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眩板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防眩板、设置于防眩板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位于防眩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垂直固定有螺钉,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隔离带上,所述防眩板一侧的安装孔为两个,所述螺钉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每一所述金属垫片上均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眩板的安装结构通过金属垫片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的安装更加稳定,防止其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进而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眩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防眩板是高速公路隔离带上常用的道路设施,用于隔挡对向车道的车灯引起的眩光,防止对向车道上的车灯对司机造成不良影响而存在的交通隐患。现有的防眩板由于厚度较薄,在实际使用中常年受到风力作用导致防眩板与安装座连接处极易发生断裂,影响防眩板的防炫目效果,增加事故发生的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953805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道路防眩板,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防眩板以及与防眩板底部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设置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由支柱和旋转台两部分组成,所述支柱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台中间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所述支柱顶端形状相配合,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台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所述防眩板形状相同。本技术公开的便于施工的道路防眩板,通过旋转结构的设置,在迎风时,减少了防眩板底部与安装座之间的剪切力,提高了防眩板根部的强度,避免了防眩板从根部断裂的情况。该方案解决了防眩板与安装座连接处易断裂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防眩板在安装时,一般是在底座两侧各通过一个螺钉将防眩板固定到隔离带顶部,但是由于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其受力面积有限,防眩板常年受风力作用,极易从隔离带顶部拔起,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通过金属垫片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的安装更加稳定,防止其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进而减小安全隐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防眩板、设置于防眩板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位于防眩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垂直固定有螺钉,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隔离带上,所述防眩板一侧的安装孔为两个,所述螺钉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每一所述金属垫片上均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与底座之间的金属垫片可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得固定更加稳定;每一个金属垫片都通过两个螺钉进行固定,相较于一个螺钉可使防眩板的固定更加稳定,相较于多个螺钉可以在节省安装时间;综上所述,使用该安装结构可以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的安装更加稳定,防止其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进而减小安全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垫片靠近所述防眩板一侧的弧度与所述防眩板弧度匹配,所述金属垫片远离所述防眩板一侧的弧度与所述底座的弧度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金属垫片与底座形状匹配,增大金属垫片与底座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固定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为由防眩板两侧底部垂直凸出的耳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为凸出的耳片可以减小底座的面积和防眩板整体的重量,节省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所述金属垫片的尺寸小于每一耳片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垫片位于耳片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保证金属垫片与耳片充分接触,而且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为腰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垫片上的通孔为腰形孔,便于用户调节、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带的截面为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带的截面为梯形可有效的防止车辆撞击导致防眩板损坏,影响其防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带顶部中部设有凹槽,所述防眩板底部一体凸出设有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眩板底部的卡块卡入凹槽内,增大防眩板与隔离带的接触,使防眩板的固定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底部与所述凹槽底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可以起减震的作用,对施加到防眩板上的力起一定的抵消作用,使其固定更加稳定,防止防眩板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螺钉与底座之间的金属垫片可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得固定更加稳定;每一个金属垫片都通过两个螺钉进行固定,相较于一个螺钉可使防眩板的固定更加稳定,相较于多个螺钉可以在节省安装时间;综上所述,使用该安装结构可以增大螺钉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的安装更加稳定,防止其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进而减小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眩板安装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眩板;2、底座;3、安装孔;4、螺钉;5、隔离带;51、凹槽;52、卡块;53、弹簧;6、金属垫片;6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防眩板1、设置于防眩板1底部的底座2,底座2为由防眩板1两侧底部垂直凸出的耳片,底座2位于防眩板1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3,安装孔3处垂直固定有螺钉4,底座2通过螺钉4固定在隔离带5上,隔离带5的截面为梯形,防止车辆撞击导致防眩板1损坏,影响其防眩效果。防眩板1一侧的安装孔3为两个,螺钉4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6,金属垫片6靠近防眩板1一侧的弧度与防眩板1弧度匹配,金属垫片6远离防眩板1一侧的弧度与底座2的弧度匹配,且每一金属垫片6的尺寸小于每一耳片的尺寸,每一金属垫片6上均与安装孔3对应设有通孔61,通孔61为便于调节、安装的腰形孔。螺钉4与底座2之间的金属垫片6可增大螺钉4与底座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防眩板1得固定更加稳定,防止其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顶部拔起,进而减小安全隐患。如图2、图3,隔离带5顶部中部设有凹槽51,防眩板1底部一体凸出设有卡块52,防眩板1底部的卡块52卡入凹槽51内,增大防眩板1与隔离带5的接触,使防眩板1的固定更加稳定。卡块52底部与凹槽51底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53,弹簧53可以起减震的作用,对施加到防眩板1上的力起一定的抵消作用,使其固定更加稳定,防止防眩板1受风力作用从隔离带5顶部拔起。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防眩板在安装时,首先将防眩板1底部的卡块52卡入隔离带5的凹槽51内进行初步固定;然后用螺钉4将防眩板1稳定的固定到隔离带5上,螺钉4与底座2之间连接有金属垫片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防眩板(1)、设置于防眩板(1)底部的底座(2),所述底座(2)位于防眩板(1)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处垂直固定有螺钉(4),所述底座(2)通过螺钉(4)固定在隔离带(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1)一侧的安装孔(3)为两个,所述螺钉(4)与所述底座(2)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6),每一所述金属垫片(6)上均与所述安装孔(3)对应设有通孔(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防眩板(1)、设置于防眩板(1)底部的底座(2),所述底座(2)位于防眩板(1)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处垂直固定有螺钉(4),所述底座(2)通过螺钉(4)固定在隔离带(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1)一侧的安装孔(3)为两个,所述螺钉(4)与所述底座(2)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6),每一所述金属垫片(6)上均与所述安装孔(3)对应设有通孔(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片(6)靠近所述防眩板(1)一侧的弧度与所述防眩板(1)弧度匹配,所述金属垫片(6)远离所述防眩板(1)一侧的弧度与所述底座(2)的弧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庆,陈海相,叶国挺,陈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瑞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