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80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换热芯体、冷凝器、外风机、蒸发器、压缩机、内风机、加湿膜;换热芯体内包括有相互隔绝且交替相邻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机壳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第一换热流道和室外排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外风风道,加湿膜、冷凝器和外风机位于室外风风道中;室内进风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内风风道,蒸发器和内风机位于室内风风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基于集装箱构建模块化数据中心为基础,把蒸发端、冷凝端按区域布局融合在一个机组上,解决传统机型的布管难度,降低成本;可灵活搬运或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动型空调模块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被动型空调模块机。
技术介绍
近些年数据中心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趋势于大型化和模块化,在传统数据中心所在固定的建筑空间内构建空调机组,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高以及难以扩容的问题。此外,空调机组的蒸发侧与冷凝侧是在不同区域分开排布,中间是通过工程管路连接,其存在泄漏问题与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换热芯体、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上方的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外风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蒸发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蒸发器远离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压缩机和内风机、安装在所述室外进风口内侧的加湿膜;所述换热芯体内包括有相互隔绝且交替相邻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机壳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第一换热流道和室外排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外风风道,所述加湿膜、冷凝器和外风机位于室外风风道中;所述室内进风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内风风道,所述蒸发器和内风机位于室内风风道中。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还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新风风道。优选地,所述机壳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围接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数个侧板;数个侧板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室外进风口开设在一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和/或一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所述室外排风口开设在另一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所述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开设在一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两端上。优选地,所述机壳内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与对应的一第一侧板在所述机壳内界定出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隔绝的进风腔室;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腔室;所述隔热板上设有隔板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通过所述隔板风口连通所述换热芯体的第二换热流道。优选地,所述隔板风口处设有室内进风过滤网。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可开合的第一检修门。优选地,所述室外进风口处设有室外进风过滤网。优选地,所述被动型空调模块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底部。优选地,所述被动型空调模块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优选地,对应所述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所述机壳上设有可开合的第二检修门。本技术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基于集装箱构建模块化数据中心为基础,把蒸发端、冷凝端按区域布局融合在一个机组上,解决传统机型的布管难度,降低成本;可根据站点要求灵活搬运或安装。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去除顶板)在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去除一侧板)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去除顶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用于数据中心机房,其可包括机壳10、安装在机壳10内的换热芯体20、冷凝器30、外风机40、蒸发器50、压缩机60和内风机70。在机壳10内,冷凝器30位于换热芯体20的上方,外风机40位于冷凝器30的上方,蒸发器50位于换热芯体20的一侧,压缩机60和内风机70位于蒸发器50远离换热芯体20的一侧。换热芯体20内包括有相互隔绝且交替相邻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机壳10上设有室外进风口101、室外排风口102、室内进风口103和室内送风口104。室外进风口101、第一换热流道和室外排风口102依次连通形成室外风风道,冷凝器30和外风机40位于室外风风道中;室内进风口103、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104依次连通形成室内风风道,蒸发器50和内风机70位于室内风风道中。压缩机60通过连接管(如铜管)分别连接蒸发器50和冷凝器30形成制冷剂(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60也位于室内风风道中。其中,机壳10可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11和顶板12、围接在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的数个侧板;数个侧板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板13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板14。换热芯体20在机壳10内可以位于较为居中的位置。冷凝器30和外风机40在换热芯体20的上方也处于机壳10内上端。室外进风口101开设在一第一侧板13的下端和/或一第二侧板14的下端,满足进风量需求,提供高质量空气。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朝下,从而室外进风口101通过换热芯体20的下方空间与第一换热流道的开口连通;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朝上(朝向冷凝器30)。室外排风口102开设在另一第一侧板13的上端,可与室外进风口101位于机壳10相对的两侧板上。在外风机40的驱动下,室外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01进入到室外风风道中,沿着室外风风道通过换热芯体20后,再通过冷凝器30,最后从室外排风口102排出,空气流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室外进风口101处设有室外进风过滤网110,将室外PM2.5颗粒物阻挡在外。蒸发器50在机壳10内位于换热芯体20的一侧,换热芯体20的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朝向该蒸发器50,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则相背于蒸发器50,朝向一第一侧板13。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朝向室外进风口101所在的第一侧板13,室内进风口103对应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开设在该第一侧板13的上端或者与该相邻的第二侧板14上。室内送风口104开设在一第二侧板14上且远离室内进风口103。对于室内进风口103和室内送风口104均设置在第二侧板14上时,两者在该第二侧板14上位于第二侧板14的相对两端上。内风机70可以对应室内送风口104设置,如设置在室内送风口104的内侧。在内风机7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103进入室内风风道,沿着室内风风道通过换热芯体20与室外风进行热交换,再通过蒸发器50,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04排出送回室内,空气流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通过上述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将室内高温带到室外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机壳10内设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设置在换热芯体20远离蒸发器50的一侧,与对应的一第一侧板13在机壳10内界定出与室外进风口101相隔绝的进风腔室;室内进风口103连通进风腔室。隔热板15上设有隔板风口105,室内进风口103通过隔板风口105连通换热芯体20的第二换热流道。隔板风口105处设有室内进风过滤网120,用于过滤空气,将PM2.5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换热芯体、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上方的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外风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蒸发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蒸发器远离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压缩机和内风机、加湿膜;/n所述换热芯体内包括有相互隔绝且交替相邻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机壳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加湿膜安装在所述室外进风口内侧;所述室外进风口、第一换热流道和室外排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外风风道,所述加湿膜、冷凝器和外风机位于室外风风道中;所述室内进风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内风风道,所述蒸发器和内风机位于室内风风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换热芯体、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上方的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外风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蒸发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蒸发器远离所述换热芯体一侧的压缩机和内风机、加湿膜;
所述换热芯体内包括有相互隔绝且交替相邻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机壳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加湿膜安装在所述室外进风口内侧;所述室外进风口、第一换热流道和室外排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外风风道,所述加湿膜、冷凝器和外风机位于室外风风道中;所述室内进风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室内风风道,所述蒸发器和内风机位于室内风风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还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第二换热流道和室内送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新风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型空调模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围接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数个侧板;数个侧板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板;
所述室外进风口开设在一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和/或一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所述室外排风口开设在另一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
所述室内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光祥程春张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