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氮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57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方箱,所述过滤方箱的底部开口,在所述过滤方箱的上部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过滤方箱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过滤单元可保证氮气中夹带的灰尘被有效过滤,避免了灰尘外排至外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设置反吹单元,可定期对滤袋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反吹清理,保证了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无需频繁更换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环境保护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氮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氮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石灰和焦炭在电石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的过程中,生成的CO气体中会含有大量的灰尘,故需经过三级沉降装置及过滤器后,将灰尘进行滤除,才能得到较为符合标准的煤气,送入煤气管网以供用户使用;同时,三级沉降装置及过滤器拦截下来的灰尘均通过链板机收集到灰仓中进行集中处理,且三级沉降装置及过滤器的灰尘出口均与链板机密封连接。由于,电石炉的生产运行中伴随有大量的热量释放,为了避免灰尘中含有的CO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发生爆炸,还需要在链板机内的粉尘传输通道内不断的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氮气同时随着灰尘进入灰仓。目前,灰仓中的氮气均是直接通过排空管外排,但是,灰尘也会随着氮气排至外界,长此以往,严重污染了厂区及周边的空气质量,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污氮过滤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污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方箱,所述过滤方箱的底部开口,在所述过滤方箱的上部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过滤方箱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设有凸台;在所述通孔内套设有滤袋,且所述滤袋的袋口边缘延伸至所述凸台的相对外周;在所述通孔内的所述滤袋内套设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卡台,所述卡台紧密套设于所述凸台的外周;在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所述过滤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反吹单元包括氮气源,所述氮气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布气箱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布气箱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布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布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所述过滤方箱的侧壁置于所述过滤方箱,且所述布气管的另一端为封闭设置;在所述氮气源的出气口出设有反吹阀;置于所述过滤方箱内的所述布气管的底部还与若干反吹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反吹管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反吹管的出气端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等大的环形圈,两个所述环形圈通过若干连接条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相垂直。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中的过滤单元可保证氮气中夹带的灰尘被有效过滤,避免了灰尘外排至外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设置反吹单元,可定期对滤袋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反吹清理,保证了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无需频繁更换滤袋。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环境保护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值得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过滤单元1、过滤方箱1.1、支撑板1.2、凸台1.3、滤袋1.4、支撑架1.5、环形圈1.5.1、连接条1.5.2、卡台1.6、出气口1.7、反吹单元2、氮气源2.1、布气箱2.2、布气管2.3、反吹管2.4、反吹阀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的污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单元1,过滤单元1包括过滤方箱1.1,过滤方箱1.1的底部开口,在过滤方箱1.1的上部水平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边缘与过滤方箱1.1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在支撑板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通孔边缘的支撑板1.2的顶面固定设有凸台1.3;在通孔内套设有滤袋1.4,且滤袋1.4的袋口边缘延伸至凸台1.3的相对外周;在通孔内的滤袋1.4内套设有支撑架1.5,在支撑架1.5的顶端固定设有与凸台1.3相匹配的卡台1.6,卡台1.6紧密套设于凸台1.3的外周;在凸台1.3与卡台1.6的作用下,滤袋1.4的袋口边缘被牢固的夹紧。在支撑板1.2上方的过滤方箱1.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1.7。本实施例还包括反吹单元2包括氮气源2.1,氮气源2.1的出气口1.7通过管道与布气箱2.2的进气口连通,布气箱2.2的出气口1.7通过管道与布气管2.3的一端连通,布气管2.3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1.2上方的过滤方箱1.1的侧壁置于过滤方箱1.1,且布气管2.3的另一端为封闭设置;在氮气源2.1的出气口1.7出设有反吹阀2.5;置于过滤方箱1.1内的布气管2.3的底部还与若干反吹管2.4的进气端连通,反吹管2.4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等,每个反吹管2.4的出气端置于支撑架1.5的上部。支撑架1.5包括两个等大的环形圈1.5.1,两个环形圈1.5.1通过若干连接条1.5.2固定连接,且连接条1.5.2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圈1.5.1的径向相垂直,既能保证氮气顺利通过,也可对滤袋1.4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滤袋1.4能够被平展的支撑开,确保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工作过程:在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将过滤方箱1.1底部的开口与灰仓的氮气排空管密封连接,带有灰尘的氮气进入过滤方箱1.1,经滤袋1.4将灰尘过滤后,大部分灰尘直接由过滤方箱1.1底部的开口及排空管掉落至灰仓内;过滤后的氮气则由支撑架1.5的间隙间穿过并顺着支撑架1.5内部形成的通道一直向上运动,最终由出气口1.7排至外界;由于在灰尘被滤袋1.4截留的过程中,仍会有少部分灰尘附着在滤袋1.4的外表面,场次以往,会影响滤袋1.4的过滤效率,故,本实施例还增加了反吹单元2,通过定期打开阀,通过反吹管2.4向滤袋1.4的内表面反吹氮气,使附着在滤袋1.4的外表面的灰尘吹落,并掉落至灰仓内;同时,氮气最终仍由出气口1.7排至外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氮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方箱,所述过滤方箱的底部开口,在所述过滤方箱的上部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过滤方箱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设有凸台;在所述通孔内套设有滤袋,且所述滤袋的袋口边缘延伸至所述凸台的相对外周;在所述通孔内的所述滤袋内套设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卡台,所述卡台紧密套设于所述凸台的外周;在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所述过滤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氮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方箱,所述过滤方箱的底部开口,在所述过滤方箱的上部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过滤方箱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设有凸台;在所述通孔内套设有滤袋,且所述滤袋的袋口边缘延伸至所述凸台的相对外周;在所述通孔内的所述滤袋内套设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卡台,所述卡台紧密套设于所述凸台的外周;在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所述过滤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氮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反吹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智祥杨海民高春磊杜垒垒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同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