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09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收线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收线机,针对传统的收线机与半自动收线机都需要人工干预,存在换线及换盘需有等待时间,同时比较耗费力气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所述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连接有线盘推送装置,且线盘推送装置连接有线轴运送小车装置,所述线轴运送小车装置分别连接有线轴升降装置和线轴拨出装置,且线轴升降装置连接有线轴顶紧装置,所述线轴顶紧装置连接有线盘退出装置,且线盘退出装置与线轴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线轴拨出装置连接有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收线过程中省略了换线轴所需的等待时间与人工,大大提高了整个机台的工作效率及机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收线机
本技术涉及收线机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收线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收线机与半自动收线机都需要人工干预,存在换线及换盘需有等待时间,同时比较耗费力气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收线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收线机与半自动收线机都需要人工干预,存在换线及换盘需有等待时间,同时比较耗费力气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包括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所述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连接有线盘推送装置,且线盘推送装置连接有线轴运送小车装置,所述线轴运送小车装置分别连接有线轴升降装置和线轴拨出装置,且线轴升降装置连接有线轴顶紧装置,所述线轴顶紧装置连接有线盘退出装置,且线盘退出装置与线轴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线轴拨出装置连接有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还包括排线装置,所述排线装置连接有换线拨杆控制装置,且换线拨杆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有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优选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排线装置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排线装置分别与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相配合。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收线轴和第二收线轴,所述第一收线轴和第二收线轴均分别与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线盘推送装置、线轴运送小车装置、线轴升降装置、线轴拨出装置、线轴顶紧装置、线盘退出装置、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排线装置、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相配合。优选的,还包括线轴运送动力装置和收线动力装置,所述线轴运送动力装置分别与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线盘推送装置、线轴运送小车装置、线轴升降装置、线轴拨出装置、线轴顶紧装置、线盘退出装置和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连接,且收线动力装置分别与第一收线轴和第二收线轴相配合。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全自动收线机通过储线及全自动收线一体式的收线方式,能按预定米数自动切换左、右收线轴,换轴后能自动装、卸线盘;采用集中的人机界面控制,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换盘动作准确、可靠,安全防护措施齐全。本技术在收线过程中省略了换线轴所需的等待时间与人工,大大提高了整个机台的工作效率及机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装置、2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3第一收线轴、4线轴顶紧装置、5线轴运送动力装置、6线轴升降装置、7线轴拨出装置、8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9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10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1第二收线轴、12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3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4排线装置、15线盘退出装置、16收线动力装置、17线盘推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包括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连接有线盘推送装置17,且线盘推送装置17连接有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分别连接有线轴升降装置6和线轴拨出装置7,且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有线轴顶紧装置4,线轴顶紧装置4连接有线盘退出装置15,且线盘退出装置15与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线轴拨出装置7连接有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9;还包括排线装置14,排线装置14连接有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且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分别连接有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本技术中,还包括缓冲装置1,缓冲装置1与排线装置14相配合。本技术中,排线装置14分别与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相配合。本技术中,还包括第一收线轴3和第二收线轴11,第一收线轴3和第二收线轴11均分别与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线盘推送装置17、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线轴升降装置6、线轴拨出装置7、线轴顶紧装置4、线盘退出装置15、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9、排线装置14、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相配合。本技术中,还包括线轴运送动力装置5和收线动力装置16,线轴运送动力装置5分别与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线盘推送装置17、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线轴升降装置6、线轴拨出装置7、线轴顶紧装置4、线盘退出装置15和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9连接,且收线动力装置16分别与第一收线轴3和第二收线轴11相配合。本技术中,一种全自动收线机通过储线及全自动收线一体式的收线方式,能按预定米数自动切换左、右收线轴,换轴后能自动装、卸线盘;采用集中的人机界面控制,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换盘动作准确、可靠,安全防护措施齐全。本技术中,操作步骤:1、由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把空线轴运送指定位置再由线盘推送装置17把线轴推送至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上由运送小车把线轴运送至指定位置再由线轴升降装置6把线轴提升至指定位置后由线轴顶紧装置4顶紧线轴,完成上线轴动作。2、人工绕线,线材经由导轮进入缓冲装置1后经过排线装置14由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挂入第一收线轴3上即可;说明:此步骤只需在第一次操作时需有此步骤。3、启动设备,线材由排线装置14均匀排布在线轴上,当第一收线轴3满轴时设备自动检测到,将启动排线装置14移动到第二收线轴11的指定位置,换线拔杆控制装置12启动同时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启动将线材固定在第二收线轴11上完成一次换线动作。4、线轴顶紧装置4松开,线盘退出装置15启动将第一收线轴3推至线轴升降装置6上再运送至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上,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将线轴运送至线轴拔出装置7的指定位置,再由线轴拔出装置7将线轴拔至满轴自动运出装置9上,线轴即可运送到到指定位置。以上步骤即可完成一次收线轴的循环,在此循环的过程中省略了换线轴所需的等待时间与人工,大大提高了整个机台的工作效率及机动化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包括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连接有线盘推送装置(17),且线盘推送装置(17)连接有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所述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分别连接有线轴升降装置(6)和线轴拨出装置(7),且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有线轴顶紧装置(4),所述线轴顶紧装置(4)连接有线盘退出装置(15),且线盘退出装置(15)与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所述线轴拨出装置(7)连接有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9);/n还包括排线装置(14),所述排线装置(14)连接有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且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分别连接有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包括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线轴自动运进装置(8)连接有线盘推送装置(17),且线盘推送装置(17)连接有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所述线轴运送小车装置(13)分别连接有线轴升降装置(6)和线轴拨出装置(7),且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有线轴顶紧装置(4),所述线轴顶紧装置(4)连接有线盘退出装置(15),且线盘退出装置(15)与线轴升降装置(6)连接,所述线轴拨出装置(7)连接有满线轴自动运出装置(9);
还包括排线装置(14),所述排线装置(14)连接有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且换线拨杆控制装置(12)分别连接有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2)和第二收线轴挂线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1),所述缓冲装置(1)与排线装置(14)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装置(14)分别与第一收线轴挂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优良吴晓青张德志周斌万东升陈建威肖云华丁贞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