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壳体、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71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4
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壳体、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二次电池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每一个中都设置有凹凸部,因此上壳体和下壳体可彼此联接而不会在制造棱柱型二次电池的过程中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的壳体、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58129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援引将上述专利申请整体结合在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壳体、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可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secondarybattery)根据它们的制造方法或结构可分为袋型二次电池、圆柱型二次电池以及棱柱型二次电池。这些二次电池之中,与其他二次电池相比,棱柱型二次电池在抗外部冲击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与根据相关技术的电子装置相比,电子装置的形状多样化,与根据相关技术的二次电池相比,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的二次电池也需要改变,并且与根据相关技术的二次电池相比需要能够存储相对较大的电能。由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的壳体通常具有矩形柱状,因此必须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不同,也要不规则(irregular)地制造棱柱型二次电池,以便满足对二次电池的形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相比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同时,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相比能够存储增加量的能量的棱柱型二次电池。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二次电池的壳体,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上部;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下部,其中设置有联接部,所述联接部是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区域和所述上壳体的下部区域彼此接触以便彼此联接的区域,在所述联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中的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设置有下壳体凹凸部,并且在所述上壳体的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面对的区域中设置有上壳体凹凸部,所述上壳体凹凸部具有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可具有预定厚度(t1),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可具有沿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变化的高度。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可向上突出,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可向下凹入。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可向下凹入,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可向下凹入,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可向上突出,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可向下凹入。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中的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的其他区域中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区域相对的区域中的第二下壳体凹凸部。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每一个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可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每一个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可向下凹入。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可向下凹入,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可向下凹入,并且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每一个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的每一个可向下凹入,并且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每一个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的每一个可向下凹入,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可向上突出,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的每一个可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可向下凹入。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可具有预定厚度(t1),并且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可具有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从外端至内端向下倾斜的形状。在所述下壳体的宽度(W)的方向上可设置有多个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当从上侧观察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每一个可都具有L形状。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和所述上壳体凹凸部可通过焊接在所述联接部处彼此结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所述二次电池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壳体内的空间中的电极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所述二次电池。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制造在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相比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同时,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棱柱型二次电池相比能够存储增加量的能量的棱柱型二次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图解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沿图1的A-A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解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沿图1的A-A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图解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沿图1的A-A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图解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沿图1的A-A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图解沿图1的B-B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一示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图解沿图1的B-B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剖面图。图8是图解根据第五实施方式,沿图1的A-A方向截取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二次电池的壳体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的平面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壳体可以是用于棱柱(prismatic)型二次电池的壳体。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的壳体,包括:/n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上部;和/n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下部,/n其中设置有联接部,所述联接部是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区域和所述上壳体的下部区域彼此接触以便彼此联接的区域,/n在所述联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中的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设置有下壳体凹凸部,并且/n在所述上壳体的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面对的区域中设置有上壳体凹凸部,所述上壳体凹凸部具有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0 KR 10-2018-01581291.一种二次电池的壳体,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上部;和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间和开放下部,
其中设置有联接部,所述联接部是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区域和所述上壳体的下部区域彼此接触以便彼此联接的区域,
在所述联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中的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设置有下壳体凹凸部,并且
在所述上壳体的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面对的区域中设置有上壳体凹凸部,所述上壳体凹凸部具有与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具有预定厚度(t1),并且
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具有沿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变化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向上突出,并且
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向下凹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向下凹入,并且
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外端区域向上突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向下凹入,并且
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向上突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和外端区域向上突出,并且
所述下壳体凹凸部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向下凹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凹凸部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中的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
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中的其他区域中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的区域相对的区域中的第二下壳体凹凸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第一下壳体凹凸部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凹凸部的每一个的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厚度(t1)的方向上的内端区域向上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鐘金基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