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玉婷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4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包括圆筒、输液管道和存药球,所述圆筒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圆筒的一端开设圆孔,所述圆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存药球,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该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通过输液管道的设置,起到了方便通便药剂输入病人体内的作用,通过存药球的设置,起到了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该装置的作用,通过阻挡块的设置,起到了防止该装置太过深入的作用,通过弹簧的设置,起到了可以使圆筒的外壁具有弹性,防止该装置过于硬,而伤到病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工具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消化内科病人由于消化系统病变,多数病人存在由于大便干燥无法排泄的困扰,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当出现便秘情况后,肠道会吸收大量的粪便毒素,导致人们厌食、厌水、情绪烦躁,甚至于导致内痔和直肠癌等疾病,可见,便秘会带来极端不好的后果,而且,当前发病人群比例非常大,特别是中老年人、小孩,特别是女性患者占有的比例非常高。通常情况下,都由医护人员采取灌药,然后用手将大便引导出来,严重时还要对病人进行灌肠,但是这种做法的实质性不足是,如果由医务人员用手引出大便,这样操作难度高,但如果采取灌肠的做法,病人会感到非常痛苦,还容易使病人受伤,且灌肠过程很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包括圆筒、输液管道和存药球,所述圆筒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圆筒的一端开设圆孔,所述圆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存药球,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道。可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可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输液管道的表面。可选的,所述圆筒的材质为有机硅胶材质。可选的,所述存药球的材质为硅橡胶材质。可选的,所述存药球的内部设置有通便药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通过输液管道的设置,起到了方便通便药剂输入病人体内的作用,通过存药球的设置,起到了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该装置的作用,通过阻挡块的设置,起到了防止该装置太过深入的作用,通过弹簧的设置,起到了可以使圆筒的外壁具有弹性,防止该装置过于硬,而伤到病人的作用,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起到了防止医护人员手滑的作用,通过刻度的设置,起到了使医护人员了解该装置的深入程度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2、输液管道;3、存药球;4、圆孔;5、阻挡块;6、手柄;7、连接口;8、空腔;9、弹簧;10、防滑纹;11、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包括圆筒1、输液管道2和存药球3,圆筒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11,圆筒1的一端开设圆孔4,圆筒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5,阻挡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手柄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7,连接口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存药球3,圆筒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空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道2;为了起到方便通便药剂输入病人体内的作用,通过输液管道2输液,为了起到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该装置的作用,通过存药球3的设置,可以直接通过挤压使药剂输入病人体内,为了起到防止该装置太过深入的作用,通过阻挡块5的设置来实现,为了保护病人,通过弹簧9的设置,起到了使圆筒1的外壁具有弹性,防止该装置过于硬,而伤到病人的作用,为了起到防止医护人员手滑的作用,通过防滑纹10的设置来实现,为了起到使医护人员方便了解该装置的深入程度的作用,通过刻度11的设置来观察;手柄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0,弹簧9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弹簧9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输液管道2的表面,圆筒1的材质为有机硅胶材质,存药球3的材质为硅橡胶材质,存药球3的内部设置有通便药剂。综上,该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使用时,通过将通便装置外圆筒1上端设置成圆锥筒型,能够使通便装置外圆筒1顺利插入肛门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在存药球3内添加通便药剂,当通便装置外圆筒1插入肛门内碰触到便体时,通过挤压存药球3使通便药剂通过输液管道2进入到便体内,便体通过通便药剂的作用变得稀疏,能够使患者具有排便感,解决了患者无法大便的问题,通过阻挡块5的设置,起到了防止该装置太过深入的作用,通过弹簧9的设置,起到了可以使圆筒1的外壁具有弹性,防止该装置过于硬,而伤到病人的作用,通过防滑纹10的设置,起到了防止医护人员手滑的作用,通过刻度11的设置,起到了使医护人员了解该装置的深入程度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包括圆筒(1)、输液管道(2)和存药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11),所述圆筒(1)的一端开设圆孔(4),所述圆筒(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5),所述阻挡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所述手柄(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7),所述连接口(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存药球(3),所述圆筒(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包括圆筒(1)、输液管道(2)和存药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11),所述圆筒(1)的一端开设圆孔(4),所述圆筒(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5),所述阻挡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所述手柄(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7),所述连接口(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存药球(3),所述圆筒(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的通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婷张晓竹刘太阳
申请(专利权)人:范玉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