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47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接收启动信号,发送端实时采集陀螺仪数据,并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及对应的时间戳数据同步发送至接收端,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并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自建算法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的自建算法一致,所述自建算法可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加密和解密,数据传输过程中无需传输密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密钥被截获后造成数据泄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信息安全大致可以分为存储安全、使用安全、传输安全,其中传输安全是面临威胁最直接的一种,因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交换双方是开放的,非常容易遭受攻击而产生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的情况。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现有的信息传输过程中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或对称加密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其中,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加密和解密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非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更高但解密较复杂,不适宜频繁处理长度过大的数据;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采用同一密钥,对称加密算法时解密速度较快,加密效率高。但是,由于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因此密钥的传输和分发存在较高的被拦截的风险,当服务器端与用户端任一方密钥在传输过程中被第三方劫持并破解,传输数据均会被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密钥被截获后造成数据泄露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接收启动信号后,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陀螺仪数据并同步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基于所述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密钥;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基于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初始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获得加密文本,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接收端。进一步的,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密钥前,包括以下:发送信息请求信号至接收端,获取接收端最后接收到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二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包括以下: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分别获得对应的第一摘要值和第二摘要值;将所述第一摘要值和所述第二摘要值进行对比;若一致,则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校验;若不一致,则获取其他陀螺仪数据替换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进行再次校验。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其他陀螺仪数据替换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进行再次验证,包括以下: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对应的时间戳数据;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戳前一次记录的第二时间戳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数据获取对应的陀螺仪数据;采用所述第二时间戳数据对应的陀螺仪数据替换当前第一数据,获得替换后的第一数据;采用所述替换后的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校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接收从发送端同步的陀螺仪数据,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基于所述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接收到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二数据;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二处理,获得第二密钥;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接收发送端发出的加密文本;基于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加密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解密,获得初始文本。进一步的,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二处理,获得第二密钥前,包括以下:接收发送端发出的信息请求信号后,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发送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接收启动信号,发送端实时采集陀螺仪数据,并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及对应的时间戳数据同步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基于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并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自建算法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的自建算法一致;发送端基于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初始文本进行加密,获取加密文本,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加密文本后,采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加密文本进行解密,获取初始文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发送端服务器和与所述发送端服务器通信的接收端服务器:所述发送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启动信号后,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陀螺仪数据并同步发送至接收端;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密钥;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基于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初始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获得加密文本,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服务器用于接收从发送端同步的陀螺仪数据,接收密钥生成信号;获取最后接收到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二数据;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二处理,获得第二密钥,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接收发送端发出的加密文本,基于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加密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解密,获得初始文本;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执行的自建算法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共同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括多个存储介质,各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多个存储介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共同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利用发送端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陀螺仪数据并同步发送至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均获取基于陀螺仪数据各自生成密钥,仅通过网络传输实时采集的陀螺仪数据和加密文本,各自生成的密钥不通过网络传输,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和分发存在较高的被拦截的风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中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密钥前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中对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中获取其他陀螺仪数据替换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再次验证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包括:/n接收启动信号后,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陀螺仪数据并同步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n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基于所述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n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密钥;/n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n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基于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初始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获得加密文本,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接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接收启动信号后,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陀螺仪数据并同步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
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基于所述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采集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一数据;
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密钥;
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
获取待加密的初始文本,基于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初始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获得加密文本,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获得密钥前,包括以下:
发送信息请求信号至接收端,获取接收端最后接收到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包括以下: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分别获得对应的第一摘要值和第二摘要值;
将所述第一摘要值和所述第二摘要值进行对比;
若一致,则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校验;
若不一致,则获取其他陀螺仪数据替换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进行再次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其他陀螺仪数据替换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进行再次验证,包括以下: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对应的时间戳数据;
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戳前一次记录的第二时间戳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数据获取对应的陀螺仪数据;
采用所述第二时间戳数据对应的陀螺仪数据替换当前第一数据,获得替换后的第一数据;
采用所述替换后的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校验。


5.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接收从发送端同步的陀螺仪数据,其中,每一所述陀螺仪数据均对应一时间戳数据;
接收密钥生成信号,基于所述时间戳数据获取最后接收到的陀螺仪数据,作为第二数据;
采用自建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二处理,获得第二密钥;
其中,所述自建算法包括序列化、乱序、字符替换、摘要算法;
接收发送端发出的加密文本;
基于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加密文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解密,获得初始文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悦洋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