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71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装置,其中,佩戴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与人体接触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信号触发单元,信号触发单元与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用于当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一佩戴信号。该装置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普及,可穿戴设备的典型代表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由于其穿戴依附于人体的特性,使得其在穿戴检测方面有所需求。比如,在识别到人体穿戴后才开启某些功能;当识别到没有穿戴后,将屏锁定,以实现省电以及隐私保护方面的功能。可穿戴设备的穿戴检测目前普遍的实现方式有:电容感应式,在智能穿戴设备内部靠近人体接触的位置内置电容按键,当人体靠近时,能感测到电容的变化,进而识别穿戴;红外感应方式,利用红外灯发射红外线,接收端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判断人体的穿戴。然而,上述的电容感应方式需要专门的触控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来处理电容感应的值变化,成本上比较高。红外感应方式,需要红外发射以及接收装置和处理芯片,成本比较高,且红外发射和接收灯对结构设计以及装配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兼容人体的各种电阻范围,且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也无需设置相应的电压测量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与人体接触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信号触发单元,所述信号触发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一佩戴信号。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与人体接触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当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信号触发单元输出第一佩戴信号。由此,该装置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号触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未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二佩戴信号。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故障信号为方波信号。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为金属导电片或导电橡胶。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信号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所述第开关管的第一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佩戴信号或所述第二佩戴信号。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只需根据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出佩戴信号即可实现穿戴检测功能,无需检测出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的具体阻值,能兼容人体的各种电阻范围,且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也无需设置相应的电压测量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靠近连接带的两端或所述主体两端的连接带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为充电柱状金属管脚,利用可穿戴设备的现成的部件充电PIN即可完成佩戴检测,无需改变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成本更加低廉,且结构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部件接地,所述信号触发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佩戴信号或所述第二佩戴信号。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只需根据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出佩戴信号即可实现穿戴检测功能,无需检测出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的具体阻值,能兼容人体的各种电阻范围,且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也无需设置相应的电压测量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号触发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或手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上述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无需专门设置传感器芯片即可实现佩戴检测,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和信号触发单元2。检测单元1包括间隔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分别与人体接触时,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信号触发单元2与第一导电部件101连接,用于当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一佩戴信号;当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之间未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二佩戴信号。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人体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分别与人体接触,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相当于在两个导电部件之间串联了一个电阻R,电阻R大小从几百千欧姆到几兆欧姆,信号触发单元2输出第一佩戴信号。当第一导电部件101和第二导电部件102之间未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相当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与人体接触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n信号触发单元,所述信号触发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一佩戴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与人体接触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
信号触发单元,所述信号触发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一佩戴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未通过人体导电连接时,输出第二佩戴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为金属导电片或导电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信号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佩戴信号或所述第二佩戴信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