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门框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3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门框及汽车。一种背门框包括左侧围D柱总成、右侧围D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以及车尾裙部总成;其中,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尾裙部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且四者中的两两固定连接后共同围成一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背门框。本申请有效改善了背门框的结构形式,从而提高了白车身的抗扭转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门框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背门框,还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车身的抗扭转能力对整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扭转模态与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息息相关,同时,扭转刚度也与整车行驶性能密不可分。常规的SUV车型由于背门框一般为内外板简单搭接的形式,使得结构形式不够合理,从而,导致白车身的抗扭转能力较弱。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善背门框的结构形式来提高白车身的抗扭转能力。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门框以及汽车,以解决常规的背门框结构形式不合理导致白车身抗扭转能力较弱的问题。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本申请提供一种背门框,包括左侧围D柱总成、右侧围D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以及车尾裙部总成;其中,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尾裙部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且四者中的两两固定连接后共同围成一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以及所述车尾裙部总成四者分别具有贯穿的腔体单元,且四者的所述腔体单元依次连通形成所述腔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包括第一内板组件和第一加强板组件;所述第一内板组件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组件相互扣合安装,形成贯穿的第一腔体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左侧D柱内板上段、左侧D柱内板中段和左侧D柱内板下段;所述第一加强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左侧顶盖后横梁连接板加强板、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上段和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下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包括第二内板组件和第二加强板组件;所述第二内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组件相互扣合安装,形成贯穿的第二腔体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内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右侧D柱内板上段、右侧D柱内板中段和右侧D柱内板下段;所述第二加强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右侧顶盖后横梁连接板加强板、右侧D柱内板加强板上段和右侧D柱内板加强板下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后横梁内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和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相互扣合安装,形成贯穿的第三腔体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尾裙部总成包括车尾裙部内蒙皮和车尾裙部外板;所述车尾裙部内蒙皮和所述车尾裙部外板相互扣合安装,形成贯穿的第四腔体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内板上增设有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内板上增设有第二加强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背门框。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背门框包括顺次固定连接的左侧围D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右侧围D柱总成和车尾裙部总成,且四者顺次连接后共同围成一闭环结构,该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本实施例中,能够单独制造上述四部分总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制造背门框的难度,同时,四部分总成固定连接后形成的闭环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且,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从而能够降低背门框的重量、减少材料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本申请提供的汽车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包括上述背门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此处不再赘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门框的第一视角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门框的第二视角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门框的第三视角图;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门框的第四视角图;图8为图7中沿D-D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门框的爆炸图;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左侧围D柱总成的爆炸图;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右侧围D柱总成的爆炸图;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顶盖后横梁总成的爆炸图;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车尾裙部总成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00-左侧围D柱总成;110-左侧顶盖后横梁连接板加强板;120-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上段;130-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下段;140-左侧D柱内板上段;150-左侧D柱内板中段;160-左侧D柱内板下段;170-第一加强筋;200-右侧围D柱总成;210-右侧顶盖后横梁连接板加强板;220-右侧D柱内板加强板上段;230-右侧D柱内板加强板下段;240-右侧D柱内板上段;250-右侧D柱内板中段;260-右侧D柱内板下段;270-第二加强筋;300-顶盖后横梁总成;310-顶盖后横梁外板;320-顶盖后横梁内板;400-车尾裙部总成;410-车尾裙部外板;420-车尾裙部内蒙皮;b-第三腔体单元;c-第四腔体单元;e-第一腔体单元;f-第二腔体单元。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框包括左侧围D柱总成、右侧围D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以及车尾裙部总成;/n其中,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尾裙部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且四者中的两两固定连接后共同围成一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框包括左侧围D柱总成、右侧围D柱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以及车尾裙部总成;
其中,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尾裙部总成的左端部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右端部与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的底端部固定连接,且四者中的两两固定连接后共同围成一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具有环状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右侧围D柱总成以及所述车尾裙部总成四者分别具有贯穿的腔体单元,且四者的所述腔体单元依次连通形成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D柱总成包括第一内板组件和第一加强板组件;
所述第一内板组件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组件相互扣合安装,形成贯穿的第一腔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左侧D柱内板上段、左侧D柱内板中段和左侧D柱内板下段;
所述第一加强板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左侧顶盖后横梁连接板加强板、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上段和左侧D柱内板加强板下段。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颜伏伍王雪峰陈胜杜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