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其设于下部基础(1)上,包括调整支座和轨道板(9);其中,所述下部基础(1)设有预埋管套;所述轨道板(9)设有预埋管套;所述调整支座包括预调高垫板(2),所述预调高垫板(2)顶端设有下支座板(3),所述下支座板(3)的顶端设有钢衬板(5),所述钢衬板(5)的顶端和所述述轨道板(9)的底端之间设有上支座板(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各部件均为预制式,生产安装质量高,现场施工拼装快捷,减少施工强度,养护维修条件较好。同时,该装配式轨道结构的调整构件易于操作,且调整量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实现快速更换,降低轨道结构调整施工对列车运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
本技术属于铁路轨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砟轨道结构,无砟轨道结构建成后很难再改变其几何形位,现行很多路段地形都比较复杂,施工不易。当出现活动断裂带错动、基础工程施工误差、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桥梁基础纵向变形等情况,需要通过调节轨道结构来适应轨道不平顺的要求。目前调节轨道结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扣件系统的条件,国内外常用的特殊扣件的最大调高量一般不超过60mm,这样的调整量远不能满足一些环境恶劣的工况的要求。例如活动断裂带错动、钢桁梁桥主纵梁纵向位移等。若对活动断裂带错动、钢桁梁桥主纵梁纵向位移地段的轨道结构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一旦发生短时间大位移,轨道结构将发生大范围的破坏,导致无法继续运营,只能进行拆除重建,且受场地、施工工艺限制,修复时间长,工程难度大,修复成本高,无法快速具备通车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各部件均为预制式,生产安装质量高,节约材料,现场施工拼装快捷,减少施工强度,养护维修条件较好。同时,该装配式轨道结构的调整构件易于操作,且调整量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实现快速更换,降低轨道结构调整施工对列车运营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设于下部基础上,包括下部基础、调整支座和轨道板;其中,所述轨道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均设有预埋管套,其顶端面上还设有钢轨;所述调整支座设于所述下部基础和所述轨道板之间,所述调整支座包括设于所述下部基础顶端面上的矩形板状的预调高垫板,通过所述预调高垫板的调整到达所述调整支座的垂向高度的调整,所述预调高垫板顶端面设有矩形凹台状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的顶端面设有矩形凸台状的钢衬板,所述钢衬板的顶端面和所述述轨道板的底端面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的一侧面设有纵向矩形槽,所述纵向矩形槽的内侧面设有侧面滑板,为所述调整支座纵向位移提供导向。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板的四角位置设有圆形通孔,其通过上支座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轨道板的底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滑板由摩擦系数低、强度高的材料制成,降低所述装配式轨道结构纵向调整时的摩擦阻力。进一步的,所述钢衬板顶端面设有椭圆形浅槽,在其所述的椭圆形浅槽内部设有椭圆形顶面滑板,所述顶面滑板摩擦系数低、强度高的材料制成,降低所述装配式轨道结构纵向调整时的摩擦阻力。进一步的,所述下支座板的矩形凹台内部设有长方体状橡胶垫板,吸收所诉钢衬板产生的振动,隔离所述钢衬板和所述下支座板。进一步的,所述下支座板的矩形凹台顶部设有回形状的密封橡胶圈,保障所述下支座板矩形凹台的密封。进一步的,所述下支座板一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测定位置的指针。进一步的,所述预调高垫板和所述下支座板的四角位置均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预调高垫板和所述下支座板通过下支座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轨道下部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支座板的矩形凹台尺寸与所述钢衬板的矩形凸台尺寸相符合,确保所述下支座板的矩形凹台内部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的所有构件均为装配式产品。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的各部件均为预制式,生产安装质量高,节约材料,现场施工拼装快捷,减少施工强度,养护维修条件较好。同时,该装配式轨道结构的调整构件易于操作,且调整量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实现快速更换,降低轨道结构调整施工对列车运营的影响。(2)本技术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上支座板与铁衬板上的滑板组成摩擦系数较低的摩擦副,实现了轨道结构纵向较大的调整量,能够适应轨道下部基础纵向较大位移。同时,可通过调整预调高垫板的高度完成对轨道板高度的调整,进而保障相邻两轨道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部。(3)本技术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在所述下支座板凹台与所述铁衬板之间设置了所述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为轨道结构垂向提供缓冲减振的作用,提高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轨道板9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轨道板9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支座爆炸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支座爆炸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支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支座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支座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正常状态下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发生纵向变形状态下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纵向调整之后侧视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发生垂向变形状态下侧视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垂向调整之后侧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轨道下部基础、2-预调高垫板、3-下支座板、4-橡胶垫板、5-钢衬板、6-密封橡胶圈、7-指针、8-上支座板、9-轨道板、10-钢轨、11-侧面滑板、12-顶面滑板、13-下支座固定螺栓、14-上支座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该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设于下部基础上,装配式轨道结构包括轨道调整支座和轨道板9。调整支座设于轨道下部基础1与轨道板9之间,为设于其顶部的下部基础1提供稳定的支撑,保障钢轨10的稳定,同时,在轨道下部基础1与轨道板9发生纵向或和垂向的变形之后,可通过该调整支座进行灵活可靠的调整,进而保障轨道板9整体的平整性,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各部件均为预制式,生产安装质量高,节约材料,现场施工拼装快捷,减少施工强度,养护维修条件较好。同时,该装配式轨道结构的调整构件易于操作,且调整量大,可以根据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设于下部基础(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支座和轨道板(9);其中,/n所述轨道板(9)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均设有预埋管套,其顶端面上还设有钢轨(10);/n所述调整支座设于所述下部基础(1)和所述轨道板(9)之间,所述调整支座包括设于所述下部基础(1)顶端面上的矩形板状的预调高垫板(2),通过所述预调高垫板(2)的调整到达所述调整支座的垂向高度的调整,所述预调高垫板(2)顶端面设有矩形凹台状下支座板(3),所述下支座板(3)的顶端面设有矩形凸台状的钢衬板(5),所述钢衬板(5)的顶端面和所述述轨道板(9)的底端面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上支座板(8),所述上支座板(8)的一侧面设有纵向矩形槽,所述纵向矩形槽的内侧面设有侧面滑板(11),为所述调整支座纵向位移提供导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设于下部基础(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支座和轨道板(9);其中,
所述轨道板(9)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均设有预埋管套,其顶端面上还设有钢轨(10);
所述调整支座设于所述下部基础(1)和所述轨道板(9)之间,所述调整支座包括设于所述下部基础(1)顶端面上的矩形板状的预调高垫板(2),通过所述预调高垫板(2)的调整到达所述调整支座的垂向高度的调整,所述预调高垫板(2)顶端面设有矩形凹台状下支座板(3),所述下支座板(3)的顶端面设有矩形凸台状的钢衬板(5),所述钢衬板(5)的顶端面和所述述轨道板(9)的底端面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上支座板(8),所述上支座板(8)的一侧面设有纵向矩形槽,所述纵向矩形槽的内侧面设有侧面滑板(11),为所述调整支座纵向位移提供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8)的四角位置设有圆形通孔,其通过上支座固定螺栓(14)固定于所述轨道板(9)的底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滑板(11)由摩擦系数低、强度高的材料制成,降低所述装配式轨道结构纵向调整时的摩擦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调整量的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衬板(5)顶端面设有椭圆形浅槽,在其所述的椭圆形浅槽内部设有椭圆形顶面滑板(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周磊王森荣孙立杨尚福娄会彬全顺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