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轮组,包括底板、第一安装座、第一轴承、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二安装座、安装架与滚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端,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所述第二轴承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端,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该载重轮组采用双轴承的设置方式,能够在其中一轴承损坏后能够继续使用,有效延长载重轮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重轮组
本技术涉及滚轮
,尤其涉及一种载重轮组。
技术介绍
现有载重轮组一般由底板、安装座、轴承、安装架及滚轮组成,滚轮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座及轴承安装在底板下端,安装架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连接,使得安装架能够相对安装座转动,但由于安装架与安装座之间只通过一个轴承连接,转向阻力大,且轴承如有损坏,则滚轮组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轮组,采用双轴承的设置方式,使得载重轮组能够在其中一轴承损坏后能够继续使用,有效延长载重轮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载重轮组,包括底板、第一安装座、第一轴承、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二安装座、安装架与滚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端,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所述第二轴承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端,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线不共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心共线,所述固定板上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容纳槽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围成用于放置滚珠的第一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端面开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第三容纳槽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心共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对应所述第三容纳槽开设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第四容纳槽围成用于放置滚珠的第二空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端的支撑垫板以及由所述支撑垫板下端面向下延伸出的两支脚板,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两所述支脚板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在原有载重轮组只有一个轴承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轴承,以在其中一轴承损坏后,滚轮仍可继续旋转变向,有助于延长载重轮组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双轴承的设置方式,使得使用者在对滚轮的进行转向操作更为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载重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载重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载重轮组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0、底板;20、第一安装座;201、第一容纳槽;30、第一轴承;40、固定板;401、第二容纳槽;402、第四容纳槽;50、第二轴承;60、第二安装座;601、第三容纳槽;70、安装架;71、支撑垫板;72、支脚板;80、滚轮;81、第一滚轮;82、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载重轮组,包括底板10、第一安装座20、第一轴承30、固定板40、第二轴承50、第二安装座60、安装架70与滚轮80,第一安装座20及第一轴承30设置在底板10下端,且第一轴承30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0内,第一轴承30设置在固定板40上端,第二轴承50及第二安装座60设置在固定板40下端,且第二轴承50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0内,安装架70设置在第二安装座60下端,滚轮8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70上。本申请在原有载重轮组只有一个轴承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轴承,以在其中一轴承损坏后,滚轮80仍可继续旋转变向,有助于延长载重轮组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双轴承的设置方式,使得使用者在对滚轮80的进行转向操作更为方便省力。滚轮80包括第一滚轮81与第二滚轮82,第一滚轮81与第二滚轮82同轴设置,采用两个滚轮80的设置方式,在原地转向时两个滚轮80一前一后转动更加省力。第一轴承30及第二轴承50对称设置在固定板40上下两端,即第一轴承30及第二轴承5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此外,第一轴承30的轴心线与第二轴承50的中心线不共线,即第一轴承30及第二轴承50呈偏心设置,在滚轮80需要转向时,第二轴承50、固定板40与第一轴承30形成曲柄结构,使得第二轴承50能够绕第一轴承30发生偏转,从而降低滚轮80转向时需要的力量大小。具体地,第一安装座20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201,第一容纳槽201呈环形设置且第一容纳槽201的轴心与第一轴承30的轴心共线,固定板40上端面对应第一容纳槽201开设有第二容纳槽401,第一容纳槽201与第二容纳槽401围成用于放置滚珠的第一空腔,使用者可以在第一空腔中放入滚珠,以提高第一安装座20与固定板40之间稳定性,降低第一安装座20相对固定板40旋转时发生偏移的概率。第二安装座60上端面开设有第三容纳槽601,第三容纳槽601呈环形设置且第三容纳槽601的轴心与第二轴承50的轴心共线,固定板40下端面对应第三容纳槽601开设有第四容纳槽402,第三容纳槽601与第四容纳槽402围成用于放置滚珠的第二空腔,使用者可以在第二空腔中放入滚珠,以提高第二安装座60与固定板40之间稳定性,降低第二安装座60相对固定板40旋转时发生偏移的概率。更具体地,安装架70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60下端的支撑垫板71以及由支撑垫板71下端面向下延伸出的两支脚板72,滚轮80可转动地安装在两支脚板72之间,以提高滚轮80与安装架70之间的稳定性。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安装座、第一轴承、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二安装座、安装架与滚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端,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所述第二轴承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端,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安装座、第一轴承、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二安装座、安装架与滚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端,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所述第二轴承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端,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线不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邱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铭泽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