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88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包括机架、第一壁板、第二壁板、换热组件、除杂组件、热流体进液管、冷流体进液管、冷流体排液管、热流体排液管、承重柱、保温板和垫块,所述机架的顶部两侧端面边缘位置处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进液管,所述热流体进液管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进液管,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排液管,所;该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在使用时,结构连接稳定;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同时,具有除杂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流体中的杂质对换热罐造成堵塞,有效提高了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具有对食品进行烘干的生产工序,需要使用到换热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体积巨大,在使用时,保温效果差,容易造成热量散发,影响热量的利用率,而且,流体中的杂质容易堵塞换热设备,长时间使用时,会对换热设备造成腐蚀,因此,设计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在使用时,结构连接稳定;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同时,具有除杂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流体中的杂质对换热罐造成堵塞,有效提高了换热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包括机架、第一壁板、第二壁板、换热组件、除杂组件、热流体进液管、冷流体进液管、冷流体排液管、热流体排液管、承重柱、保温板和垫块,所述机架的顶部两侧端面边缘位置处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进液管,所述热流体进液管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进液管,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排液管,所述热流体排液管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排液管,所述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内部设置有除杂组件;所述除杂组件包括过滤筒、连接端、输液孔、密封垫圈、安装螺孔、安装螺柱、活性炭吸附膜、微滤膜和砂石过滤网,所述过滤筒位于换热室的内部,所述过滤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内部端面开设有输液孔,所述输液孔的外侧贴合安装有密封垫圈,且热流体进液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换热罐与输液孔连通,所述过滤筒的内部依次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膜、微滤膜和砂石过滤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端面四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垫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壁板和第一壁板之间插接安装有若干个螺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罐、换热室、安装隔板、换热导管、排污管和阀门,所述换热罐位于第二壁板和第一壁板之间,且换热罐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罐的内部开设有换热室,且热流体进液管和热流体排液管的一端均穿过第二壁板、换热罐与换热室连通,所述换热室的内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之间设置有换热导管,所述换热罐的底部插接安装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顶部一端与换热室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底部一端连接安装有阀门,所述换热罐的两端端面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保温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流体进液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换热罐与换热导管的顶部一端连接,所述冷流体排液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换热罐与换热导管的底部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端的顶部和底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贯穿密封垫圈,所述热流体进液管的一端外壁开设有锁止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安装螺柱,且安装螺柱的一端穿过安装螺孔、密封垫圈与热流体进液管的外壁上的锁止螺孔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结构连接稳定;在使用时,通过将冷流体在换热导管内流动,保温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能够实现多重换热的效果,提高了换热导管与热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换热时能够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同时,通过除杂组件能够具有除杂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流体中的杂质堵塞换热罐,避免对换热罐造成腐蚀。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换热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除杂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第一壁板;3、第二壁板;4、换热组件;5、除杂组件;6、热流体进液管;7、冷流体进液管;8、冷流体排液管;9、热流体排液管;10、承重柱;11、保温板;12、垫块;41、换热罐;42、换热室;43、安装隔板;44、换热导管;45、排污管;46、阀门;51、过滤筒;52、连接端;53、输液孔;54、密封垫圈;55、安装螺孔;56、安装螺柱;57、活性炭吸附膜;58、微滤膜;59、砂石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包括机架1、第一壁板2、第二壁板3、换热组件4、除杂组件5、热流体进液管6、冷流体进液管7、冷流体排液管8、热流体排液管9、承重柱10、保温板11和垫块12,机架1的底部端面四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承重柱10,承重柱10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垫块12,便于将机架1进行支撑,机架1的顶部两侧端面边缘位置处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第二壁板3和第一壁板2之间插接安装有若干个螺栓,提高第二壁板3和第一壁板2的连接紧固性;第二壁板3的一侧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进液管6,热流体进液管6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进液管7,第二壁板3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排液管9,热流体排液管9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排液管8,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4,换热组件4的内部设置有除杂组件5;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罐41、换热室42、安装隔板43、换热导管44、排污管45和阀门46,换热罐41位于第二壁板3和第一壁板2之间,且换热罐4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1固定连接,换热罐41的内部开设有换热室42,且热流体进液管6和热流体排液管9的一端均穿过第二壁板3、换热罐41与换热室42连通,换热室42的内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安装隔板43,安装隔板43之间设置有换热导管44,冷流体进液管7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3、换热罐41与换热导管44的顶部一端连接,冷流体排液管8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3、换热罐41与换热导管44的底部一端连接;换热罐41的底部插接安装有排污管45,且排污管45的顶部一端与换热室42连通,排污管45的底部一端连接安装有阀门46,换热罐41的两端端面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1,便于换热;除杂组件5包括过滤筒51、连接端52、输液孔53、密封垫圈54、安装螺孔55、安装螺柱56、活性炭吸附膜57、微滤膜58和砂石过滤网59,过滤筒51位于换热室42的内部,过滤筒51的一端设置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壁板(2)、第二壁板(3)、换热组件(4)、除杂组件(5)、热流体进液管(6)、冷流体进液管(7)、冷流体排液管(8)、热流体排液管(9)、承重柱(10)、保温板(11)和垫块(12),所述机架(1)的顶部两侧端面边缘位置处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所述第二壁板(3)的一侧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进液管(6),所述热流体进液管(6)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进液管(7),所述第二壁板(3)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排液管(9),所述热流体排液管(9)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排液管(8),所述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4),所述换热组件(4)的内部设置有除杂组件(5);/n所述除杂组件(5)包括过滤筒(51)、连接端(52)、输液孔(53)、密封垫圈(54)、安装螺孔(55)、安装螺柱(56)、活性炭吸附膜(57)、微滤膜(58)和砂石过滤网(59),所述过滤筒(51)位于换热室(42)的内部,所述过滤筒(5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的内部端面开设有输液孔(53),所述输液孔(53)的外侧贴合安装有密封垫圈(54),且热流体进液管(6)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3)、换热罐(41)与输液孔(53)连通,所述过滤筒(51)的内部依次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膜(57)、微滤膜(58)和砂石过滤网(5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壁板(2)、第二壁板(3)、换热组件(4)、除杂组件(5)、热流体进液管(6)、冷流体进液管(7)、冷流体排液管(8)、热流体排液管(9)、承重柱(10)、保温板(11)和垫块(12),所述机架(1)的顶部两侧端面边缘位置处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所述第二壁板(3)的一侧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进液管(6),所述热流体进液管(6)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进液管(7),所述第二壁板(3)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热流体排液管(9),所述热流体排液管(9)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流体排液管(8),所述第一壁板(2)和第二壁板(3)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4),所述换热组件(4)的内部设置有除杂组件(5);
所述除杂组件(5)包括过滤筒(51)、连接端(52)、输液孔(53)、密封垫圈(54)、安装螺孔(55)、安装螺柱(56)、活性炭吸附膜(57)、微滤膜(58)和砂石过滤网(59),所述过滤筒(51)位于换热室(42)的内部,所述过滤筒(5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的内部端面开设有输液孔(53),所述输液孔(53)的外侧贴合安装有密封垫圈(54),且热流体进液管(6)的一端穿过第二壁板(3)、换热罐(41)与输液孔(53)连通,所述过滤筒(51)的内部依次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膜(57)、微滤膜(58)和砂石过滤网(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多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端面四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承重柱(10),所述承重柱(10)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垫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多重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康度仕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