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涉及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智能代步车都缺乏外部的防撞机构,从而在使用者在初学的时候,因操作的不熟悉,会给该装置带来损坏的问题。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区域,且脚踏区域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贴片,且防滑贴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块,且限位挡板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充电盖板,所述充电盖板通过旋转铰链与智能代步车主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脚踏区域上端面的一端均设置有内部缓冲垫层,所述内部缓冲垫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且保护罩机构设置有两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平衡车
,具体为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电动平衡车系统常采用有刷直流电机或无刷直流电机,有刷电机特点是起动快、制动灵敏、控制电路简单。但是,现有的智能代步车都缺乏外部的防撞机构,从而在使用者在初学的时候,因操作的不熟悉,会给该装置带来损坏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智能代步车都缺乏外部的防撞机构,从而在使用者在初学的时候,因操作的不熟悉,会给该装置带来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包括智能代步车主体,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区域,且脚踏区域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贴片,且防滑贴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块,且限位挡板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充电盖板,所述充电盖板通过旋转铰链与智能代步车主体转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脚踏区域上端面的一端均设置有内部缓冲垫层,所述内部缓冲垫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且保护罩机构设置有两个。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护罩机构均通过第二螺栓机构与两个内部缓冲垫层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栓机构设置有两个。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护罩机构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撞支架梁,所述第一防撞支架梁通过第一螺栓机构与两个保护罩机构螺纹连接,且第一螺栓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防撞支架梁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撞棉。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护罩机构外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撞支架梁,所述第二防撞支架梁通过第三螺栓机构与两个保护罩机构螺纹连接,且第三螺栓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防撞支架梁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撞棉。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挡板块与两个脚踏区域插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防撞支架梁和第二防撞支架梁与第一防撞棉和第二防撞棉的设置,使得智能代步车外部可以有着一定的保护装置,从而不会在使用者在初学的时候,因操作的不熟悉,会给该装置带来损坏的问题。2、通过防滑贴片的设置,加大鞋底与脚踏区域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滑落的风险,而限位挡板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鞋子的放置区域进行固定,加大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代步车携带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代步车运行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智能代步车主体;2、脚踏区域;3、防滑贴片;4、限位挡板块;5、内部缓冲垫层;6、保护罩机构;7、第一防撞支架梁;8、第一螺栓机构;9、第二螺栓机构;10、第二防撞支架梁;11、第三螺栓机构;12、充电盖板;13、轮胎机构;14、中心转动轴;15、旋转铰链;16、第一防撞棉;17、第二防撞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包括智能代步车主体1,智能代步车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区域2,且脚踏区域2设置有两个,两个脚踏区域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贴片3,且防滑贴片3设置有若干个,防滑贴片3加大摩擦力有效的避免滑落,两个脚踏区域2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块4,且限位挡板块4设置有两个,智能代步车主体1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充电盖板12,充电盖板12通过旋转铰链15与智能代步车主体1转动连接,旋转铰链15使得转动极为便捷。进一步,两个脚踏区域2上端面的一端均设置有内部缓冲垫层5,内部缓冲垫层5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6,且保护罩机构6设置有两个,保护罩机构6有效的对内部的元件进行保护。进一步,两个保护罩机构6均通过第二螺栓机构9与两个内部缓冲垫层5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栓机构9设置有两个,第二螺栓机构9使得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进一步,两个保护罩机构6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撞支架梁7,第一防撞支架梁7通过第一螺栓机构8与两个保护罩机构6螺纹连接,且第一螺栓机构8设置有两个,第一防撞支架梁7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撞棉16,第一防撞棉16的设置,避免因第一防撞支架梁7对使用者有着一定损伤。进一步,两个保护罩机构6外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撞支架梁10,第二防撞支架梁10通过第三螺栓机构11与两个保护罩机构6螺纹连接,且第三螺栓机构11设置有两个,第二防撞支架梁10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撞棉17,第二防撞棉17的设置,避免因第二防撞支架梁10对人身有着一定损伤。进一步,两个限位挡板块4与两个脚踏区域2插拔连接,限位挡板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鞋子的放置区域进行固定,加大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智能代步车主体1内部运行带动中心转动轴14的转动,而中心转动轴14转动带动轮胎机构13进行行驶,而设置在智能代步车主体1外部的第一防撞支架梁和第二防撞支架梁与第一防撞棉和第二防撞棉,使得智能代步车外部可以有着一定的保护装置,从而不会在使用者在初学的时候,因操作的不熟悉,会给该装置带来损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包括智能代步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区域(2),且脚踏区域(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踏区域(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贴片(3),且防滑贴片(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两个所述脚踏区域(2)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块(4),且限位挡板块(4)设置有两个,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1)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充电盖板(12),所述充电盖板(12)通过旋转铰链(15)与智能代步车主体(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包括智能代步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区域(2),且脚踏区域(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踏区域(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防滑贴片(3),且防滑贴片(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两个所述脚踏区域(2)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块(4),且限位挡板块(4)设置有两个,所述智能代步车主体(1)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充电盖板(12),所述充电盖板(12)通过旋转铰链(15)与智能代步车主体(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踏区域(2)上端面的一端均设置有内部缓冲垫层(5),所述内部缓冲垫层(5)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6),且保护罩机构(6)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代步车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护罩机构(6)均通过第二螺栓机构(9)与两个内部缓冲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田金良,李孝剑,黄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平衡力科技有限公司,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