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16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若干水路通道,每个水路通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位于底座顶面上的连接通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过滤设备、增压设备或阀门装置的安装孔或固定部,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外接水路接头,所述外接水路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水路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水器底座,通过在底座内一体式设置水路通道,代替了现有的净水器通过复杂的外部管路连接各个滤芯的模式,大大简化了整个净水器的生产和装配流程,节约了成本;同时,整个装置更加集约化,减小了整个装置的空间占用,使之更便于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器底座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净水器底座。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器越来越普及地出现在家庭、办公室、学校和车站等公共场所,使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取到符合饮用要求的纯净水。然而,现有的净水器还存在如下缺点:净水器中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较为复杂,增加了生产、安装成本,不利于后续的维护,尤其是用户很难自行更换滤芯;同时,复杂的管路设计也使得净水器的体积和结构难以简化,放置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净水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底座,通过在底座内一体式设置水路通道,以克服现有净水去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器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若干水路通道,每个水路通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位于底座顶面上的连接通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过滤设备、增压设备或阀门装置的安装孔或固定部,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外接水路接头,所述外接水路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水路通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水路通道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下表面的槽体,所述槽体于所述顶板加工时一体式成型,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底部,用于密封所述槽体以构成水路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孔处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快接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外接水路接头包括设于底座侧面的浓水接头、原水接头、净水接头和纯水接头。进一步的,所述水路通道包括用于连通原水接头与超滤膜滤芯进水口的第一通道,用于连通超滤膜滤芯第一出水口与净水接头及第一电磁阀进水口的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一电磁阀出水口与第一切换阀第一进水口的第三通道,用于连通第一切换阀出水口与增压泵进水管路的第四通道,用于连通增压泵出水管路与RO膜滤芯进水口的第五通道,用于连通RO膜滤芯纯水出口与储水冲洗罐进水口的第六通道,用于连通RO膜滤芯浓水出口与第二切换阀第一进水口的第七通道,用于连通第二切换阀出水口与浓水接头的第八通道,以及用于连通储水冲洗罐第一出水口与纯水接头的第九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水路通道还包括用于连通储水冲洗罐第二出水口与第一切换阀第二进水口的第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水路通道还包括用于连通超滤膜滤芯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切换阀第二进水口的第十一通道,所述第十一通道上设有通电常开、断电关闭的废水阀。进一步的,该净水器底座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用于支撑所述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净水器底座,通过在底座内一体式设置水路通道,代替了现有的净水器通过复杂的外部管路连接各个滤芯的模式,大大简化了整个净水器的生产和装配流程,节约了成本;同时,整个装置更加集约化,减小了整个装置的空间占用,使之更便于放置。同时,通过固定式垂直快接接头的设置,使得各个滤芯的更换更加便捷,使用者可自行进行更换,节省了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净水器底座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净水器底座实施例的顶板背面水路通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净水器底座实施例的底座顶板正面电磁阀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水器实施例的使用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底座,如图1-3所示,该底座1内设有若干水路通道11,每个水路通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位于底座1顶面上的连接通孔100。同时,底座1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过滤设备、增压设备或阀门装置的安装孔或固定部,并在侧面设有外接水路接头12,该外接水路接头12的一端与其中一些水路通道相连通。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底座1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而水路通道11包括位于顶板13下表面的槽体130,槽体130于顶板13加工时一体式成型,底板14安装于顶板13的底部,从而密封槽体130以构成水路通道。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底座1还包括基座15,该基座15位于底座底部,用于支撑底座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水路通道端部开设于底座1顶面上的连接通孔100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快接接头(141、142、143)。该快接接头(141、142、143)分别用于连接过滤储水设备或增压设备上的相应快接接头,从而使其安装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和3所示,外接水路接头12包括设于底座侧面的浓水接头121、原水接头122、净水接头123和纯水接头124。可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的净水器底座使用时,其上安装有超滤膜滤芯2、RO膜滤芯3、储水冲洗罐4以及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5。参考图3,一并安装有电磁阀62、第一切换阀63、第二切换阀64和废水阀67。从而,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水路通道11包括用于连通原水接头122与超滤膜滤芯2进水口的第一通道110,用于连通超滤膜滤芯2第一出水口与净水接头123及第一电磁阀62进水口的第二通道111,用于连通第一电磁阀62出水口与第一切换阀63第一进水口的第三通道112,用于连通第一切换阀63出水口与增压泵5进水管路151的第四通道113,用于连通增压泵5出水管路152与RO膜滤芯3进水口的第五通道114,用于连通RO膜滤芯3纯水出口与储水冲洗罐4进水口的第六通道115,用于连通RO膜滤芯3浓水出口与第二切换阀64第一进水口的第七通道116,用于连通第二切换阀64出水口与浓水接头121的第八通道117,以及用于连通储水冲洗罐4第一出水口与纯水接头124的第九通道11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水路通道11还包括用于连通储水冲洗罐4第二出水口与第一切换阀63第二进水口的第十通道119,从而在机器停止运行时,可将储水冲洗罐中的纯水反充到RO膜滤芯中,从而使RO膜滤芯中的水质保持在良好水准,再次使用时开机即可放出符合标准的出水。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水路通道11还包括用于连通超滤膜滤芯2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切换阀64第二进水口的第十一通道120,从而在用原水冲洗超滤膜滤芯2时,可将废水通过该通道从浓水接头121排除,便于超滤膜滤芯2进行冲洗。进一步的,第十一通道120上设有通电常开、断电关闭的废水阀64,从而避免了突然断电时超滤膜滤芯2中的水从该通道流出。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若干水路通道(11),每个水路通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位于底座(1)顶面上的连接通孔(100),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过滤设备、增压设备或阀门装置的安装孔或固定部,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有外接水路接头(12),所述外接水路接头(12)的一端与所述水路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若干水路通道(11),每个水路通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位于底座(1)顶面上的连接通孔(100),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过滤设备、增压设备或阀门装置的安装孔或固定部,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有外接水路接头(12),所述外接水路接头(12)的一端与所述水路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水路通道(11)包括位于所述顶板(13)下表面的槽体(130),所述槽体于所述顶板(13)加工时一体式成型,所述底板(14)安装于所述顶板(13)的底部,用于密封所述槽体(130)以构成水路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100)处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快接接头(141、142、143)。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水路接头(12)包括设于底座侧面的浓水接头(121)、原水接头(122)、净水接头(123)和纯水接头(1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通道(11)包括用于连通原水接头(122)与超滤膜滤芯(2)进水口的第一通道(110),用于连通超滤膜滤芯(2)第一出水口与净水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耿耿余坦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