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72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4
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的端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包括:电缆固定部,信号传输电缆连接到该电缆固定部;上接触部,该上接触部从电缆固定部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以及下连接部,该下接触部从电缆固定部以平行于上接触部的方式延伸,所述上接触部和下接触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其中,上接触部和下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置为沿着使得间隙增加或者减少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这样一种连接器端子和包括所述端子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端子能够用作直接PCB连接器的端子,并且即使PCB的厚度被改变,该连接器端子也能够将PCB保持在上部和下部处。本申请要求2018年6月22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072158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介绍
近来,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这样的电子装置以及用于对使用二次电池的产品进行充电或放电的BMS变得越来越紧凑和轻量化,因此,安装到产品的电路基板上的电子元件的密度也在增加。因此,需要轻、薄、短和小的连接器装置。传统的连接器通常包括成对的阴性连接器和阳性连接器。阴性连接器具有与触点对应的多个引脚,阳性连接器具有与多个引脚接触的多个插头端子。阳性连接器借助于SMT(表面安装技术)被安装到电路板,阴性连接器与阳性连接器互补地联接。但是,如果使用阴性连接器和阳性连接器二者,则应使用不同的模具来制备阴性连接器和阳性连接器的不同主体和触点,并且任何一个连接器必须被表面安装到电路板,这使得制造工艺复杂,并且增加制造成本。作为对包括一对阳性连接器和阴性连接器的连接器的替代,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被设置为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被紧固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区域。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去除配对对象的电连接器等而具有非常简单的电连接器构造。然而,如果将传统的直接PCB连接器重复地安装在具有大厚度公差的印刷电路板(PCB)中,则端子的间隔增加,从而严重削弱了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压力和接触电阻。如果直接PCB连接器及其端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压力不足,则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或端子之间的接触可能由于振动或冲击而变差。因此,需要找到其补充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该端子能够用于直接PCB连接器,并且即使PCB的厚度被改变,所述端子也能够通过将PCB保持在其上部和下部处来防止PCB发生偏离或接触不良。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解决上述未提及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电缆固定单元,该电缆固定单元被连接到信号传输电缆;上部接触按压单元,该上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电缆固定单元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以及下部接触按压单元,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以平行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其中,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和下接触接触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弹性移动,以增大或减小间隙。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可以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被构造成与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保持恒定的间隙;和弹性位移部,该弹性位移部借助于弹性构件连接到支撑部,以相对于支撑部能够竖直移动。支撑部和下部接触按压单元可以在保持间隙的同时与电缆固定单元一体化地形成。支撑部可以具有联接槽,该联接槽通过将其面对弹性位移部的一个表面凹陷预定深度而形成,并且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台座,该台座被形成以从弹性位移部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插入到联接槽中;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置于联接槽和台座之间。至少一个弹簧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弹簧可以对称地布置在台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弹簧可以是板簧和螺旋弹簧中的任一种。弹簧可以是板簧,并且这里,板簧可以沿着台座的纵向以预定间隔设置为多个,并且板簧可以具有中央部分和两个端部,该中央部分被固定到台座,该两个端部相对于中央部分被打开预定宽度。支撑部与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之间的初始间隙可以大于弹性位移部与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之间的初始间隙。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和下部接触按压单元的弹性位移部可以具有朝着彼此突出的引导突起。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直接安装到电路板上,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被构造成容纳连接器端子,并且被设置成可安装到电路板的边缘,其中,连接器壳体包括上板和下板,该上板和下板的前部彼此间隔开,使得电路板的边缘被插入到预定深度;和后部,该后部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个主体,并且其中上板和下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被构造成在竖直方向上夹持电路板。夹持部件可以沿着竖直方向装配到上板中,并且夹持部件的装配的部分可以具有沿着一个方向倾斜的锯齿图案。连接器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保持肋,该保持肋设置到连接器壳体的两侧表面,并且保持肋可以具有大致呈形的端子部分,电路板被装配到该端子部分中。连接器壳体还可以包括闩锁部,该闩锁部被构造成钩住预先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紧固孔,上板可被划分成两个部分,并且闩锁部可以是杠杆型,其一端处设置有钩挂突起,以钩住紧固孔或从紧固孔上脱钩,使得当一端被按下时另一端被抬起,并且闩锁部可以设置在上板的两个被划分的部分之间。有利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该端子能够用于直接PCB连接器,并且即使PCB的厚度发生改变,所述端子也能够通过将PCB保持在上部和下部处来防止PCB发生偏离或接触不良。特别地,因为根据本公开的端子被构造成使得其上端和下端能够弹性地移动,所以该端子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厚度的PCB、柔性扁平电缆(FFC)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连接器端子的前视图。图4是示出图3中所示连接器端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图6和图7是用于示出用于操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的机构的视图。图8和图9是用于示出用于操作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的机构的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被安装到电路板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和12是沿着图10的Ⅱ-Ⅱ’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被夹持部件锁定之前和之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之前,应理解的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词典含义,而是在允许专利技术人为了最佳解释适当定义术语的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因此,本文中提出的描述仅是出于说明目的的优选示例,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其它等效和修改。下面解释的连接器可以被定义为安装在两条或多条电线或信号电缆的端部、以电联接一个电路(或设备)和另一电路(或设备)的电子组件。另外,连接器端子是连接器的内部组件,并且可以被定义为用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n电缆固定单元,所述电缆固定单元被连接到信号传输电缆;/n上部接触按压单元,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以及/n下部接触按压单元,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以平行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之间具有预定间隙,/n其中,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和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能够弹性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22 KR 10-2018-00721581.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
电缆固定单元,所述电缆固定单元被连接到信号传输电缆;
上部接触按压单元,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以及
下部接触按压单元,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以平行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与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其中,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和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能够弹性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上部接触按压单元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被构造成与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保持恒定的间隙;和
弹性位移部,所述弹性位移部借助于弹性构件被连接到所述支撑部,从而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竖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电缆固定单元一体地形成,同时与所述下部接触按压单元保持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支撑部具有联接槽,所述联接槽通过使得所述支撑部的、面对所述弹性位移部的一个表面凹陷预定深度而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台座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台座被形成为从所述弹性位移部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插入到所述联接槽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置于所述联接槽和所述台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设置为多个,并且所述多个弹簧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台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弹簧是板簧和螺旋弹簧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弹簧是板簧,并且
其中,所述板簧沿着所述台座的纵向以预定间隔被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相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