示;在行车电脑中预先设置有载重车辆最大载重阈值,当载重车所装载货物的重量超过设定最大额定值时,行车电脑发出警告,同时发出指令禁止行车,使超载的载重车辆无法行驶。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单片机、采样芯片、FLASH存储芯片、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与采样芯片、FLASH存储芯片、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单片机、采样芯片、FLASH存储芯片、CAN总线收发器芯片连接;所述CAN总线收发器芯片通过电缆与行车电脑连接;所述采样芯片、电源模块通过电缆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数据显示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车辆大梁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与数据显示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当载重车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量通过数据显示器显示,因此载重车司机可实时掌握车辆所装载货物的重量,避免超载发生;另外也可将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行车电脑连接,当载重车所装载货物的重量超过设定最大额定值时,行车电脑发出警告,同时发出指令禁止行车,因此从根本上完全杜绝了超载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一;图2为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二;图3为局部A放大示意图;图4为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安装结构立体图;图5为称重传感器外观示意图;图6为传感器外观示意图;图7为下连接块外观示意图;图8为上连接块外观示意图;图9为称重传感器与行车电脑连接示意图;图10为数据采集器原理框图。图中:1、车厢底梁;2、车辆大梁;3、称重传感器;3.1、传感器;3.1.1、传感器底板;3.1.2、传感器本体;3.1.3、传感器球头;3.2、下连接块;3.2.1、下连接块球面孔;3.2.2、U形槽;3.3、上连接块;3.3.1、上连接块球面孔;4、缓冲块A;5、缓冲块B;6、数据采集器;7、数据显示器;8、行车电脑。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3、数据显示器7;所述称重传感器3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1、车辆大梁2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7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3与数据显示器7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设置有四个,四个称重传感器3均布设置在车厢底部四角;所述称重传感器3包括传感器3.1、下连接块3.2、上连接块3.3;所述传感器3.1包括传感器底板3.1.1、传感器本体3.1.2、传感器球头3.1.3;所述传感器底板3.1.1为矩形板状,板面设置有四个通孔;传感器本体3.1.2为短圆柱状,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圆柱,圆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传感器球头3.1.3上设置有螺纹孔;传感器本体3.1.2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底板3.1.1上部中间,传感器球头3.1.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传感器本体3.1.2顶部中间的圆柱上;所述下连接块3.2为矩形板状,上板面中间设置有下连接块球面孔3.2.1,围绕下连接块球面孔3.2.1设置有四个通孔,下板面两端设有U形槽3.2.2;所述上连接块3.3为矩形板状,下板面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称重传感器(3)、数据显示器(7);所述称重传感器(3)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1)、车辆大梁(2)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7)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3)与数据显示器(7)之间通过电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称重传感器(3)、数据显示器(7);所述称重传感器(3)固定设置在车厢底梁(1)、车辆大梁(2)之间;所述数据显示器(7)设置在驾驶室;称重传感器(3)与数据显示器(7)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称重传感器(3)设置有四个,四个称重传感器(3)均布设置在车厢底梁(1)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重车辆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称重传感器(3)包括传感器(3.1)、下连接块(3.2)、上连接块(3.3);所述传感器(3.1)包括传感器底板(3.1.1)、传感器本体(3.1.2)、传感器球头(3.1.3);所述传感器底板(3.1.1)为矩形板状,板面设置有若干通孔;传感器本体(3.1.2)为短圆柱状,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圆柱,圆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传感器球头(3.1.3)上设置有螺纹孔;传感器本体(3.1.2)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底板(3.1.1)上部中间,传感器球头(3.1.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传感器本体(3.1.2)顶部中间的圆柱上;所述下连接块(3.2)为矩形板状,上板面中间设置有下连接块球面孔(3.2.1),围绕下连接块球面孔(3.2.1)设置有若干通孔,下板面两端设有U形槽(3.2.2);所述上连接块(3.3)为矩形板状,下板面中间设置有上连接块球面孔(3.3.1),围绕上连接块球面孔(3.3.1)设置有若干螺纹孔;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赵光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