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03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包括工件定位座、导向座、滑块、固定座、驱动块、压板弹簧,压板弹簧底部连接有压板条,压板条位于两个工件定位面之间上方,滑块朝向工件定位座一侧设有冲头,冲头轴线平行于滑块滑动方向,滑块背离工件定位座一端设有驱动斜面,合模状态驱动块与驱动斜面贴合,工件定位座设有让位孔,工件定位座设有落料孔,工件定位座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滑块,复位弹簧对滑块施加有背离工件定位座方向的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块驱动滑块倾斜滑动实现对钣金件倾斜冲孔,冲头轴线平行于滑块滑动方向,使得冲头仅受轴向力,有效防止冲头变形导致冲孔质量差,通过压板条实现对钣金件的预计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
本技术涉及冲孔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
技术介绍
冲孔作为钣金件的常用加工步骤,对于钣金件侧面冲斜孔时传统的标准楔块冲孔机构难以实现,钣金件难以装夹,冲头冲压时不平稳,导致冲孔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包括工件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件定位座右侧的导向座、与所述导向座配合且沿所述导向座左右滑动的滑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下方的驱动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压板弹簧,所述工件定位座顶面和右侧设有工件定位面,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前后分布,所述压板弹簧底部连接有压板条,所述压板条位于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之间上方,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一侧设有冲头,所述冲头轴线平行于所述滑块滑动方向,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一端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自所述滑块设置冲头一端顶部向背离冲头一端底部延伸,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斜面贴合,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便于所述冲头插入的让位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与所述让位孔连通且向下贯穿所述工件定位座的落料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滑块,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滑块施加有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方向的弹力。上述设计中通过驱动块驱动滑块倾斜滑动实现对钣金件倾斜冲孔,冲头轴线平行于滑块滑动方向,使得冲头仅受轴向力,有效防止冲头变形导致冲孔质量差,通过压板条实现对钣金件的预计夹紧。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上模通过缓冲弹簧连接的中框,所述工件定位面正上方的所述中框顶部设有压料块,所述压料块底部设有与被冲孔钣金贴合的压料面,所述压料块与所述中框连接。压料块实现对钣金的夹紧定位,提升冲孔质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块侧面设有便于所述冲头穿过的导向孔,提升冲头冲孔时的稳定性,提升冲孔质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头上设有沿所述冲头母线延伸的限位棱,所述冲头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一端为斜面,且所述冲头的限位棱端部距离被冲孔区域距离小于所述冲头端部的另一侧,即合模过程,所述冲头的限位棱端部先冲入钣金件。限位棱便于冲头本体的稳定运行,同时起到刺破作用,防止冲孔边缘变形或撕裂。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倾斜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底部和所述导向槽顶部开口处设有沿所述导向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条,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条配合。倾斜的导向槽和滑条实现对滑块的精确导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驱动块驱动滑块倾斜滑动实现对钣金件倾斜冲孔,冲头轴线平行于滑块滑动方向,使得冲头仅受轴向力,有效防止冲头变形导致冲孔质量差,通过压板条实现对钣金件的预计夹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冲孔机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冲头滑动机构立体示意图。在图中1.工件定位座,2.压料块,3.导向座,4.滑块,5.驱动块,6.固定座,7.缓冲弹簧,8.压板弹簧,9.中框,10.冲头,11.导向孔,12.让位孔,13.落料孔,14.驱动斜面,15.工件定位面,16.复位弹簧,17.压料面,18.导向槽,19.滑条,20.限位棱,21.压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包括工件定位座1、设置在所述工件定位座1右侧的导向座3、与所述导向座3配合且沿所述导向座左右滑动的滑块4、与上模板连接的固定座6、设置于所述固定座6下方的驱动块5、与上模板连接的压板弹簧8,所述工件定位座1顶面和右侧设有工件定位面15,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15前后分布,所述压板弹簧8底部连接有压板条21,所述压板条21位于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15之间上方,所述滑块4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1一侧设有冲头10,所述冲头10轴线平行于所述滑块4滑动方向,所述滑块4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1一端设有驱动斜面14,所述驱动斜面14自所述滑块4设置冲头10一端顶部向背离冲头10一端底部延伸,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5与所述驱动斜面14贴合,所述工件定位座1上设有便于所述冲头10插入的让位孔12,所述工件定位座1上设有与所述让位孔12连通且向下贯穿所述工件定位座1的落料孔13,所述工件定位座1上设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连接所述滑块4,所述复位弹簧16对所述滑块4施加有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1方向的弹力。上述设计中通过驱动块5驱动滑块4倾斜滑动实现对钣金件倾斜冲孔,冲头10轴线平行于滑块4滑动方向,使得冲头10仅受轴向力,有效防止冲头10变形导致冲孔质量差,通过压板条21实现对钣金件的预计夹紧。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上模通过缓冲弹簧7连接的中框9,所述工件定位面15正上方的所述中框9顶部设有压料块2,所述压料块2底部设有与被冲孔钣金贴合的压料面17,所述压料块2与所述中框9连接。压料块2实现对钣金的夹紧定位,提升冲孔质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块2侧面设有便于所述冲头10穿过的导向孔11,提升冲头10冲孔时的稳定性,提升冲孔质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头10上设有沿所述冲头10母线延伸的限位棱20,所述冲头10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1一端为斜面,且所述冲头10的限位棱20端部距离被冲孔区域距离小于所述冲头10端部的另一侧,即合模过程,所述冲头10的限位棱20端部先冲入钣金件。限位棱20便于冲头10本体的稳定运行,同时起到刺破作用,防止冲孔边缘变形或撕裂。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座3上设有倾斜的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底部和所述导向槽18顶部开口处设有沿所述导向槽18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条19,所述滑块4与所述滑条19配合。倾斜的导向槽18和滑条19实现对滑块4的精确导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件定位座右侧的导向座、与所述导向座配合且沿所述导向座左右滑动的滑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下方的驱动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压板弹簧,所述工件定位座顶面和右侧设有两个工件定位面,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前后分布,所述压板弹簧底部连接有压板条,所述压板条位于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之间上方,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一侧设有冲头,所述冲头轴线平行于所述滑块滑动方向,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一端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自所述滑块设置冲头一端顶部向背离冲头一端底部延伸,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斜面贴合,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便于所述冲头插入的让位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与所述让位孔连通且向下贯穿所述工件定位座的落料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滑块,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滑块施加有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方向的弹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侧冲斜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件定位座右侧的导向座、与所述导向座配合且沿所述导向座左右滑动的滑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下方的驱动块、与上模板连接的压板弹簧,所述工件定位座顶面和右侧设有两个工件定位面,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前后分布,所述压板弹簧底部连接有压板条,所述压板条位于两个所述工件定位面之间上方,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工件定位座一侧设有冲头,所述冲头轴线平行于所述滑块滑动方向,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一端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自所述滑块设置冲头一端顶部向背离冲头一端底部延伸,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斜面贴合,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便于所述冲头插入的让位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与所述让位孔连通且向下贯穿所述工件定位座的落料孔,所述工件定位座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滑块,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滑块施加有背离所述工件定位座方向的弹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云浩顾静芳丁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凯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