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薄膜围合而成的包装袋本体,所述薄膜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高挺减薄膜,所述高挺减薄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和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层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与薄膜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薄膜内表面复合有高挺减薄膜,在保证薄膜整体的可加工性的同时,提高了薄膜整体的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包装袋本体侧面设有可插设有加挺条的加挺袋,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包装袋本体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折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挺度减薄包装袋
本技术属于包装袋
,尤其涉及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
技术介绍
包装袋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各种用品的包装袋,部分内包装物在被折叠后会导致褶皱的形成而影响使用,故这类物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发生折叠,故需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挺度的包装袋。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膜及高挺度多功能包装袋[申请号:201720622246.1],该技术包括外表面上涂覆有油墨图案的牛皮纸层,以及设于牛皮纸层内外两侧的外保护层和内热封层,牛皮纸层的克重为40-60g/㎡,外保护层为透明的PET膜层,内热封层的厚度为30-50um,内热封层与牛皮纸层之间设有增强膜层,增强膜层为透明尼龙膜,牛皮纸层与增强膜层之间及增强膜层与内热封层之间通过粘结层粘合,牛皮纸层上开设有开口,从而在包装膜上对应开口的部位形成透明的透光区。该技术通过牛皮纸与薄膜复合制成了一种纸塑复合包装膜,从而提高包装袋挺度,但这样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而且会降低薄膜本身的可加工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包括由薄膜围合而成的包装袋本体,所述薄膜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高挺减薄膜,所述高挺减薄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和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层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与薄膜固定连接。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密度大于0.95g/cm。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高挺减薄膜的厚度小于30μm。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薄膜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低密度聚乙烯层上的由VMPET制得的聚酯镀铝层和固定连接在聚酯镀铝层上的由MOPP制得的外层。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内设有至少一层可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层强度的强度加强层。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强度加强层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纤维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纤维,所述第一加强纤维和第二加强纤维相互垂直交织。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包装袋本体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加挺袋,加挺条滑动连接在加挺袋内。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加挺袋包括内部具有加挺空间的袋主体,所述袋主体一端设有与加挺空间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加挺条包括通过开口滑动连接在加挺空间内的加挺条主体。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袋主体侧面具有与加挺空间相连通的限位口,所述加挺条主体侧面突出有限位块,滑动加挺条主体可使限位块滑入至限位口内。在上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中,所述限位块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可压设在限位口侧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通过导向斜面与加挺条主体相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薄膜内表面复合有高挺减薄膜,在保证薄膜整体的可加工性的同时,提高了薄膜整体的挺度。2、本技术在包装袋本体侧面设有可插设有加挺条的加挺袋,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包装袋本体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折叠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挺袋的剖视图;图4是加挺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薄膜1、包装袋本体2、高挺减薄膜3、聚酯镀铝层4、外层5、加挺袋6、加挺条7、高密度聚乙烯层31、低密度聚乙烯层32、强度加强层33、第一加强纤维34、第二加强纤维35、加挺空间61、袋主体62、开口63、限位口64、加挺条主体71、限位块72、导向斜面73、限位凸台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薄膜1围合而成的包装袋本体2,所述薄膜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高挺减薄膜3,所述高挺减薄膜3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31和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层31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32,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32与薄膜1固定连接,其中,薄膜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低密度聚乙烯层32上的由VMPET制得的聚酯镀铝层4和固定连接在聚酯镀铝层4上的由MOPP制得的外层5。包装袋本体2由薄膜1制得,所述薄膜1有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5、聚酯镀铝层4、低密度聚乙烯层32、高密度聚乙烯层31和低密度聚乙烯层32,其中,外层5由MOPP薄膜制得,MOPP薄膜就是消光的哑光的薄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OPP亚光膜,哑膜是表面做层粗化,光照射进去进行漫反射,从而产生哑光的效果;聚酯镀铝层4由VMPET薄膜制得,VMPET薄膜指的是聚酯镀铝膜,应用于饼干等干燥、膨化食品包装以及一些医药、化妆品的外包装上的保护膜,能较好的保证包装袋本体2内部环境处于干燥状态;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32分别起到复合作用和便于热封,满足产品防护性能的作用;高密度聚乙烯层31起到为薄膜1整体提供挺度的作用,高密度聚乙烯层31的密度大于0.95g/cm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酸性树脂粘结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32,替换为高密度聚乙烯层31后挺度会有明显提高,同时,厚度可以设计的更加减薄,例如,可将高挺减薄膜3的整体厚度设计为小于30μm。如图1所示,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31内设有至少一层可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层31强度的强度加强层33。具体的说,所述强度加强层33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纤维34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纤维35,所述第一加强纤维34和第二加强纤维35相互垂直交织,这样第一加强纤维34和第二加强纤维35交织形成一个强度加强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薄膜1整体的强度,第一加强纤维34和第二加强纤维35的具体材质可以采用有机纤维,例如芳纶纤维、奥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也可采用无机纤维,例如碳纤维、硼纤维、晶须、石棉纤维及金属纤维,只要能起到进一步提高薄膜1整体强度的作用即可。结合图2-4所示,所述包装袋本体2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加挺袋6,加挺条7滑动连接在加挺袋6内,本技术在包装袋本体2侧面设有可插设有加挺条7的加挺袋6,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包装袋本体2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折叠的问题。具体的说,所述加挺袋6包括内部具有加挺空间61的袋主体62,所述袋主体62一端设有与加挺空间61相连通的开口63,所述加挺条7包括通过开口63滑动连接在加挺空间61内的加挺条主体71。优选地,加挺袋6平行设置有若干个,这样能形成较大合力,防止包装袋本体2被折叠。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袋主体62侧面具有与加挺空间61相连通的限位口64,所述加挺条主体71侧面突出有限位块72,滑动加挺条主体71可使限位块72滑入至限位口64内,这样加挺条主体71滑入袋主体62内后,通过限位块72与限位口64的配合可防止加挺条主体71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包括由薄膜(1)围合而成的包装袋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高挺减薄膜(3),所述高挺减薄膜(3)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31)和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层(31)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32),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32)与薄膜(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包括由薄膜(1)围合而成的包装袋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高挺减薄膜(3),所述高挺减薄膜(3)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31)和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层(31)两侧的低密度聚乙烯层(32),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32)与薄膜(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31)的密度大于0.95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挺减薄膜(3)的厚度小于3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低密度聚乙烯层(32)上的由VMPET制得的聚酯镀铝层(4)和固定连接在聚酯镀铝层(4)上的由MOPP制得的外层(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31)内设有至少一层可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层(31)强度的强度加强层(3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挺度减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加强层(33)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