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5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包括一个底盒、多个并列放置于底盒顶部的顶盒以及一个遮盖于多个顶盒顶部的盒盖;顶盒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朝下的侧翼,侧翼上设有隐藏式卡扣,底盒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与顶盒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滑槽,每个顶盒的两个隐藏式卡扣插入与该顶盒相匹配的两个滑槽中,用于实现顶盒和底盒的相对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层结构,能有效分离多种产品,顶层采用推拉式启闭方式,造型新颖,功能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
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
技术介绍
对于多种产品的拼装,一般采用带分格的包装盒或多层包装,带分格的包装盒一般都是一个大的盒体内具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分格。这种包装造型单一,缺乏新奇感,而多层包装则将多个小的盒体摞起来,再整体打包,取用时,需要逐层取下,不仅使用繁琐,而且造型改变多在于小盒体的外形(例如圆形、方形、六边形等)的一些变化,基本上也没有新奇感可言。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不仅仅只在于质量和价位上,美观、结构新颖的包装日益成为顾客购买产品(尤其是食品)时的重要选择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层结构、能有效分离多种产品、顶层采用推拉式启闭方式的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包括一个底盒、多个并列放置于底盒顶部的顶盒以及一个遮盖于多个顶盒顶部的盒盖;所述的顶盒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朝下的侧翼,侧翼上设有隐藏式卡扣,所述的底盒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与顶盒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滑槽,每个顶盒的两个隐藏式卡扣插入与该顶盒相匹配的两个滑槽中,用于实现顶盒和底盒的相对滑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盒的四个侧面的顶部均设有向内折叠90°的翻边,用于支撑顶盒。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盒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内底盖,两个内底盖的端部连接有隔挡板,两个内底盖的端部对接于底盒内中间处,且隔挡板向上翻折并叠置,形成底盒隔挡,用于将底盒形成两个分格;底盒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外底盖,并通过粘接连接于内底盖的外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底盒的侧面还设有底盒透气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槽为开设于底盒侧面上的水平缝隙,所述的隐藏式卡扣为连接于侧翼两侧的可翻折片,所述的可翻折片通过向内折叠180°从底盒外侧插入滑槽内,并在底盒内侧自然展开,形成锁合,实现底盒和顶盒在竖向方向上的限位。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盒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于盖体四周的四个盖体侧围,扣合于多个顶盒的顶部,并对多个顶盒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顶盒遮盖底盒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顶盒设有两个,一左一右并列放置于底盒顶部,沿底盒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顶盒的长度之和与底盒的长度相匹配,用以遮盖底盒顶部;当两个顶盒将底盒顶部遮盖时,两个顶盒的隐藏式卡扣位于底盒的滑槽的内侧一端。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顶盒的侧面设有顶盒透气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盒、顶盒和盒盖均为一体式纸板折叠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多个(优选两个)顶盒摞在底盒上方,既可作为底盒的“盖”,将底盒顶部封闭,又可借助于隐藏式卡扣和滑槽配合,通过推拉,实现底盒的打开和关闭,开启和关闭方式独特,打破传统的开启方式,可以推拉包装盒给消费者隆重仪式感的体验,而且将顶盒推拉打开时能很好地呈现产品。多个顶盒及底盒形成的分格既可以装相同的产品,也可以进行不同产品的拼装,功能性强。进一步地,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快消品礼盒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底盒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顶盒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盒盖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底盒、顶盒、盒盖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顶盒和底盒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两个顶盒推开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两个顶盒合起来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包装合起时的示意图。图中,1为底盒,11为底盒侧面,111为滑槽,112为底盒透气孔,12为翻边,13为内底盖,131为隔挡板,14为外底盖,15为底盒隔挡,2为顶盒,21为顶盒侧面,211为顶盒透气孔,22为侧翼,23为隐藏式卡扣,24为顶盒底板,3为盒盖,31为盒体,32为盖体侧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如图1~8所示,包括一个底盒1、多个并列放置于底盒1顶部的顶盒2(优选多个顶盒2遮盖底盒1的顶部,并进一步优选顶盒2为方形盒)以及一个遮盖于多个顶盒2顶部的盒盖3;其中,顶盒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朝下的侧翼22,侧翼上设有隐藏式卡扣23,底盒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与顶盒2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滑槽111,每个顶盒2的两个隐藏式卡扣23插入与该顶盒2相匹配的两个滑槽111中,用于实现顶盒2和底盒1的相对滑动。本实施例中,底盒1、顶盒2和盒盖3均为一体式纸板折叠成型,材质为微型瓦楞。优选顶盒2设有两个,一左一右并列放置于底盒1顶部,沿底盒1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顶盒2的长度之和与底盒1的长度相匹配,用以遮盖底盒1顶部;当两个顶盒2将底盒1顶部遮盖时,两个顶盒2的隐藏式卡扣23位于底盒1的滑槽111的内侧一端。本实施例中,底盒1的四个侧面(图中的底盒侧面11)的顶部均设有向内折叠90°的翻边12,用于支撑顶盒2,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底盒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内底盖13,两个内底盖13的端部连接有隔挡板131,两个内底盖13的端部对接于底盒1内中间处,且隔挡板131向上翻折并叠置,形成底盒隔挡15,用于将底盒1形成两个分格;底盒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外底盖14,并通过粘接连接于内底盖13的外侧。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顶盒2由四个顶盒侧面21围成,顶盒2的底部设有顶盒底板24。折叠成型时,需要将隐藏式卡扣23翻出,再盖上顶盒底板24,封闭顶盒2底部。本实施例中,滑槽111为开设于底盒1侧面上的水平缝隙,隐藏式卡扣23为连接于侧翼两侧的可翻折片,可翻折片通过向内折叠180°从底盒1外侧插入滑槽111内,并在底盒1内侧自然展开,形成锁合,实现底盒1和顶盒2在竖向方向上的限位。如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盒盖3包括盖体31和连接于盖体31四周的四个盖体侧围32,扣合于多个顶盒2的顶部,并对多个顶盒2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限位。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底盒1的侧面还设有底盒透气孔112。顶盒2的侧面也设有顶盒透气孔211。该包装使用时先将底盒1、顶盒2、盒盖3分别成型,如图4所示,其中顶盒2成型时,需要将侧翼22上的隐藏式卡扣23翻出,再封闭底部。底盒1和顶盒2连接时,首先将顶盒2上形成隐藏式卡扣23的两个小的可翻折片向内折180度,垂直插入底盒的滑槽111中;插入后顶盒的可翻折片会自然反弹开,达到锁合的效果,如图5所示。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盒(1)、多个并列放置于底盒(1)顶部的顶盒(2)以及一个遮盖于多个顶盒(2)顶部的盒盖(3);/n所述的顶盒(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朝下的侧翼(22),侧翼上设有隐藏式卡扣(23),所述的底盒(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与顶盒(2)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滑槽(111),每个顶盒(2)的两个隐藏式卡扣(23)插入与该顶盒(2)相匹配的两个滑槽(111)中,用于实现顶盒(2)和底盒(1)的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盒(1)、多个并列放置于底盒(1)顶部的顶盒(2)以及一个遮盖于多个顶盒(2)顶部的盒盖(3);
所述的顶盒(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朝下的侧翼(22),侧翼上设有隐藏式卡扣(23),所述的底盒(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与顶盒(2)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滑槽(111),每个顶盒(2)的两个隐藏式卡扣(23)插入与该顶盒(2)相匹配的两个滑槽(111)中,用于实现顶盒(2)和底盒(1)的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盒(1)的四个侧面的顶部均设有向内折叠90°的翻边(12),用于支撑顶盒(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盒(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内底盖(13),两个内底盖(13)的端部连接有隔挡板(131),两个内底盖(13)的端部对接于底盒(1)内中间处,且隔挡板(131)向上翻折并叠置,形成底盒隔挡(15),用于将底盒(1)形成两个分格;
底盒(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外底盖(14),并通过粘接连接于内底盖(1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侧滑动式上下层包装,其特征在于,底盒(1)的侧面还设有底盒透气孔(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侧滑动式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