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65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进行标定并分别获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1、Q2、Q3、Q4、Q5和Q6;所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包括分别对相应的温室气体进行监测与判断,并在所有监测气体均满足排放标准时对其整体的排放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工业生产和/或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有效的监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均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在现有技术中,工业生产中容易产生较多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而如何控制工业中的碳排放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来采集被监测地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对工厂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监控,当超标时则要求企业进行整改。但是由于温室气体的种类较多,仅通过对部分的温室气体进行单独监测以确定是否超标将难以达到有效的温室气体监测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对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系统,该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系统具有显著提升温室气体的监测有效性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进行标定并分别获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1、Q2、Q3、Q4、Q5和Q6;所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温室气体监测器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在分别获得相应的实时排放量q1、q2、q3、q4、q5和q6的同时,并将监测值传输至中央计算器存储;步骤2、依次判断q1、q2、q3、q4、q5和q6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5;步骤3、计算实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值m;其中,qn(n为1,2,...,6)为相应的温室气体的实时排放量;(n为1,2,...,6)为相应的标定曲线图中相应时间的标定排放量;a、b、c、d、e、f为相应温室气体的实时设定常数;步骤4、判断m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步骤1;步骤5、发出警报,所述警报包括相应的实时排放量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温室气体分为多个不同的监测标准并进行单独监测,同时在其相互间均满足排放标准时,通过结合其总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以实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工业生产和/或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有效的监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5中,所述警报发出之前,继续步骤1与步骤2,若继续步骤1与步骤2后再次继续步骤5,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步骤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警报的准确度,避免监测产生的错误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监测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同一地点,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一天的排放时间进行标定;步骤2、持续标定7-30天,并在取均值后获得相应的温室气体与一天的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n(n为1,2,...,6);步骤3、根据要求对相应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排放标准进行比对,若低于相应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则设定上限标准值,若高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则修订相应的标定曲线图Qn中的排放量至排放标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得有效的标定曲线图Qn(n为1,2,...,6),以便在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中对温室气体进行准确且有效的监测与警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上限标准值小于或等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排放量的差值,并获得相应的实时设定常数,所述实时设定常数为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排放量的差值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提升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2中,若q1、q2、q3、q4、q5和q6中至少一个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步骤1中的对相应的温室气体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并继续判断相应的实时排放量是否大于设定阈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中,仅对超过设定阈值的相应排放量进行再一次的检测,从而提升该监测方法的监测效率,具有准确性高与适于实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2中,若q1、q2、q3、q4、q5和q6中至少三个大于设定阈值,则在继续步骤1中对相应的温室气体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的同时,发出警报,所述警报包括相应的温室气体的实施排放量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中,若至少三个相应的实时排放量超过设定阈值,则需要在进一步的确认的同时通过警报告知相应情况的发生,以达到及时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超标问题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新颖独特的方法对各个温室气体分别判断,并在所有监测气体均满足排放标准时对温室气体的整体排放进行判断,以达到有效监测温室气体排放与及时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超标问题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进行标定并分别获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1、Q2、Q3、Q4、Q5和Q6;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同一地点,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一天的排放时间进行标定;步骤2、持续标定7-30天,在本实施例中,标定15天,并在取均值后获得相应的温室气体与一天的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n(n为1,2,...,6);步骤3、根据要求对相应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排放标准进行比对,若低于相应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则设定上限标准值,若高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则修订相应的标定曲线图Qn中的排放量至排放标准。需要说明的是,上限标准值小于或等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排放量的差值,并获得相应的实时设定常数。实时设定常数为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与排放量的差值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商,以提升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准确度。因此,在通过上述新颖独特的方法获得有效的标定曲线图Qn(n为1,2,...,6)后,将使得该方法在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中对温室气体进行准确且有效的监测与警报。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温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n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进行标定并分别获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1、Q2、Q3、Q4、Q5和Q6;/n所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温室气体监测器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在分别获得相应的实时排放量q1、q2、q3、q4、q5和q6的同时,并将监测值传输至中央计算器存储;/n步骤2、依次判断q1、q2、q3、q4、q5和q6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5;/n步骤3、计算实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
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定部分包括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进行标定并分别获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与排放时间的标定曲线图Q1、Q2、Q3、Q4、Q5和Q6;
所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部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温室气体监测器分别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的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在分别获得相应的实时排放量q1、q2、q3、q4、q5和q6的同时,并将监测值传输至中央计算器存储;
步骤2、依次判断q1、q2、q3、q4、q5和q6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5;
步骤3、计算实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值m;



其中,qn(n为1,2,...,6)为相应的温室气体的实时排放量;(n为1,2,...,6)为相应的标定曲线图中相应时间的标定排放量;a、b、c、d、e、f为相应温室气体的实时设定常数;
步骤4、判断m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步骤1;
步骤5、发出警报,所述警报包括相应的实时排放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警报发出之前,继续步骤1与步骤2,若继续步骤1与步骤2后再次继续步骤5,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步骤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建章陈卓巩章琦蒋骏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寰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