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0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涉及交通标志牌安装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支架与立柱,立柱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立柱一体设置,支架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凸块卡接连接的第一凹槽,支架沿第一凹槽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立柱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来实现对支架与立柱的卡接,通过螺栓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接,既降低了支架在立柱上滑动的情况,又提高了支架与立柱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
本技术涉及交通标志牌安装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它可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的表达,同时还表达了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目前的交通标牌都采用铝板和图文薄膜贴制成型,通过普通U型管箍拉紧在立柱上,铝板直接通过螺栓与普通U型管箍拉紧。如此,铝板容易在拉力下变形,同时普通U型管箍在将铝板固定在立柱上时,时间久了容易松动产生转动或滑落,特别是由于大风的吹动,标志牌很容易歪斜,歪斜的标志牌容易给人带来误解进而影响交通出行,同时也影响到了城市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不熟悉环境的人们带来了不便。在公开号为CN2039664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标志牌的安装件。包括连接件和锁紧箍,以及连接二者的螺栓和螺母,连接件开有活动槽,且活动槽一侧开有开口,另一侧设置有铆钉孔;锁紧箍弧形内侧设置有防滑槽,其内配合设置有防滑条。连接件通过在铆钉孔处与标志牌钉紧拉铆钉,从而使标志牌与连接件紧密连接。连接件的开口所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齿凸。齿凸的设计便于连接件与立柱之间的防滑。连接件的开口内侧设置有内斜口。螺栓的螺帽直径小于活动槽的宽度,且大于开口的宽度;同时螺栓的螺杆直径小于开口的宽度。防滑条为防滑橡胶条与防滑槽配合,能有效防止锁紧箍在立柱上滑动或转动,避免标志牌斜歪。具体使用时,调整位置,先将标志牌与连接件通过拉铆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二者直接的连接不能有松动;然后,使用螺帽大于连接件的开口的螺栓,将螺帽插入活动槽并使螺杆穿过开口;将锁紧箍的防护槽内填装防滑条,然后套在待安装的立柱上,并将两端的安装孔分别套在螺栓的螺杆上,并调节位置使连接件的齿凸与立柱表面接触,最后使用螺母锁紧。从而完成交通标志牌与立柱直接的连接安装。上述装置中,对于立柱与支架的连接,连接强度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通过设置的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来实现对支架与立柱的卡接,通过螺栓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接,既降低了支架在立柱上滑动的情况,又提高了支架与立柱的连接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包括支架与立柱,所述立柱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立柱一体设置,所述支架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卡接连接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凹槽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来实现对支架与立柱的卡接,通过螺栓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接,既降低了支架在立柱上滑动的情况,又提高了支架与立柱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上沿平行于所述立柱轴线方向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两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贯穿孔一体设置,所述贯穿孔内插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由连接所述弹簧端到远离所述弹簧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块远离所述弹簧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贯穿孔且靠近所述弹簧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二凸块穿出所述贯穿孔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凸块的第二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凸块以及开设的第二凹槽,通过两者之间的卡接能够进一步对立柱与支架进行固定,而设置的弹簧能够对第二凸块进行实现复位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伸缩杆为弹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设的伸缩杆可以在弹簧伸缩的过程中实现导向,而使用弹性材料能够使伸缩杆实现弯曲的形变,进一步方便弹簧的收缩。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中间铰接连接的两根导杆,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弹簧一端伸出所述立柱设置,所述立柱上对应设有可使导杆转动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设置为导杆可以在立柱外侧利用杠杆的原理实现对内部第二凸块以及弹簧的控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地面一侧铰接连接有可将滑槽扣合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盖板可以对滑槽进行封盖,避免在外界放置时间较长,灰尘等进入,相较于暴露在外界下,尽量降低了与空气的接触,延长了机构被氧化的时间,提高了机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弹簧一端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常态下,所述弹性绳处于拉伸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弹性绳对导杆进行位置进行限制。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裹于所述导杆和所述弹性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外壳能够对机构进行保护,降低了鸟类等对弹性绳的破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为一个棱台与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所述棱台贴合于所述立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接立柱与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来实现对支架与立柱的卡接,通过螺栓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接,既降低了支架在立柱上滑动的情况,又提高了支架与立柱的连接强度;(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凸块以及开设的第二凹槽,通过两者之间的卡接能够进一步对立柱与支架进行固定,而设置的弹簧能够对第二凸块进行实现复位的作用;(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设置为导杆可以在立柱外侧利用杠杆的原理实现对内部第二凸块以及弹簧的控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架;2、立柱;3、第一凸块;4、第一凹槽;6、第二通孔;7、螺栓;8、棱台;9、长方体;10、贯穿孔;12、弹簧;13、第二凸块;14、第二凹槽;15、伸缩杆;16、导杆;17、弹性绳;19、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包括支架1与立柱2,立柱2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上设有第一凸块3,第一凸块3与立柱2一体设置,支架1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凸块3卡接连接的第一凹槽4,支架1沿第一凹槽4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立柱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6通过螺栓7连接。第一凸块3为一个棱台8与一个长方体9的组合体,棱台8贴合于立柱2,且一体设置。第一凸块3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接立柱2与支架1。通过设置的第一凸块3与第一凹槽4来实现对支架1与立柱2的卡接,通过螺栓7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6的连接,既降低了支架1在立柱2上滑动的情况,又提高了支架1与立柱2的连接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包括支架(1)与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上设有第一凸块(3),所述第一凸块(3)与所述立柱(2)一体设置,所述支架(1)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3)卡接连接的第一凹槽(4),所述支架(1)沿所述第一凹槽(4)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6)通过螺栓(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包括支架(1)与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上设有第一凸块(3),所述第一凸块(3)与所述立柱(2)一体设置,所述支架(1)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3)卡接连接的第一凹槽(4),所述支架(1)沿所述第一凹槽(4)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6)通过螺栓(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标志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3)上沿平行于所述立柱(2)轴线方向上设有贯穿孔(10),所述贯穿孔(10)两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贯穿孔(10)一体设置,所述贯穿孔(10)内插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有第二凸块(13),所述第二凸块(13)由连接所述弹簧(12)端到远离所述弹簧(12)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块(13)远离所述弹簧(12)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贯穿孔(10)且靠近所述弹簧(12)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10),所述第二凸块(13)穿出所述贯穿孔(10)时,所述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凹槽(4)内对应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凸块(13)的第二凹槽(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高任军屈丹萍陈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瑞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