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8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包括泵体和导流垫,泵体内空腔底部设有导流垫;所述泵体为中空壳体结构,泵体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环形槽,泵体通过环形槽配合有限位套;所述泵体内部下端设有隔板,隔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为圆形通孔,隔板上端设有导流垫;所述导流垫包括环形框、连接片和中垫,环形框通过连接片与中垫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泵体及其内部嵌装的导流垫配合产生乳液流通的流道;通过环形槽与限位套的配合,连接更为紧密,使用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
本技术涉及化妆瓶的
,特别是多流道外置泵体的

技术介绍
用于装化妆品的瓶子称之为化妆瓶。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化妆品中,有大多数是以乳液的状态存在,也装乳液状的化妆品的瓶子称之为乳液瓶。乳液瓶能够将乳液输送上来,主要靠乳液瓶上端的泵体结构,且尤其是该结构中的泵体。泵体承担了结构件的安装、承载,且完成乳液流动的传递。现有的泵体,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而且,现有的泵体的流道简单,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泵吸效果。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复杂流道的外置泵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能够通过泵体及其内部嵌装的导流垫配合产生乳液流通的流道;通过环形槽与限位套的配合,连接更为紧密,使用不易脱落。本申请中的导流垫能在泵杆下压时,导流垫的中垫与泵体隔板上的孔配合;在泵杆上移时,中垫脱离隔板,从而乳液能从隔板上的孔流入,经过导流垫的流道,最后流入泵体;相较于现有的简单流道,本申请的导流垫内具有三个流道,且能根据泵杆移动进行开合,从而具有更好地泵吸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包括泵体和导流垫,泵体内空腔底部设有导流垫;所述泵体为中空壳体结构,泵体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环形槽,泵体通过环形槽配合有限位套;所述泵体内部下端设有隔板,隔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为圆形通孔,隔板上端设有导流垫;所述导流垫包括环形框、连接片和中垫,环形框通过连接片与中垫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泵体头部的外部固设有卡板,泵体上端外周面上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环形凸起。作为优选,所述泵体上端内部嵌装有限位套,限位套中间贯穿有泵杆,泵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泵杆、限位套相接触,泵杆内部嵌装有导液管,导液管下端与滑套相配合,滑套套装于导液管上,滑套为中间小两头大的中空壳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框为圆环形薄板;所述连接片为弧形板,连接片的数量为3,连接片沿中垫外壁面均布,连接片两端分别连接环形框内壁面与中垫外壁面;所述中垫为球壳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通过泵体及其内部嵌装的导流垫配合产生乳液流通的流道;通过环形槽与限位套的配合,连接更为紧密,使用不易脱落。本申请中的导流垫能在泵杆下压时,导流垫的中垫与泵体隔板上的孔配合;在泵杆上移时,中垫脱离隔板,从而乳液能从隔板上的孔流入,经过导流垫的流道,最后流入泵体;相较于现有的简单流道,本申请的导流垫内具有三个流道,且能根据泵杆移动进行开合,从而具有更好地泵吸效果。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的应用时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的导流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的应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11-凸起结构、12-环形槽、13-卡板、14-隔板、15-通孔、2-导流垫、21-环形框、22-连接片、23-中垫、3-泵杆、4-弹簧、5-限位套、6-导液管、7-滑套。【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泵体1和导流垫2,泵体1内空腔底部设有导流垫2;所述泵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泵体1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环形槽12,泵体1通过环形槽12配合有限位套5;所述泵体1内部下端设有隔板14,隔板14中部设有通孔15,通孔15为圆形通孔,隔板14上端设有导流垫2;所述导流垫2包括环形框21、连接片22和中垫23,环形框21通过连接片22与中垫23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泵体1头部的外部固设有卡板13,泵体1上端外周面上设有凸起结构11,凸起结构11为环形凸起。具体的,所述泵体1上端内部嵌装有限位套5,限位套5中间贯穿有泵杆3,泵杆3上套装有弹簧4,弹簧4两端分别与泵杆3、限位套5相接触,泵杆3内部嵌装有导液管6,导液管6下端与滑套7相配合,滑套7套装于导液管6上,滑套7为中间小两头大的中空壳体结构。具体的,所述环形框21为圆环形薄板;所述连接片22为弧形板,连接片22的数量为3,连接片22沿中垫23外壁面均布,连接片22两端分别连接环形框21内壁面与中垫23外壁面;所述中垫23为球壳型结构。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在工作过程中,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泵体按照附图所示,完成泵体结构的组装,再在泵杆3上端过盈配合按压头、泵体1上端过盈配合泵盖、泵体1底部连接软管,即可完成整体组装。使用时,通过按压按压头,从而带动泵杆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回复力依靠弹簧4产生;泵杆3在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套7的上下移动,由于滑套7中间小两头大的结构特点,可以在上移过程中,贴紧泵体1,产生泵吸所需的真空力,乳液被泵吸后,就可以通过导液管6下端底部横向开有的两个通孔进入,从而通过导液管6引至泵杆3上端,从按压头挤出。导流垫2能在泵杆3下压时,导流垫2的中垫23与泵体隔板14上的通孔15配合;在泵杆3上移时,中垫23脱离隔板14,从而乳液能从隔板14上的通孔15流入,经过导流垫2的流道,最后流入泵体;导流垫2的环形框21嵌装于泵体1内腔底面,中垫23可以随着泵杆3移动而移动,从而形成了可供乳液流经的流道。本技术,能够通过泵体及其内部嵌装的导流垫配合产生乳液流通的流道;通过环形槽与限位套的配合,连接更为紧密,使用不易脱落。本申请的流道相较于现有的简单流道而言,本申请的导流垫内具有三个流道,且能根据泵杆移动进行开合,从而具有更好地泵吸效果。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导流垫(2),泵体(1)内空腔底部设有导流垫(2);所述泵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泵体(1)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环形槽(12),泵体(1)通过环形槽(12)配合有限位套(5);所述泵体(1)内部下端设有隔板(14),隔板(14)中部设有通孔(15),通孔(15)为圆形通孔,隔板(14)上端设有导流垫(2);所述导流垫(2)包括环形框(21)、连接片(22)和中垫(23),环形框(21)通过连接片(22)与中垫(2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导流垫(2),泵体(1)内空腔底部设有导流垫(2);所述泵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泵体(1)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环形槽(12),泵体(1)通过环形槽(12)配合有限位套(5);所述泵体(1)内部下端设有隔板(14),隔板(14)中部设有通孔(15),通孔(15)为圆形通孔,隔板(14)上端设有导流垫(2);所述导流垫(2)包括环形框(21)、连接片(22)和中垫(23),环形框(21)通过连接片(22)与中垫(2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外置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头部的外部固设有卡板(13),泵体(1)上端外周面上设有凸起结构(11),凸起结构(11)为环形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神龙铝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