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室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24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压室布置结构,属于输水系统上的调压设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调压室和输水系统,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调压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输水系统相连接,调压室包括圆形钢管,圆形钢管两端通过圆锥钢管固定连接钢封头,以形成密闭结构的气室;圆锥钢管连接圆形钢管的这一端为大径端、连接钢封头的这一端为小径端;圆形钢管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输水系统相连接。当输水系统沿线地形不完整或埋深浅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气垫式调压室的方式实施,以节省引水沿线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压室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压室布置结构,属于输水系统上的调压设施

技术介绍
输水系统较长的水电站工程中,为保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通常会在输水系统上靠近厂房的某位置布置调压设施。如果输水系统沿线埋深大,围岩地质条件好,通常采用地下常规调压室(室内水面为自由面)或地下气垫式调压室(室内水面为有压气体),相同条件下,前者水平面积小,高度大,后者水平面积大,高度小,两者结构及水力条件均较好,而且,气垫式调压室利用其城门洞形断面衬砌内壁贴挂的一层薄钢板(衬砌与围岩上打设的平压空腔、平压孔等形成的管网平压系统,平衡了钢板内外侧压力)进行防渗闭气,效果良好。而当输水系统沿线地形不完整或埋深浅时,没有围岩的良好作用,设置地下调压室显然不合适,这是因为气室内气体压力较大,且无条件布置地下气垫式调压室的那种平压系统。此种情况下,大多采取扩大引水钢管直径或增加引水钢管条数(即将引水钢管供水方式由联合供水改为单元供水),以便取消调压室的技术方案;也有的依然考虑设置常规调压室,此时调压室为高耸于地面的开敞式调压塔型式。采用扩大引水钢管直径或增加引水钢管条数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取缔调压室方案,但是工程量增加较多,工期相对较长,经济性相对较差。地面调压塔水平断面小,高度大,露出于地面的塔体部分为长悬臂结构,结构安全度相对较低,抗震稳定性相对较差,需采取较强的防震抗震措施,工程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压室布置结构,当输水系统沿线地形不完整或埋深浅时,也可以采用气垫式调压室的方式实施,以节省引水沿线工程投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调压室布置结构,包括调压室和输水系统,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调压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输水系统相连接,调压室包括圆形钢管,圆形钢管两端通过圆锥钢管固定连接钢封头,以形成密闭结构的气室;圆锥钢管连接圆形钢管的这一端为大径端、连接钢封头的这一端为小径端;圆形钢管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输水系统相连接。进一步地是:连接管中部设置有波纹管伸缩节。进一步地是:圆形钢管的侧壁开设有进人孔,进人孔配设有进人孔封头;连接管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布置有爬梯。进一步地是:连接管为钢管。进一步地是:输水系统为引水钢管。进一步地是:调压室外侧包覆有混凝土或者回填土石。进一步地是:调压室的下半部布设于原始地面开挖的沟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受力条件较好的圆形钢管结构型式,并且设置了圆锥钢管作为过渡段以适应钢封头的制造技术水平,确保了气室的封闭性及工作稳定可靠性。当输水系统沿线地形不完整或埋深浅时,本技术也可采用布置气垫式调压室的方式实施,水平面积大、高度小,对地形条件的适应性强,抗震安全度高,技术经济性较好;气室采用圆形钢管型式,结构简单且受力条件好,施工方便。本技术既可降低调压室高度,保证结构安全性,弱化抗震稳定问题,又可节省引水沿线工程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标记:1-圆形钢管、2-圆锥钢管、3-钢封头、4-输水系统、5-连接管、6-波纹管伸缩节、7-进人孔、8-进人孔封头、9-爬梯、10-气室、11-水面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调压室和输水系统4,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调压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调压室包括圆形钢管1,圆形钢管1两端通过圆锥钢管2固定连接钢封头3,以形成密闭结构的气室10;圆锥钢管2连接圆形钢管1的这一端为大径端、连接钢封头3的这一端为小径端;圆形钢管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其中,圆形钢管1即是指等直径设计的标准圆形钢管,圆形钢管1不仅用于防渗闭气,而且承担内外侧压力;通过采用受力条件较好的圆形钢管结构型式,并且设置了圆锥钢管作为过渡段以适应钢封头的制造技术水平,确保了气室的封闭性及工作稳定可靠性。此外,连接管5也优选采用钢管的形式。输水系统4优选为引水钢管。圆形钢管1与连接管5的连接点位于圆形钢管1的底部,以满足气室10运行水力要求为基准进行设计。本技术在连接管5中部设置有波纹管伸缩节6,以适应气室10钢管与引水钢管间的不同程度变形。为方便检修,圆形钢管1的侧壁开设有进人孔7,进人孔7配设有进人孔封头8;连接管5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布置有爬梯9,爬梯9同样优选采用钢结构制作。设置的进人孔7和爬梯9,可作为进入引水钢管中、后段的检修通道。当输水系统沿线地形不完整或埋深浅时,本技术尤其适用,优选实施方式为,在原始地面开挖沟槽,调压室的下半部布设于原始地面开挖的沟槽内。即调压室采用半地下结构、半地面结构。此外,调压室外侧包覆有混凝土或者回填土石,以起到抗冻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调压室布置结构,包括调压室和输水系统(4),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调压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调压室包括圆形钢管(1),圆形钢管(1)两端通过圆锥钢管(2)固定连接钢封头(3),以形成密闭结构的气室(10);圆锥钢管(2)连接圆形钢管(1)的这一端为大径端、连接钢封头(3)的这一端为小径端;圆形钢管(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调压室布置结构,包括调压室和输水系统(4),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调压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调压室包括圆形钢管(1),圆形钢管(1)两端通过圆锥钢管(2)固定连接钢封头(3),以形成密闭结构的气室(10);圆锥钢管(2)连接圆形钢管(1)的这一端为大径端、连接钢封头(3)的这一端为小径端;圆形钢管(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5)与输水系统(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5)中部设置有波纹管伸缩节(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室布置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连陈子海张清琼蒙富强童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