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48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光源阵列以及一绕射光学元件(DOE)。光源阵列包括以一阵列排列的多个点光源。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光源对准的多个绕射区域。这些绕射区域分别将光从这些点光源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用以重叠光,以在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照明器广泛用于各个区域。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光源来照明被看见或被拍摄的目标,这可以通过照明器来实现。在一些拍摄场合,需要均匀照明来改善影像的品质,并且还需要足够的亮度。采用激光发射器作为发光器中的发光装置可以增加亮度,但是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光束通常具有小的发散角。光束的小发散角容易降低照明的均匀性。为了在使用具有小的发散角的光束的发光装置时增加照明的均匀性,可以采用各种光学元件来增加发散角。然而,使用光学元件增大了整个光学系统(即照明器)的体积。一般而言,发散角越小,采用光学元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体积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结构有助于减少照明装置的体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光源阵列以及绕射光学元件。光源阵列包括以一阵列排列的多个点光源。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光源对准的多个绕射区域。这些绕射区域分别将来自这些点光源的光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用以重叠光,以在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绕射区域分别与多个点光源对准,并且分别将光从这些点光源绕射至待照明物体,使得绕射光学元件和光源阵列之间的间距可被减少。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A是图1中的光源阵列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B和图2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图1中区域R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由图1中的照明装置所照明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5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的不均匀性相对于重叠率的折线图。图6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效率相对于重叠率的折线图。附图标记说明:50:待照明物体60:均匀明亮区域100、100a:照明装置110:光源阵列112:点光源113:光120:绕射光学元件A:绕射区域D:外径L:间距N:参考线P:节距R:区域S:扩张宽度V:重叠宽度θ:发散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A是图1中的光源阵列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B和图2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图1中区域R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由图1中的照明装置所照明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请参照图1、图2A-图2C与图3,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包括一光源阵列110以及一绕射光学元件120。光源阵列110包括以一阵列排列的多个点光源112。在本实施例中,光源阵列110为激光光源阵列。例如,光源阵列110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VCSEL),并且,如图2A所示,这些点光源112分别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的光输出的开口。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阵列110可以是激光二极管阵列,且这些点光源112分别是激光二极管。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的多个绕射区域A。这些绕射区域A分别将来自这些点光源112的光113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50,用以重叠光113,以在待照明物体50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60。在本实施例中,由从每一点光源发射并由相应的绕射区域A绕射的光所形成的待照明物体50上的光点分散至整个均匀明亮区域60上,但在光点中具有暗区域。再者,由所有点光源发出并分别被相应的绕射区域A绕射的光所形成的光点重叠,以形成均匀明亮区域60。在本实施例中,待照明物体50例如是墙壁。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待照明物体50可以是人脸、所要拍摄的物体或任何其他待照明的物体。在本实施例中,均匀明亮区域60为矩形。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均匀明亮区域60可以是任何其他形状。均匀明亮区域60的形状可由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设计来决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中,绕射区域A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并分别将光113从这些点光源112绕射至待照明物体50,使得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可减小。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小于或等于0.1毫米,并且例如是0.05毫米。在根据比较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绕射光学元件不具有如同图1的实施例中的那些个别的绕射区域,并且绕射光学元件和光源阵列之间的间距大于图1的实施例,使得在绕射光学元件上分别被从光源阵列的点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照射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叠。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将所有光一起绕射至待照明物体。在比较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是在假设点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束(即平面波)的情况下所设计的。然而,实际上,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具有小的发散角,使得根据比较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所形成的待照明物体上的明亮区域将模糊并且与原始设计不同,例如,照明装置的视野(FieldofView,FOV)将与原始设计不同。反之,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中,考虑具有发散角θ的光113,绕射区域A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并且分别将光113从这些点光源112绕射至待照明物体50,使得待照明物体50上的均匀明亮区域60与原始设计相同或相似,并且照明装置100的视野是可预测的。在本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表面可具有至少两个高度阶,使得绕射光学元件120可绕射光113。例如,在图2B中,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表面具有两个高度阶,且在图2C中,绕射光学元件的表面具有四个高度阶。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a与图1的照明装置100相似,且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在图1中,由两个相邻的光113在绕射光学元件120上所形成的照明区域彼此不重叠。然而,图4中的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大于图1中的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使得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的参考线N上的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所分别发射的两个相邻的光113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彼此重叠。在图4中,V是绕射光学元件上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的参考线N上的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所分别发射的两个相邻的光113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的重叠宽度。在图1和图4的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或100a符合关系式L=[E·P/2+(P/2-D/2)]/tan(θ/2)及0≦E≦0.5,其中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n一光源阵列,包括:/n多个点光源,以一阵列排列;以及/n一绕射光学元件,包括:/n多个绕射区域,分别与该多个点光源对准,其中该多个绕射区域分别将光从该多个点光源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用以重叠光,以在该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一光源阵列,包括:
多个点光源,以一阵列排列;以及
一绕射光学元件,包括:
多个绕射区域,分别与该多个点光源对准,其中该多个绕射区域分别将光从该多个点光源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用以重叠光,以在该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光源阵列为激光光源阵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光源阵列为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装置符合下列关系式:
L=[E·P/2+(P/2-D/2)]/tan(θ/2)及0≦E≦0.5,其中L为该光源阵列与该绕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距,E为系数,P为该多个点光源的节距,D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政宏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