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2808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由全空气空调系统和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组成。包括均设置在地下车站内的空调器、回排风机、管道、多联空调室内外机等,所述空调器内设置有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冻水管道,空调器通过水管与设置在室外或地面的冷水机组相连,空调器的一端与新风道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相连;回排风机的一端与排风管相连,另一端与空调器及室外排风道相连,排风管设置在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能够为地下车站设备用房提供稳定可靠、满足设备工艺要求且能充分利用室外冷源、节约能耗的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专利涉及空调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面铁路站房中的通信、信号、信息、控制室等重要设备房间的空调系统,通常采用风冷型机房专用空调,具有设计简单、设备布置灵活、对室内的温湿度控制精确等优点,因此对于地面铁路站房优先采用风冷型机房专用空调。但此空调系统对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管的长度要求比较苛刻,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冷媒管通常不大于40m,否则,不但设备造价会大幅增加,维护困难,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也会缩短。而城际铁路地下站深埋地下,受冷媒管长度及地面规划条件的限制,通常不具有在地面设置风冷型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包括均设置在地下车站内的空调器、回排风机和多联机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内设置有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冻水管道,空调器通过水管与设置在室外或地面的冷水机组相连,所述空调器的一端与新风道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相连,所述送风管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回排风机的一端与排风管相连,另一端与排风道及空调器新风道相连,所述排风管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排风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多联机空调室内机、冷媒管和设置在地面或排风道内的室外机。r>进一步地,所述回排风机与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之间的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回排风机与排风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回排风机和排风道相连;所述空调器与送风道之间设置有新风道,所述新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空调器和送风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新风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和新风道之间设置有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道和新风道相连,且回风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进一步地,所述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包括通信设备用房、信号设备用房、综合监控设备室、信息配线间和消防控制室,且所述送风管穿过通信设备用房、信号设备用房、综合监控设备室、信息配线间和消防控制室,所述排风管穿过通信设备用房、信号设备用房、综合监控设备室、信息配线间和消防控制室。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地下排风道内或地面的备用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和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备用多联机空调室内机,所述备用空调室外机和多联机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市政供水管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铁路地下车站的空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空调系统通过利用设置在室外或地面的冷水机组将降温后的冷冻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空调器中,与送风道中往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输送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将空气进行降温,从而实现降低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温度的作用。同时,在检测到室内的湿度降低时,还可以通过热量交换装置进行加湿处理。也可根据室内温度控制精度的需要,选择控制开启或关闭电加热器。本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和焓值确定运行模式,即按最小新风、全新风及通风三种模式运行,过渡季和冬季采用通风模式,充分利用室外冷源,节约能耗。完美的解决了现有的城际铁路地下站设备用房采用传统的风冷型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存在较多的制约条件和弊端。平时开启全空气空调系统即可满足设备用房的工艺需要,当全空气空调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停运时开启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以确保设备用房内的温度满足工艺要求。备用空调系统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备用空调系统与全空气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运行。本空调系统能够为地下站设备用房提供稳定可靠、满足设备工艺要求且能充分利用室外冷源、节约能耗的空调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第四阀门;5、回排风机;6、空调器;7、排风管;8、送风管;9、水管;10、冷水机组;11、通信设备用房;12、信号设备用房;13、综合监控设备室;14、信息配线间;15、消防控制室;16、冷媒管;17、多联机空调室内机;18、备用空调室外机;19、连接管道;20、新风道;21、回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地下车站内的空调器(6)、回排风机(5)和多联机空调室内机(17),所述空调器(6)内设置有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冻水管道,空调器(6)通过水管(9)与设置在室外或地面的冷水机组(10)相连,所述空调器(6)的一端与新风道(20)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8)相连,所述送风管(8)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回排风机(5)的一端与排风管(7)相连,另一端与排风道相连,所述排风管(7)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排风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多联机空调室内机(17)、冷媒管(16)和设置在地面或排风道内的室外机(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地下车站内的空调器(6)、回排风机(5)和多联机空调室内机(17),所述空调器(6)内设置有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冻水管道,空调器(6)通过水管(9)与设置在室外或地面的冷水机组(10)相连,所述空调器(6)的一端与新风道(20)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8)相连,所述送风管(8)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回排风机(5)的一端与排风管(7)相连,另一端与排风道相连,所述排风管(7)设置在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内的部分设置有排风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多联机空调室内机(17)、冷媒管(16)和设置在地面或排风道内的室外机(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排风机(5)与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之间的排风管(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际铁路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排风机(5)与排风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19),所述连接管道(19)的两端分别与回排风机(5)和排风道相连;所述空调器(6)与送风道之间设置有新风道(20),所述新风道(20)的两端分别与空调器(6)和送风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1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新风道(2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邵建霖陈雅莉党艺欣何佳任贵鹏陈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