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087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包括:骨架总成,包括顶部形成斜坡的地板革开卷架,所述地板革开卷架的顶部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放置支架;转轴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支架上并套有地板革卷材的多个;摇把总成,分别在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上的转轴总成的一侧设有一个;下料平台,设置在所述骨架总成前侧的地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卷有地板革的转动总成放置在第一放置支架上,根据开卷线的原理,地板革由开卷架骨架引下至下料平台上,将地板革向前铺开进行裁剪,使地板革上料、送料、尺寸测量和裁切一气呵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
本技术涉及地板革下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板革下料过程在总装车间分装平台上完成,下料步骤基本上是根据车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地板革,先把地板革裁好,再把裁切好的地板革送到车内安装。其中常用规格之一为长宽=80m×2m的地板革,重量在300kg。这么重的地板革一个人根本抬不动,每次地板革下料需要4个人协助,1人先用叉车叉到分装平台上,2人把成卷的地板革铺开,1人根据需要裁切地板革的长度,这种裁切方法精度差,既浪费工时,又浪费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包括:骨架总成,包括顶部形成斜坡的地板革开卷架,所述地板革开卷架的顶部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放置支架;转轴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支架上并套有地板革卷材的多个;摇把总成,分别在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上的转轴总成的一侧设有一个;下料平台,设置在所述骨架总成前侧的地面上。优选的,所述地板革开卷架中在对应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放置支架,每个第二放置支架处设有用于引导地板革卷出的辊轴。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地板革开卷架顶部两侧的两个向斜上方伸出的支杆。优选的,所述地板革开卷架为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转轴总成包括转动杆和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杆两侧的转动端头,所述转动端头放置在第一放置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摇把总成包括摇把连杆,所述摇把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方向相反的摇把接头和摇把手柄。优选的,所述转动总成的一端设有摇把接口,所述摇把接头固定在所述摇把接口中。优选的,所述下料平台上设有测量标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卷有地板革的转动总成放置在第一放置支架上,根据开卷线的原理,地板革由开卷架骨架引下至下料平台上,将地板革向前铺开进行裁剪,使地板革上料、送料、尺寸测量和裁切一气呵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2、骨架总成可以同时存放多种类型的地板革,在使用地板革下料时,可根据车型的需要随时切换地板革,不需要频繁的搬运地板革,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3、下料平台上设有测量标尺,可按照下料平台上测量标尺的尺寸引导,将地板革向前铺开,当达到图纸下料尺寸的要求时停止前进,用刀将地板革裁切,裁剪方便,提高了裁剪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骨架总成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地板革开卷架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转动总成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摇把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骨架总成,2、转轴总成,3、摇把总成,4、下料平台,5、测量标尺,6、地板革,7、转动杆,8、转动端头,9、支撑杆,10、加强杆,11、固定杆,12、支杆,13、斜杆,14、摇把接口,15、摇把接头,16、摇把连杆,17、摇把手柄,18、摇把手柄套,19、摇把手柄限位套,20、辊轴,21、轴承套,22、轴承,23、轴套,24、轴头,25、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包括:包含地板革开卷架的骨架总成1,安装地板革6的转轴总成2,使转轴总成2转动的摇把总成3,铺放地板革6的下料平台4。下料平台4上设有用于地板革6定位尺寸测量的测量标尺5。如图3所示,骨架总成1包括顶部形成斜坡的地板革开卷架,地板革开卷架的顶部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放置支架。转轴总成2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放置支架上并套有地板革6卷材的多个。如图4所示,地板革开卷架为由多根斜口管和直管连接而成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两个侧立面设有垂直支撑杆9,在框架结构的后立面上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斜杆13。第一放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地板革开卷架顶部两侧的两个向斜上方伸出的支杆12。地板革开卷架中在对应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放置支架,每个第二放置支架处设有用于引导地板革6卷出的辊轴20。第二放置支架包括连接在两根垂直支撑杆9之间的加强杆10和设置在加强杆10上侧的固定杆11,辊轴20设置在加强杆10和固定杆11之间。地板革6从成卷的状态拉下来之后,沿着斜下方的辊轴20向下料平台4输送,由于地板革6拉的比较紧,辊轴20可以起到支撑和输送地板革6的作用。图5、6所示为转动总成,转轴总成2包括转动杆7和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杆7两侧的转动端头8。转动杆7包括轴管25和设置在轴管25两侧的轴头24。转动端头8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与轴头24连接的轴,轴上设有轴承22和轴套23,最外侧套有轴承套21。转动端头8放置在第一放置支架上。如图7所示,摇把总成3包括摇把连杆16,摇把连杆16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方向相反的摇把接头15和摇把手柄17。摇把手柄17的外侧套有摇把手柄套18,在摇把手柄17朝外的一端设有摇把手柄限位套19。转动总成的转动端头8设有摇把接口14,摇把接头15固定在摇把接口14中。摇把总成3分别在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上的转轴总成2的一侧设有一个。下料平台4设置在骨架总成1前侧的地面上。员工用摇把总成3转动转轴总成2,地板革6由骨架总成1引下至下料平台4上,按照下料平台4上测量标尺5的尺寸引导,将地板革6向前铺开,当达到图纸下料尺寸的要求时,停止前进,用刀将地板革6裁切。根据开卷线的原理,地板革6上料、送料、尺寸测量和裁切一气呵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设置有3个第一放置架,可通过转轴总成2同时存放三种类型的地板革6,在使用地板革6下料工装时,先将三种类型的地板革6分别安装在转轴总成2上,再将转轴总成2吊装至骨架总成1,这样根据车型的需要可随时切换地板革6,不需要频繁的搬运地板革6,也不需要等待。现有技术对1台车的地板革6的下料,需要4人20分钟完成。而使用该工装对1台车的地板革6的下料只需要1人10分种完成。人数减少了3人,提高效率2倍左右,并且地板革6下料相当方便,使流水线的产能进一步增加。一个成熟的系列车型,也尽可能地采取一套工装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工装的更换时间和工装的存放空间,一套工装采取通用型设计,减少因工装过大所带来的变形、运输不便、存放空间过大等不利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骨架总成,包括顶部形成斜坡的地板革开卷架,所述地板革开卷架的顶部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放置支架;/n转轴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支架上并套有地板革卷材的多个;/n摇把总成,分别在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上的转轴总成的一侧设有一个;/n下料平台,设置在所述骨架总成前侧的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总成,包括顶部形成斜坡的地板革开卷架,所述地板革开卷架的顶部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放置支架;
转轴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支架上并套有地板革卷材的多个;
摇把总成,分别在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上的转轴总成的一侧设有一个;
下料平台,设置在所述骨架总成前侧的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革开卷架中在对应每个第一放置支架下方的前侧设有第二放置支架,每个第二放置支架处设有用于引导地板革卷出的辊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革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地板革开卷架顶部两侧的两个向斜上方伸出的支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伟金锋刘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